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澄清池出水水质因素浅析
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在这所论述的主要针对机械搅拌式澄清池。机械搅拌式澄清池是一种泥渣循环式澄清池。它是利用泥渣从沉淀区返回到絮凝区的再循环,达到较高的絮凝度,使水中的杂质和泥渣相互凝聚吸附并结成更大的颗粒,提高澄清效果。它的优点是对原水的浊度、温度及负荷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运行稳定效率较高。
澄清池出水水质的主要监控指标是浊度。各单位由于工艺不同有所差异。对澄清池出水水质有所影响的因素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絮凝剂的使用量;二、搅拌机的运行转速;三、澄清池内水温的变化;四、澄清池的运行负荷变化;五、澄清池底部循环泥浆量及悬浮层高度的分布;六、原水的变化。现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际,浅述一下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得到同行及专家的指导。
一:絮凝剂的使用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澄清池进行设计时,都会有一个根据使用单位实际用水量及原水情况有一个理论上的指导用药量,在实际运行中加药量会与这个理论值有所偏差。当加药量偏小时由于循环泥浆有一部分不能与絮凝剂的离子团吸附变成大颗粒沉淀,导致泥层高度会逐步升高,进而使清水层的浊度升高而影响清水层的水质。相反,絮凝剂药量过大时,过剩的絮凝剂会随着水流上升使清水层中出现白色悬浮物,影响清水层水质。
二:搅拌机运行转数对澄清池的影响:机械搅拌式澄清池的搅拌机有两个大功能,其一是,通过叶轮的转动产生吸力将第一反应室的水提升至第二反应室。其二是,对第二反应室的水进行搅拌,使第二反应室内水中的悬浮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充分的吸附,产生较大的颗粒有利于沉降。搅拌机的转速要根据相应的原水流量而进行调整,上水量变大时,相应的降低搅拌机的转速,上水量降低时搅拌机的转速要适当的提高,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导流室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水流速度,因为导流室的流速出现较大波动时会导致沉降层乱层,而引起澄清池翻池。
三:澄清池内水温的变化对澄清池的影响:在水域内出现相对温差时会产生流动,而沉降层需要相对的稳定性,出现温差就会破坏沉降层的稳定性,引起局部或整体翻池,使清水浊度超标。
四:澄清池的运行负荷变化对澄清池的影响:因为澄清池的运行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运行负荷变化时,如果出现短时间的急增或急降,都会破坏澄清池,稳定的运行环境而引起清水水质的波动。因此,澄清池的运行负荷需要变化时,禁止出现短时间内急增和急降的情况,必须缓慢的逐步调整,保证澄清池相对的稳定的运行环境。
五:澄清池底部循环泥浆量及悬浮层高度的分布对澄清池的影响:澄清池底部泥浆过量未能及时排出,将会逐步堵塞底部的泥浆循环间隙,使沉降层的泥浆急速增多,而提高悬浮层的高度,长时间的堆积会在沉降层产生死泥,无法排出。澄清池底部泥浆过少,就会使悬浮层底部泥浆参与泥浆回流,而降低悬浮层的高度及密度,出现这种情况后,就会使得由导流室,进入悬浮层的悬浮物缺少阻挡,随水流上升至清水层,导致清水浊度的升高。
六:原水的变化对澄清池水质的影响:这一种因素主要针对使用地表水的单位。尤其是使用河流用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的河水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变化。河水的特性使的澄清池操作变得复杂,需要极好的预见性操作来控制澄清池的稳定。
针对以上六点因素所引起的澄清池不良状况的相应措施:
一、由于絮凝剂药量不当引起的澄清池变化有两种表面特征:一种表面特征是清水层白色悬浮物增多,澄清池出水浊度增大。这种现象是由于絮凝剂药量过大而引起的变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逐渐降低絮凝剂的药量,分次少量的进行中部排污,减少澄清池的出水量来降低清水箱的污染。另一种情况是清水层变混浊,悬浮层上移,出水浊度变化较大。这种情况是由絮凝剂药量过低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中部排污同时降低运行负荷,禁止清水槽进水。相应的提高絮凝剂的加药量,观察清水层的变化。持续到清水层恢复正常后关闭中部排污,逐步恢复运行负荷。
判断搅拌机转速是否合适,应该观察导流室,水流情况来判断,如果导流室水流速度缓慢,水流有逐渐变清,缺少泥浆这说明搅拌机的转速偏低。这时要逐渐提升搅拌机转速,同时注意观察导流室水流的变化,一直到水流中泥浆均匀,水流速度稳定为止。如果导流室水流速度很大水中泥浆颜色很重,悬浮层有乱层并且上升的趋势。这就是搅拌机转速过大引起的,这种情况应该逐步下调搅拌机转速,观察导流室和悬浮层的变化,一直到导流室水流稳定,水流中的泥浆颜色变浅并且分布均匀。
三、澄清池内水温变化地判断:当澄清池内出现局部的清水层混乱并有部分泥浆上升,这说明水域内部出现温差。这种情况一般在夏季中午高温时出现较多。
四、澄清池运行负荷变化的应对措施:澄清池附和变化的关键在于缓慢调整,禁止出现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造成导流室水流速度出现较大的波动引起悬浮层的紊乱而导致清水层出现变化。
五、澄清池底部循环泥浆量及悬浮层高度的分布影响澄清池运行地判断及处理措施:首先来说底部循环泥浆的问题。底部泥浆过多有两种表面现象,其一是导流室水流中泥浆颜色变重,悬浮层上升。第二种是导流室水流中泥浆颜色变浅甚至没有泥浆,但是提升搅拌机转速后也无明显的改善,而且悬浮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可能是澄清池底部泥浆过量甚至是堵塞了底部循环间隙。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适当的加强底部排污。第二种情况的处理需要将澄清池停止运行,放空澄清池,进行泥浆清理、冲洗。澄清池处理完毕后重新上水调试后正常运行。如果是底部泥浆偏少,主要特征是导流室水流中泥浆减少、悬浮层降低、无明显地清水层、出水浊度增大。这种情况出现后首先要将澄清池与运行系统分离,进行养泥,使其自身逐步恢复泥浆量,待澄清池正常后与运行系统连接正常使用。
六、对于源水的变化所要做的事情就事多观察,预见性的提前操作。
澄清池的运行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不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在澄清池的操作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勤于观察、缓慢调整、提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