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处理锅炉结垢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杨兴富
(昆明双星化学清洗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分析了有水处理锅炉结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加强离子交换处理的同时采用加药辅助处理残硬,达到彻底防垢除垢和防蚀的最佳运行效果。
主题词 低压锅炉 水垢 对策 加药处理
1.前言
锅炉水处理对防止锅炉因结垢或腐蚀造成的事故,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国际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及各级锅炉职能部门,对锅炉水处理工作非常重视,制订了相关规则和法规。最近又颁布了《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和《锅炉化学清洗规则》,以规范和加强锅炉的水处理及锅炉化学清洗监督管理工作。各级锅炉职能部门通过办水处理学习班,培训班和开展有关学术活动,普及水处理技术和知识,锅炉使用单位一般都知道,锅炉给水须进行水处理。大多数锅炉用户都有水处理措施,直接用原水作给水的只是少数,大多为县级以下的企事业单位,因而这类用户的锅炉结垢较为普遍,也比较严重。作者从事锅炉药剂的研制应用,水质监测和化学清洗工作多年,大量实践表明,在有水处理的低压锅炉,特别是蒸发量<4t的锅炉,水处理效果多数达不到GB1576标准。水处理大多只能减缓水垢生长速度,而不能达到完全防垢。锅炉水处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处理和加药处理。为什么有水处理锅炉还结生水垢,原因何在?有没有什么良策能使锅炉实现无垢运行?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锅炉结垢原因分析
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锅炉50余万台,其中低压锅炉占80%以上,着类锅炉中结生水垢仍是普遍现象,尤以蒸发量<4t者突出。据我们多年实践观察,结垢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管理方面原因
2.1.1 锅炉有关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关于锅炉的使用运行管理,国家劳动部曾颁布了《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包括了司炉岗位责任制,锅炉水处理管理制度等八大制度,十分全面具体,是全国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只把《制度》贴在墙上,没有很好落实到行动上,有章不循。水处理工作马虎,水处理后的水质不合要求,残硬严重超标,导致锅炉结垢。
有的单位认为锅炉小,压力低,有无水处理无关重要,没有防垢措施,锅炉结垢严重,有的垢厚达10mm以上,还在继续运行。
2.1.2 短期行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的单位实行承包经营后,领导存有短期行为[1],认为在其任期内,对能不办的事,就采取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水处理设备陈旧老化,也不愿花钱维修或更新。对锅炉检查中职能部门提出的水处理方面的意见不能及时整改落实,使锅炉在水处理失效状态下运行,水处理设备只起到简单的过滤作用,硬水进入锅炉必然结垢。
2.1.3 水处理设备不配套,化验工作跟不上
有的单位有水处理设备,但没有配化验设备,化验工作是水质监控的眼睛,经处理后的软水是否达到GB1576-1996标准,树脂何时再生,交换容量变化如何等都需要化验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有的单位没有化验设备,因而述职的再生工作是凭感觉或认为规定时间进行,有的长时间不进行再生,述职失效,离子交换器成了过滤器,给水得不到软化,导致锅炉结垢。
2.2 水处理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水处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求配备合格的水处理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水处理的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化验不认真,怕麻烦,不及时取样化验,甚至照抄以往的化验记录,造成假象,表面上看水处理都合格,实际上不合格,导致锅炉结垢。
2.3 设备方面的原因
2.3.1 水处理设备能力与锅炉吨位不匹配
有的单位水处理能力小而锅炉负荷大,造成软水“供不应求”,为此加大数量,残硬大大超标,大量硬水进入锅炉,又没有其他防垢措施,所以锅炉必然结生水垢。
2.3.2 设备安装调试方面的问题
锅炉安装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对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不熟悉,造成安装不正确,有的水处理设备出厂时就不合格,但一样安装使用,造成“先天不足”。有的单位对树脂性能不太熟悉,采购时购进劣质树脂或废树脂,又未经必要的检验,就装入柱内投入运行,使出水硬度大大超标,导致结垢。
2.3.3 设备陈旧失修所致
这类问题比较普遍,一些单位的水处理设备由于年久失修,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这也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出现故障后应及时发现并修复。如固定床钠离子处理设备,常发现交换器进出水压力表失效或损坏,无法掌握交换器进出水压力,造成出水硬度超标。我们知道,进水压力过低(<0.1Mpa=),会造成进水在树脂层中偏流,再生时又会使盐液流速过低,再生不彻底,交换周期缩短,残硬升高。
进水压力过高(>0.6Mpa),水流速过大,又会造成交换不完全,出水不符合要求,再生时造成树脂乱层,反洗时则偏流,使再生二次恶化,影响下一个周期的使用。
又如水处理设备中,反洗水阀门损坏,关闭不严密,会使反洗原水漏入交换器的出水则与软水混合,使出水残硬迅速升高,若不及时发觉修复,必然导致结垢。
2.3.4 系统与设备选用的问题
系统与设备的选用,应考虑到原水水质硬度。有些单位原水硬度属高硬度水(>6.5mmol/L),水处理系统仍采用单级离子交换设备,这就不能满足水质要求。因为单级钠树脂交换,对高硬度水,处理周期缩短,出水残硬较高,而且往往不稳定,时间一长,锅炉必然结垢。对此种水质宜采用双级钠离子处理设备串联运行。
2.4 原水水质方面的原因
锅炉原水一般有两种,地表水和地下水。一般而言,地表水硬度较低,悬浮物较多、浊度较高,随季节变化较大,枯水期和洪水期不一样。地下水悬浮物较少,浊度小,受季节变化较小,水质稳定,其硬度主要与六出的地层有关,出自喀斯特地层的硬度较高,含SiO32-较少,出自花岗岩地层的硬度低,SiO32-增高。对高硬度水(>5mmol/L),宜采用双级钠离子处理。否则,效果不好导致锅炉结垢。
对含SiO32-高的原水,钠离子处理不了,进入锅炉后易与Ca2+、Mg2+残硬生成CaSiO32-、MgSiO32-硅垢,这是一类坚硬的水垢,从化学角度虽然可以创造条件,使水中MgO·SiO2的重量比保持在1.0~1.6之间,使所生成流动性好的蛇纹石软泥(3MgO·2SiO2·2H2O),通过排污排出。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要做大量分析工作,否则,达不到此效果。
另外,有的地方锅炉用水为温泉水,这种一般喊硫较高,硫经氧化生成SO42-,此阴离子也不能被钠树脂交换,进入锅炉与残硬Ca2+生成CaSO42-,这也是一类坚硬难除的水垢。
原水浊度太高,超过GB1756-1996标准,尤其是那些直接使用河水、塘坝水等地表水作原水的单位,雨季期间原水中含大量泥质悬浮物,未经沉淀处理很容易使树脂堵塞,锅炉结垢加快。
特殊水质影响:有些水质比较特殊,水中含铁、锰杂志较高,易使树脂“中毒”失效。对强酸性树脂而言,对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是有选择性的,其吸附强弱的规律为:
Fe3+>Al3+>Ca2+>Mg2+>K+>Na+>H+
阳离子树脂对铁的亲和力特强,吸附形成不可逆交换[2],用盐液不易交换下来。这就是常说的树脂“中毒”。当交换器防护层破、设备腐蚀后在酸性溶液的作用下,也常发生Fe3+“中毒”现象。树脂的铁污染通过观察树脂颜色变深即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