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的形成
1、受热分解
天然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氯化物等,其中以溶解的重金属盐最不稳定,在通过换热器的传热表面时,容易受热分解,从溶于水的物质转变成难溶于水的物质,附着于换热器传热表面上结为水垢。
2、某些盐类超过了其溶解度
由于循环冷却系统的不断蒸发和浓缩,水中的溶解盐类含量不断增加,当某些盐类达到过饱和时,盐类在蒸发面上析出固相,结生水垢。
3、溶解度下降
随着循环水水温的升高,某些盐类溶解度下降,如CaSO4和CaSiO3等盐类,从而从水中析出成为水垢。
4、相互反应
补充水中原溶解度较大的盐类和循环系统中其它盐类、碱类反应后,生产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结生成水垢。
5、水渣转化
当循环冷却系统内水渣过多而且又黏时,如Mg(OH)2和Mg3(PO4)2等,如果排污不及时,很容易由泥渣转化为水垢。
水垢的分类
1、碳酸盐水垢:是以钙簇的碳酸盐为主要成份的水垢,包括氢氧化钙,其中CaCO3含量大于50%。
2、硫酸盐水垢: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垢,其中CaSO4含量大于50%
3、硅酸盐水垢:当水垢中的SiO2含量大于20%时,属于这类水垢。
4、混合水垢:这种水垢有两种组成形式,一种是钙簇的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以及氧化铁等组成的混合物,难以分出哪一种是主要成分;另一种是各种水垢以夹层的形式为一体,所以也很难指出哪一种成分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