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 二级反渗透技术和应用
- 发布时间:2010/5/23 阅读次数:4645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第4节两级RO的优化
影响医用两级RO水质的因素有给水类型、产品水水质要求、膜的类型、系统回收率及加药调节等。因而可以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对两级RO进行优化。
4.1 给水类型
在医药用水制造过程中,无论是制造包装用产品,还是制造消耗品,制造商都尽量避免用水的污染。其措施有:1. 避免向水中加入外来化学药品;2. 选用干净的水源。中国药典规定制造医用纯化水的原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如下表所示。虽未对COD作明确规定,但根据自来水的标准,生活饮用水的CODMn应小于3-10mg/L。美国药典也规定制造医用纯化水的原水也必须达到美国国家环保署(EPA)颁发的美国饮用水标准,如下表所示。其中,二级标准NSDWR,以铜/氟离子来看,比一级标准NPDWR更严。两级RO对TOC大于99%的去除率可望将生活饮用水的COD降至0.03-0.10mg/L以下,实际上远低于此水平,完全符合USP24要求TOC小于500ppb的标准。
水质指标 |
中国饮用水标准(GB5749-85) |
美国饮用水标准 NSDWRNPDWR |
Cl- (mg/L) |
<250 |
<250 |
SO42- (mg/L) |
<250 |
<250 |
TDS (mg/L) |
<1000 |
<500 |
pH值 |
6.5-8.5 |
6.5-8.5 |
YD(mg/L, 以CaCO3计) |
<450 |
|
Fe2++Fe3+ |
<0.3 |
<0.3 |
Al3+ |
|
<0.05-0.2 |
Mn2+ |
<0.1 |
<0.05 |
Cu2+ |
<1.0 |
<1.0<1.3 |
Zn2+ |
<1.0 |
<5.0 |
Cr6+ |
<0.05 |
<0.1 |
F- |
<1.0 |
<2.0<4.0 |
NO3- (mg/L, 以N计) |
<20 |
<10.0 |
NO2- (mg/L, 以N计) |
|
<1.0 |
无机 Hg |
|
<0.002 |
Ba |
|
<2 |
CN- |
|
<0.2 |
Se 硒 |
|
<0.05 |
Tl 铊 |
|
<0.0005 |
Sb 锑 |
|
<0.006 |
Be 铍 |
|
<0.004 |
Cd 镉 |
|
<0.005 |
Pb 铅 |
|
0.0 |
一旦纯化水的处理系统建立起来,在运行过程中,给水品质的好坏对产品水品质来讲,是有直接影响的。好的给水必然产出好的产品水。劣质给水则有可能导致产品水不合格。当给水水质劣化时,如超出系统的适应能力,则应增加处理环节。所以在RO设计之初,充分掌握给水水质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给我们充分的设计依据,增加处理环节,提高适应给水劣化的能力。
4.2 产品水水质要求
由于中国的药用水多借鉴美国药典标准。这里首先介绍一下美国药典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的概况。最新的美国药典USP24将药用水分为8种。
1.饮用水(Drinking Water)
饮用水直接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或民间的给水设施,如水井等,主要用于化学合成的初始阶段或者制药设备的初洗,它是其他各种药用水的原料水。药用水必须符合美国国家环保署或欧盟、日本颁布的国家药用水卫生标准。
2.纯化水(Purified Water)
纯化水以药用水为原料水,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取。纯化水作为赋形剂用于普通制剂,也可用作生产工艺用水,如设备清洗,大批量化学药物生产,或作生产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3.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
注射用水以饮用水或纯化水作原料水,采用蒸馏或反渗透法制取,而且蒸馏或反渗透必须作为最终处理步骤。注射用水是注射剂的赋形剂,主要用于大批量非肠道药品的生产或设备清洗,其水质必须符合纯化水的理化指标,同时还需满足细菌内毒素的指标要求。
4.灭菌纯化水(Sterile Purified Water)
灭菌纯化水是包装并灭菌的纯化水,主要用于非肠道药物以外的灭菌制剂。
5.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
灭菌注射用水是包装并灭菌的注射用水,主要用于临时处方配料,作非肠道药物制剂的稀释剂。
6.抑菌剂注射用水(Bacteriostatic Water for Injection)
抑菌剂注射用水是加有抑菌剂的注射用水,用作非肠道药物制剂的稀释剂。
7.灭菌灌注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rrigation)
灭菌灌注用水是灭菌的一次剂量包装的注射用水,供灌注用。
8.灭菌吸入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halation)
灭菌吸入用水是灭菌的适宜包装的注射用水,用于吸入疗法。
其中,纯化水和饮用水是其他药用水的基础。USP专门就其作出了规定。参考下表。
USP纯化水规范 |
理化指标 |
USP XXII |
USP24 |
pH |
5-7 |
5-7 |
Cl- |
<5.0 |
n/a |
SO42- |
<1.0 |
n/a |
NH3 |
<0.1 |
n/a |
Ca2+ |
<1.0 |
n/a |
CO2 |
<5.0 |
n/a |
重金属 |
<0.1 |
n/a |
总固体(TS) |
<10 |
n/a |
可氧化物 |
高锰酸钾试验 |
n/a |
TOC |
n/a |
<500ppb |
电导率(us/cm) |
n/a |
|
一级 |
|
<1.3 (在线或立即离线;T>25°C) |
二级 |
|
<2.4 (离线;T=24-26°C) |
三级 |
|
2.4-5.8 (离线;T=24-26°C) |
原水 |
EPA药用水标准 |
EPA NPDWR |
n/a =不适用 (not applicable)
EPA = 环境保护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NPDWR =国家初级饮用水规程 (National Prim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
老版本的USP要求控制9项指标,但最新版的USP24在理化指标上只要求控制2项综合指标:导电度及TOC。导电度分为在线和离线等3个标准。其中,离线电导率的要求比在线电导率更严。
有了纯化水的标准,我们就很容易的判断两级RO的产品水是否合格。
4.3 膜的类型
膜的选择对两级RO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到底该怎样来选择合适膜呢?这里将从膜面电性/病毒脱除率/稳定性/可热消毒等角度加以论述。
4.3.1 膜面的电性合理性探讨
反渗透膜的膜面一般都制成负电性,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长期的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但是某些资料宣称,在双级RO中,第2级RO采用带正电的RO膜可以提高水质稳定性。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和质疑。其一,带正电的膜有其明显的不足。国外的研究报告表明,第2级RO的污堵物成分主要为微生物粘泥、有机物等,而天然水体中微生物、有机物多数带负电,所以带正电的膜毫无疑问会增加膜被微生物/有机物污堵的危险。带负电的膜则因为同种电荷排斥而能降低微生物/有机物污堵的可能性。所以从污堵的角度讲,选择带负电的膜更为合理。其二,国外的经验表明,第2级RO的稳定性完全可通过其他合理办法解决,诸如合理地选用性能更稳定的负电膜,调整系统的回收率,调节给水的pH值,调节NaOH的加药点,调节加药类型等。其三,我们在欧洲的经验表明,设计合理的两级RO达到1.0MW
.cm的水

质并不是极难之事,个别甚至达到0.25us/cm。关键是科学地设计和科学地运行RO系统。
这里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带负电的TFC复合膜对低浓度(1-10mg/L)的NaCl到 底有多大脱除率。参考下图。测试条件为pH6.5,压力选用15Bar。一般来讲,苦咸水的一级RO的产品水电导率在5.0us/cm以上,折算成TDS为>2.5mg/L,这样从上图中查出对应的Cl-离子的脱除率在99.5%以上,Na+离子的脱除率则在 97.5%以上。这个脱除率实际上比正电膜宣称的效果(97%)还好。
4.3.2 膜的稳定性探讨
就稳定性而言,陶氏公司的FILMTEC反渗透膜是行业内最好的。这种稳定性不仅表现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清洗后的性能回复快/衰减小,如下图所示。陶氏膜的稳定性正是来源于其精湛的制膜工艺。几乎所有品牌的供应商均宣称RO膜的有效脱盐层厚度为0.2微米,但是有关专利却显示有的品牌其实际的厚度从0.02-2.0微米不等。而陶氏膜脱盐层则相对均匀得多。为什么有如此巨
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陶氏膜不需经过后处理,所以没有产生薄弱点,在实践中表现为运行稳定性好;但其他品牌的制膜工艺中则有后处理,从而产生了不确定的薄弱点,进而导致膜的长期运行不稳定。后处理本身反映了制膜工艺的均匀性不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