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粘液而紧紧粘附于膜表面,这些粘液与其他沉淀物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覆盖层,其结果不但影响到膜的透水量,也包括使膜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7.2 流量
7.2.1 产水流量
范围是1.0~3.0m3/h支膜组件。
SFP膜组件工作时需用的产水通量,取决于进水水质,这是由于膜对不同的截留物有一个极限负荷,承受过大的负荷会造成膜通量的急剧下降。
SFP产水通量与进水水质的关系详见3.2表格。
7.2.2 浓水排放流量
范围在0~0.75m3/h
一般进水条件下,SFP采用的是全流过滤运行方式,此时浓水排放量为零。当进水浊度大于15NTU,为了减轻膜表面负荷,SFP采用了错流过滤运行方式,即部分浓水排放。该运行模式下SFP浓水排放量根据中试试验确定。
7.2.3 反冼流量
反冼流量越大,对膜组件的清洗效果就越好。但是反洗流量大,就需要在中空纤维膜的内壁施以较大的水压,过大的水压会导致中空纤维膜的破裂,故反洗流量是通过反洗水压来控制的。
SFP的反洗压力应控制在不大于0.15MPa。
7.2.4 正洗流量
SFP的正洗流量可以控制在每支组件1.0-2.0 m3/h范围内。
7.2.5 进气量
对SFP组件进行夹气反洗的目的,就是利用压缩气体在组件内纤维之间的爆破形成的震荡,使附着在膜纤维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剥落,并被冲洗水带走,从而达到强化冲洗效果和节约反洗耗水的目的。但过分强烈的汽流会导致膜纤维的破裂,造成产水水质的下降。
进气量的控制是通过对进气压力的控制来完成的,进气压力应控制在小于0.25MPa为宜,气水混合擦洗时压力应小于0.15MPa。
7.3 反洗间隔时间
由于SFP采用了全流过滤的运行模式,为了保证滤膜在此工作状态下的膜通量不发生大的衰减,SFP采用了频繁冲洗技术,使膜表面截留的污染物在形成较厚的滤饼前被清除。
频繁冲洗的频度取决于进水中杂质的含量和种类,一般需通过现场的调试来确定,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进水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
频度的初始选择范围见3.2表格。
7.4 操作压力
7.4.1 进出水压力差
即作用于膜两侧的压力差,它是完成膜过滤的推动力。
△P = Pj - Pc (全流过滤)
△P =(Pj + Pn)/2 - Pc (错流过滤)
△P - 进出水压力差
Pj ― 进水压力Pc ― 产水压力Pn ― 浓水压力
△P与膜产水通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正比关系,但达到一定程度后,△P对产水通量的增加作用将急剧减弱。
膜对截留物的截留率却与△P呈反比关系,即随着△P的加大膜截留率逐步降低。
同时,膜内外压力差太大会造成中空纤维丝的受压失稳变形,发生不可逆损坏。
SFP最大允许进出水压力差是0.21MPa。
7.4.2 进水压力
即SFP组件壳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SFP最大允许进水压力是0.6MPa。
7.4.3 反洗水压力
反洗水压力的控制要求及其作用已在7.2.3中说明,不再重复叙述。控制SFP的反洗水压力≤0.15MPa。
7.4.4 夹气反洗进气压力
夹气反洗进气压力的控制要求及其作用已在6.2.5中说明,不再重复叙述。控制SFP的夹气反洗进气压力≤0.15MPa。
7.5 进水水温
膜的通量与进水温度有显著的直接关系,不同水温下的通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Q t = 1.03T - 25×Q25
Q t-SFP 在t水温下的产水量
Q25-SFP 在25℃水温下的产水量
T-SFP 进水水温℃
7.6 运行数据的记录
SFP装置基本上很少需维修,关键是保证采用正确的运行参数。必要的运行记录有利于跟踪装置的运行情况,也有利于帮助找出问题的所在。
下面的参数必须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l 进水压力(MPa)
l 产水压力(MPa)
l 浓水排放流量(m3/h)(错流过滤时)
l 淡水流量(m3/h)
l 产水浊度(NTU)
l 进水温度(℃)
下面的参数必须每周测定一次
l 进水CODMn(mg/L)
l 产水CODMn(mg/L)
l 产水SDI15
通过监控流量以及相应的压力降,就可以对组件污染的程度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