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 全膜法化学水处理系统操作维护手册
- 发布时间:2011/4/5 阅读次数:940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2.2.7 膜丝停机时间的条件
使用后,膜丝需要始终在潮湿的状态下储存。为防止在停机时间或储存期间生长细菌,处于潮湿状态的膜丝应使用兼容的杀菌剂进行处理。对于不同的停机时间条件/期间,请注意下面的建议:
n 停机时间一最多24小时 无须采取措施。
n 停机时间> 24小时 在40 lmh的通量下 ,进行过滤,每天运行一个周期(如果储水箱是空的话)- 即使在进水浑浊度加大的情况也能运行。使用NaClO 溶液进行反洗(2 ppm作为游离氯 - 至少进行2次模件容量的更换。)
n 停机时间 > 7天(b的选项) 在进行消毒步骤前,膜丝应该进行清洗。在反洗模式下,用0.1%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冲洗;留在模件/机架中;每隔14天,更换亚硫酸氢钠溶液(用超滤的出水或RO-水质的水进行更换)。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模件都应该在注满液体的状态下进行储存。
[如果要使用其它杀菌剂,一定要事先咨询Inge AG 公司,并且要获取Inge AG 公司有关要使用的化学溶液和相应浓度的书面同意。]
已经使用过的模件,在储存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在安装的位置上进行。
已经清洗过的模件,在从安装位置上拆下后,如准备再次使用的话,应该用上述的指示溶液进行浸泡,并封装在塑料口袋中。这样,模件可以储存2个月,然后再更新储藏溶液。
2.2.8 Inge膜丝模件的运输条件
如果模件坠地或碰撞,会导致壳体和接头的机械损坏/破裂。因此,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要小心轻放。
对于返回的模件,要注意以下各点:
n 在返回前,要清洗模件。
n 在返回前,要对模件进行消毒。
n 要始终防止模件变干燥(检查储存和运输条件)。
n 要始终防止模件被冰冻(检查储存和运输条件);储存温度在4 到 30°C之间。
2.3.1 反渗透装置投运的条件
(2)电源、水的预处理及废水处理系统可以连续运行;
(3)管道已经冲洗完毕;
(4)现场电器接线已经测试完毕;
(5)高压泵接线正确、运转正常;
(6)安全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并可以使用;
(7)所有阀门全部关闭;
2.3.2 反渗透装置的启动
在反渗透装置初次启动之前,原水的预处理系统必须已经过调试和试运行,出水质量能够满足反渗透装置进水要求,水的浊度应<0.2NTU和SDI<4.0。
对给水加药系统核查:
(A) 所有管道和装置必须都是由防腐材料制作的且已冲洗干净。
(B) 所加入的化学药品之间要相兼容,且对反渗透膜元件没有负作用。
(C) 保证药品能与给水充分混合。
对反渗透系统的检查:
(A)检查保安过滤器确实能起到保护高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的作用。
(B)检查压力表、流量表、导电度表等安装正确且已校准。
(C) 检查能够取出各段给水、各段产品水及总浓水、总产品水有代表性的水样。
(D) 核对联锁、报警是否经过正确的整定。
(E)核对产品水管线确实已打开。保证浓水流量控制阀处于开启位置,可能需要人工整定开度。
(F) 运行中监督化验所用的各种药剂、试剂、分析仪器已配备齐全。
2.3.3 反渗透装置的运行
(1)投运超滤系统,并确认超滤装置出水水质达到反渗透进水水质的要求。检测超滤出水水质,满足以下要求时可投运反渗透装置:
温度: 10~35℃
SDI: <4
浊度: ≤0.2NTU
余氯: <0.1mg/l (控制为0)
pH值: 5~10
CODMn: <2 mg/l
Fe: <0.05 mg/l
(2)冲洗排气:开高压泵出口电动慢开阀、反渗透膜组件产水排放阀和冲洗水排放阀。在冲洗的同时,启动阻垢剂加药计量泵。冲洗约5分钟,关高压泵出口电动慢开阀(提前10秒关闭)、反渗透膜组件产水排放阀和冲洗水排放阀;
(3)制水:冲洗结束1分钟后,开高压泵出口电动慢开阀, 5秒后起动高压泵,观察产水及浓水流量,当不满足要求时,手动调整反渗透膜组件进水手动蝶阀和浓水调节阀的开度,使产水和浓水流量达额定值,反渗透装置水回收率为75%,并按要求记录各运行数据;
(4)停运冲洗:停高压泵和阻垢剂加药计量泵,关闭高压泵出口电动慢开阀。开反渗透膜组件冲洗进水阀、产水排放阀和冲洗水排放阀,启动冲洗水泵,开冲洗水泵出口阀。冲洗15~20分钟后,停冲洗水泵,关闭以上各阀门,反渗透装置进入备用状态。
注:① #2、#3、#4、#5反渗透装置与#1反渗透装置的操作步骤相同;
② 反渗透装置短期停运期间,应每隔12~24小时对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冲洗,冲洗时间约15~20分钟;
③ 根据反渗透装置的投运套数,事先调整好预处理系统出水量;
2.3.4 反渗透运行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2.3.4.1 运行数据的记录
运行数据可以说明反渗透系统的性能。在整个运行期间都要进行日常收集,这些数据与定期的水分析一起为评价反渗透装置的性能提供资料。需要记录的主要数据如下:
——流量(各段产品水和浓水流量)
——压力(保安过滤器前后压力、高压泵出口、各段给水、浓水压力)
——温度(给水)
——PH值(给水)
——导电度/TDS(总给水,总产品水)
——SDI(给水)
——运行小时数
——偶然事件(SDI、pH和压力失常、不正常停运等)
——所有仪表的校准(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建议方法周期进行校准)
流量、压力、温度、pH、导电度,建议每班记录一次;SDI对地表水每班测量一次,对地下水可每周测量一次。
另外,对于加药计量泵,应经常进行校准。
2.3.4.2 数据处理
反渗透系统的性能是受给水组份、给水压力、温度和回收率的影响。例于当给水温度下降4℃将会使产品水流量下降10%,但是这却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把这种正常现象同反渗透系统性能的真正改变区分开来,就需要对产水流量和盐透过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也就是说在考虑运行参数的情况下,把产品水流量和盐透过率与一个给定的参考性能相比较,这个参考性能可能是设计指标或者是测量得到的系统刚投运时的性能指标。
以设计的(或保证的)系统性能作参比来进行标准化时,可以用该标准化来证实设备达到了指定(或保证的)性能。
以系统投运时的性能作参比来进行标准化时,可以用该标准化来显示从投运之日到进行标准化时设备性能的变化,即时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如结垢或积污)。
每个膜元件生产厂家都提供有标准化软件,用以对那些使用自己生产的膜元件的反渗透系统进行标准化,用户只需按照要求输入运行数据即可得到标准化后的结果。
2.4.1 EDI技术介绍
连续电除盐(EDI,Electro-deionization或CDI,Continuous Electrode ionization),是利用混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给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被去除的过程。此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不需要用酸和碱再生。这一新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离子交换( DI )装置,生产出电阻率高达18 MΩ·cm的超纯水。
与传统离子交换(DI)相比,EDI所具有的优点:
l EDI无需化学再生,节省酸和碱
l EDI可以连续运行
l 提供稳定的水质
l 操作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
l 运行费用低
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一次除盐,再用EDI技术进行二次除盐就可以彻底使纯水制造过程连续化避免使用酸碱再生。因此,EDI技术给水处理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一般自然水源中存在钠、钙、镁、氯化物、硝酸盐、碳酸氢盐等溶解物。这些化合物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组成。通过反渗透(RO)的处理,95%-99%以上的离子可以被去除。RO纯水(EDI给水)电阻率的一般范围是0.05-1.0MΩ·cm,即电导率的范围为20-1μS/cm。根据应用的情况,去离子水电阻率的范围一般为5-18 MΩ·cm。另外,原水中也可能包括其它微量元素、溶解的气体(例如CO2)和一些弱电解质(例如硼,二氧化硅),这些杂质在工业除盐水中必须被除掉。但是反渗透过程对于这些杂质的清除效果较差。因此,EDI的作用就是通过除去电解质(包括弱电介质)的过程,将水的电阻率从0.05-1.0MΩ·cm提高到5-18 MΩ·cm。
图1表示了EDI的工作过程。在图中,离子交换膜用竖线表示,并标明它们允许通过的离子种类。这些离子交换膜是不允许水穿过的,因此,它们可以隔绝淡水和浓水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