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RO+EDI操作与维护
发布时间:2010/1/3  阅读次数:217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一、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介绍
1.0系统概况:
本工艺流程是专门为****发电厂二期2X600MW工程锅炉补给水水处理系统而制定的,是以当地环境条件、合同要求进、出水水质为依据的。
1.1水源情况:
水源为城市中水及一期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备用水源为***地下水。
1.2流程:
考虑如上水质条件,以及合同要求产水水质并根据合同工艺要求,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多介质反洗水泵
保安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
生水泵
生水箱
城市中水或
PAC
NaCIO
用户循环排污
  
  

保安过滤器
清水泵
清水箱
  

阴垢剂
NaHSO3
  
中间水箱
除二氧碳器
一级反渗透系统
一级反渗透升压泵
  

二级反渗透产水箱
淡水泵
二级反渗透系统
NaOH
  
  

除盐水泵
  
  
  

2.0工艺说明
2.1生水箱(500m31台)
清水箱共1台,用于贮存进入本系统的生水,其目的是为了调节进水流量的变化,防止进水波动影响系统的运行,保证系统进水量及进水水质的稳定。
2.2生水泵
清水泵的作用是为多介质提供稳定压力和水量,以保证多介质及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
清水泵设置4台,出力为140m3/h,扬程为46m,运行方式为三用一备。
2.3 NaCIO投加装置
该装置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氧化性的NaCIO,用于生水的杀菌、灭藻、氧化有机物,以保证反渗透系统免遭生物的污染。
2.4 PAC投加装置
该装置的作用是为系统投加适量的凝聚剂,将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体等凝聚成大颗粒的矾花,以便在多介质过滤器中更好去除。
PAC是长链的高分子聚物,在水中可形成带电荷的Alx(OH)Y3X-Y长链多功能基因,具有压缩胶体双电层的作用,同时对异性电荷也可以起到中和作用,而且每个基因都可以吸附水中分散的悬浮物,有机物、胶体等小颗粒杂质,使其凝聚成大颗粒的矾花,以便通过多介质过滤后将其除去。为了增加水中杂质颗粒被凝聚剂Alx(OH)Y3X-Y基因表面吸附的机会,加入PAC后的原水应适当进行搅拌混合,因此本系统在加入PAC后的多介质进水管路上装设了静态管道混合器。
2.5双介质过滤器
双介质过滤器是反渗透系统的重要预处理装置,它的作用是滤除原水带来的细小颗粒、悬浮物、胶体等杂质,保证其出水SDI(污染指数)≤4。
特性:
能够有效的去除原水中反渗透系统敏感的胶体、悬浮物。
具有独特的均匀布水方式,使过滤器达到最大效果,能长期满足反渗透膜对污染指数SDI的要求。
   填料由用户自备应选用优质滤料,以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且不会出现反洗乱层现象。
  
根据反渗透产水量要求,系统设置6台直径3200mm立式双介质过滤器,滤料为烟煤和石英砂。其中5用1备,每台出力80m3/h运行流速9.95m/h。当过滤器在进出口压差达到一定值或出水SDI大于4时,则退出使用进行反洗,同时将备用设备投入运行。
2.5.1反洗水泵
其作用是为过滤器的反洗提供充足的水量。过滤器的反洗强度一般为10~15L/m2.s,水量较大,但所需的扬程低。反洗水泵设置2台(一用一备),出力为400m3/h,扬程为0.2MPa。
2.5.2 罗茨风机
       向双介质过滤器提供擦洗用气源,本系统设置两台三叶式罗茨风机, 出口风量10m3/min,出口风压0.064MPa。
2.6还原剂(NaHSO3)加药系统
该药剂的作用是还原前处理中存在的余氯。因为反渗透膜对余氯十分敏感,总累积受力仅为1000ppm·h,所以,在不设置活性炭过滤器的情况下,必须投加过量的NaHSO3来还原余氯,以防止氧化性物质对膜的氧化降解,从而避免对反渗透膜组件的破坏。
  
NaHSO3加药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药计量泵2台(一用一备);
2)搅拌溶解箱1台;
3) 搅拌器1台;
4)溶液箱1台
2.7超滤系统
     超滤(UF)装置是本系统预处理部分的关键设备,而超滤装置的核心部分为荷兰NORIT公司生产的XIGA S225FCFS膜元件。该膜元件由亲水性的聚醚砜中空纤维组成的,每一根膜元件由上千根中空纤维组成,膜元件长度为1.5m,外径200mm。有效过滤面积为40 m2,截留分子量为150,000道尔顿。原水是在中空纤维的内部从一端流向另一端,而产水则是在原水流经膜的过程中逐渐由内壁向外壁透过(称为内压式)收集后从产水端排出。
本系统先期设置2套超滤装置,正常运行时的出力为145m3/h.套,产水净通量选择为64.1LMH。每套超滤配置52根直径8”且1.5m长的膜组件,它们装在13根FRP外壳中,同反渗透类似水平布置在同一支架上。
2.7.1超滤保安过滤器
保安过滤器的作用是截留原水带来的大于75μm的颗粒,以防止其进入超滤系统,堵塞超滤膜丝。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设定的值(通常为0.07~0.1MPa)时,应当更换。保安过滤器采用耐腐蚀的1Cr18Ni9Ti不锈钢材质外壳。滤元是由聚丙烯制成。
2.7.2超滤反冲洗泵(变频控制)
提供3~4倍正常运行流量能力的反冲洗用水,2套超滤装置共用2台反冲洗泵(其中1用1备),流量为520m3/h、扬程为30m,每台反洗泵的出力为所需水量的100%。当进行常规反冲洗时,1台水泵开启,提供所需要的反洗水流量和压力。当进行加药反冲洗(即化学增强清洗)时,则通过变频器调节所需水量约为常规反冲洗水量的50%。正常情况清水反洗周期暂定为25分钟一次。
2.8一级反渗透本体系统
本系统主要作用是把预处理的水进行膜分离脱盐。它包括下列单元设备:
阻垢剂加药装置
5μ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
反渗透本体装置
清洗系统
2.8.1阻垢剂加药装置
阻垢剂加药装置的作用是预处理后的原水进入反渗透之前,加入高效率的专用阻垢剂,以防止反渗透浓水侧产生结垢。
反渗透的工作过程是原水在膜的一侧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水分子透过膜表面,从原水侧到达另一侧,而无机盐离子就留在原来的一侧,随着原水逐步得到浓缩,水分子不断从原水中取走,留在原水中的含盐量逐步增大,即原水逐步浓缩,而最终成为浓水,从装置中排出,浓水受浓缩后各种离子浓度将成倍增加。自然水源中Ca2+、Mg2+、Ba2+、Sr2+、HCO3-、SO42-、SiO2等倾向于结垢的离子浓度积一般都小于其平衡常数,所以不会有结垢出现,但经浓缩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积都有可能大大超过平衡常数,因此会产生严重的结垢。
判断结垢的标准是:
1)对于碳酸盐垢朗格利尔(LSI)为基准:当LSI<0时不结垢,LSI>0时结垢;
2)对于硫酸盐垢,是以饱和指数来确定的,水中阴阳离子的浓度积与平衡常数的比值即为饱和指数。当饱和指数小于1时不结垢,反之就会出现结垢。
2.8.2 5μ保安过滤器
5μ保安过滤器的作用是截留原水带来的大于5μm的颗粒,以防止其进入反渗透系统。这种颗粒经高压泵加速后可能击穿烦渗透膜组件,造成大量漏盐情况,同时划伤高压泵的叶轮,过滤器中的滤元为可更换式卡式滤棒,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设定值(通常为0.07~0.1MPa)时应当更换。保安过滤器采用不锈钢外壳,滤棒是由聚丙烯喷熔制成,锥形结构,深层过滤,它具有寿命长、易更换的特点。从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和操作安全出发,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都呈一对一的串联设置。
2.8.3一级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为反渗透本体装置提供足够的进水压力,保证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根据反渗透本身的特性,需有一定的推动力去克服渗透压等阻力,才能保证达到设计的产水量。根据反渗透的配置,经专用软件计算后,在设计水温为10℃时,要求提供的进水压力不小于1.9MPa。由于前端系统产水有一定的压力,故此进水压力设定为不小于1.7MPa。
一级反渗透装置设置6台出力为70m3/h,扬程为1.86MPa的不锈钢高压泵。
2.8.4一级反渗透本体装置
反渗透装置是本系统中最主要的脱盐装置,反渗透系统利用反渗透膜的特性来去除水中绝大部分可溶性盐分、胶体、有机物及微生物。经预处理后合格的原水进入置于压力容器内的膜组件,水分子和极少量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膜层,经收集管道集中后,通往产水管再注入中间水箱。反之不能通过的经由另一组收集管道集中后通往浓水排放管,排出系统之外。系统的进水、产水和浓水管道上都装有一系列的控制阀门、检控仪表及程控操作系统,它们将保证设备能长期保质、保量的系统化运行。
根据系统要求和生产中便于调节水量的需要,本系统将一级反渗透设置成3套出力为100m3/h的反渗透装置。采用BW30-365FR膜,每套每套共138根,分装在23根压力容器内,成15:8排列,系统回收率不低于75%。
2.8.5反渗透清洗系统
反渗透清洗系统作用是根据反渗透运行污染的情况,配置一定浓度的特定的清洗溶液,清除反渗透膜中的污染物质,以恢复膜的原有特性。无论预处理如何彻底,反渗透经过长期使用后,反渗透膜表面仍会受到污染。所以本系统设置一套公用反渗透清洗系统,当膜组件受到污染后,可进行化学清洗。它包括一台5μ保安过滤器,一台不锈钢清洗泵(100m3/h),一台8m3清洗箱及一批配套仪表、阀门、管道等附件。
  
2.8.6当反渗透装置停机时,因膜内部的水已经处于浓缩状态,在静止状态下,容易造成膜组件的污染,因此还需用淡水冲洗膜表面,以防止污染物沉积在反渗透膜表面,影响膜的性能,因此系统设置两台80m3/h冲洗水泵。
2.9脱气塔(除二氧碳器)
由于反渗透的产水中CO2的含量较高,会影响后级系统的工作效率。在中间水箱上设置一套除CO2装置,配套脱碳风机,它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后级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周期。本系统共设置两套除二氧化碳装置。
2.10中间水箱
反渗透产水带有一定的压力,可以自行进入中间水箱上的除CO2装置后进入中间水箱,其作用是使反渗透膜的产水侧承受较低的压力波动,并可通过中间水箱的液位控制反渗透装置的启、停运行。本系统设置两台15m3 的中间水箱。
2.11二级反渗透系统
二级反渗透系统由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化学清洗系统及仪表控制等组成。在二级反渗透前加入NaOH,调节PH值,提高系统脱盐率。
2.11.1二级高压泵
二级高压泵为二级反渗透膜组件提供足够的进水压力,维持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每列反渗透膜组设置两台高压泵(变频),材质为不锈钢,流量55m3/h,扬程1.92MPa。
2.11.2二级反渗透膜组
采用BW30LE-440膜组,每套共66根,分装在11根压力容器内,成6:3:2排列,系统回收率90%。
2.11.3清洗系统
清洗系统与一级反渗透清洗系统共用一套。
2.12二级反渗透产生箱及CEDI给水泵
系统设置一台100m3二级反渗透水箱,用以贮存该二级反渗透系统产水。设置三台CEDI给水泵,流量90m3,扬程0.5MPa。
2.13 EDI系统
本系统共设置三套80m3/hEDI电除盐系统,每套系统由24块LXM30X模块组成,自动阀门、仪表、整流柜及控制部分组成。
2.13.1 EDI模块(LXM30X)描述
LXM30X装置实质上是一个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相结合的装置,从而使树脂能够连续地再生。离子交换树脂放在阳阴膜之间,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由于阴、阳膜具有选择性,从而使交换下来的离子分别通过阴、阳膜进入浓室而排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电解产生的H与OH分别透过阳膜与阴膜与失效树脂发生置换反应,从而使再生过程能够不断地进行下去。
2.14除盐水箱及除盐水泵
EDI系统产水直接注入除盐水箱(2X3000吨)中贮存。由一台除盐水泵(Q=400m3/h,H=40m)和两台除盐水泵(Q=130m3/h,H=40m)给机组供水。
3.0控制系统
3.1控制系统详见控制厂家提供的控制说明
4.0工艺流程图,详见图1622-SFD
1.设备说明
1.1类型:双介质过滤器
1.2控制:自动
1.3运行流量:80m3/h
1.4反洗流量:240m3/h
1.5容器内直径:φ3200
1.6最大操作压力:0.6MPa
1.7最小操作压力:0.3MPa
1.8运行接口规格:
进水口:DN150
正排水口:DN150
出水口:DN150
进气口:DN150
反冲洗进口:DN250
排气口:DN40
反冲洗出口:DN250
2.安 装
2.1过滤器单元包括罐体、管道、阀门、内部装置。
2.2检查每单元设备的完整性和良好性。
2.3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放置好设备。
2.3.1打开底部和顶部人孔盖,由人工将所需水帽固定在设备的内部花板上,然后将底部人孔盖紧固好。
2.4装填料
2.4.1打开设备顶部人孔盖。
2.4.2向设备内进水大约1/3罐体体积,以免倒填料冲击水帽。
2.4.3从上部人孔,依次装入粗砂、石英砂,各层填料高度按2.4.5所述装填。
2.4.4放置好垫圈、人孔盖并紧固密封好。
2.4.5填料分配:
  
层 数
名       称
层   高
1
粗砂   1.0~2.0mm
100mm
2
石英砂   0.45~0.60mm
800mm
3
无烟煤   0.8~1.2mm
300mm
3.操 作
3.1最初启动
3.1.1设备启动前,必须先将水充满罐体并将罐体内空气排尽。
3.1.2手动打开阀门3、4及7直到水将罐体充满为止,再关闭3、4、7。
3.1.3让过滤填料在水中浸泡>1个小时。
3.1.4填料浸泡后,施压进入标准操作。
3.2标准操作
3.2.1确保空气进入罐体对填料进行擦洗。
3.2.2操作次序如下:
  
操作
时间(MIN)
流量(m3/h)
开启阀门号
  
运行
  
80
1、2
  
加药停止
  
  
  
  
反洗
5
240
3、4
  
排水
  
至填料层上   100mm
4、6、7
  
空气擦洗
5
22Nm3/min
4、5、7
  
反洗
15
240
3、4
  
正洗
15
30
1、6
  
  
  
  
  
  
  
  
  
  
  
通常情况下,经过上述操作就可投入运行,如果过滤器显示较高压差或者流量减小, 那么反洗和冲洗要重复来一次。
4.SDI 测试
4.1冲洗后,必须对出水进行SDI的测试, 如果SDI低于4的话, 该设备就可投入正常运行。
附:污染指数SDI测定方法。

三、超滤系统

1超滤系统操作说明:
1.1、超滤(UF)技术概述:
超滤是一种筛孔分离技术,超滤膜表面分布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在压力作用下,溶剂水和小尺寸的溶质粒子透过膜而到达产水侧,大尺寸粒子组分被膜阻挡。可用微孔模型来描绘超滤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差作为推动力,根据膜的孔径来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或大分子。NORIT XIGA超滤膜的孔径为25~30nm。
超滤膜是由表面致密薄层(过滤分离层)和相对较厚的致密层的支撑层构成的不对称膜。
超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大分子、细菌、微生物等杂质。由于超滤具有优良的过滤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系统中。
1.2、超滤的技术优点:
A〕                 出水水质大幅度提高,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超滤产水污染指数SDI15<2。
B〕             出水水质稳定,不随时间和进水水质的变化而变化。
C〕             大幅减少后级RO膜的污染趋势,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D〕             操作强度大大降低,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E〕             大大节省占地面积。
1.3、超滤装置的特性:
超滤(UF)装置是本系统预处理部分的关键设备,而超滤装置的核心部分为荷兰NORIT公司生产的XIGA S225FCFS膜元件。该膜元件由亲水性的聚醚砜中空纤维组成的,每一根膜元件由上千根中空纤维组成,膜元件长度为1.5m,外径200mm。有效过滤面积为40 m2,截留分子量为150,000道尔顿。原水在中空纤维的内部流动,而产水则是在原水流经膜的过程中逐渐由内壁向外壁透过(称为内压式),收集后,成为超滤产水从产水端排出。被截留的悬浮物、细菌、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等就堆积在纤维内表面,此时膜的进水侧与产水侧的压差会逐渐增加,经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15-30min),就需要停止过滤操作,进行反冲洗(BW),反冲洗水为超滤产水。经多次反冲洗后,可能在膜表面粘附着不易冲洗掉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此时就采用含有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的水进行反冲洗和浸泡,即化学加强反洗(CEB),以增强反洗效果。化学药品用盐酸、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当超滤CEB不能达到恢复超滤膜性能的功效时,需要人工化学清洗。
人工化学清洗:提高清洗药剂的浓度,增加药剂的浸泡接触时间,一种以上的药剂反复清洗,直到恢复超滤膜的性能。
亲水性聚醚砜超滤具有以下优点:
A〕            机械强度好。
B〕             抗污染能力强。
C〕             透水性强
D〕             耐化学性能好,可以实现高强度的化学清洗。
1.4流程说明:
由双介质过滤器出水直接进入一个过滤精度为75μm的保安过滤器过滤器用以去除水中大于75μm的大颗粒杂质,保证超滤膜过流通道不被堵塞损坏。过滤器的产水进入超滤膜的压力容器内,被超滤膜分离,大尺寸颗粒被超滤膜截留,水及小尺寸颗粒透过膜形成产水流出压力容器后进入超滤水箱。当超滤装置运行达到一定时间时(1个反洗周期),运行停止,超滤水箱中的产水经反洗泵升压后通过一个可拆卸清洗的100μmY型过滤器,然后进入超滤膜的产水侧,将截留在超滤膜表面的大尺寸颗粒冲出超滤膜,使其恢复正常的工作能力,此即为超滤的反洗(BW)。
超滤在经历数次BW后,在反洗时投加适当的化学清洗药品,并进行浸泡,然后用过滤水冲掉药液(化学反洗),以保证超滤长期正常稳定运行,此即为化学加强反洗(CEB)。
超滤进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可以提高超滤的产水水质。同时也增加了超滤的污染负荷,同时也增加了RO受高价铝污染的可能性。故建议:在超滤产水水质满足一级RO运行的前提下,不投加PAC。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有机物污染趋势,则可以考虑投加。
1.5 设备说明:
1.5.1、超滤进水条件:
总悬浮固物量≤25ppm
颗粒粒度≤75μm
水温:10-30℃,要求尽量控制水温15-23℃。
不得含有带正电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不得含有游离态的油以及超过0.1ppm的乳化态的油。
1.5.2、膜组件性能参数:
膜材料: PES+PVP共混
切割分子量:150000Daton
外壳材质:PVA
密封材料:环氧树脂
纤维支撑外壳:ABS
纤维尺寸(内径):0.8mm
组件尺寸(外径/长度):8”组件(φ200X1500mm)
有效膜面积(按纤维内径计):40m2
1.5.3、超滤装置技术参数:
超滤装置数量:2套
控制:自动
结构型式:水平(13根膜组件并联/套,共52支膜元件)
过滤方式:内压式
操作方式:死端过滤
预过滤:75μm保安过滤器
产水流量:2X145m3/h
反洗流量:520m3/h
CEB投药流量:260 m3/h
PH值范围:2~13
最大操作压力:0.3Mpa,一般应控制在0.16Mpa之内。
最大反洗压差:0.25 Mpa,一般应控制在0.2Mpa之内。
运行压差(TMP):≤0.1Mpa,一般应控制在0.08Mpa之内。
1.5.4、超滤装置反洗操作参数:
1.5.4.1、正常反洗(BW):
BW周期(运行时间):30min(BW周期可根据超滤运行状况,在25-30min内选择, 30 min优先,当出现一个周期内TMP快速上升的状况时,应修改至25min)。
反洗时间:40~70sec。
1.5.4.2、化学加强反洗(CEB):共19min
CEB中的第一次BW时间:60sec
投药时间:90sec
浸泡时间:15min(可以根据CEB的效果,在10-20min间作出调整:CEB效果好,可按10min;CEB效果不好,可按20min)。
CEB的第二次BW时间:90sec
1.5.4.3、化学加强反洗(CEB)周期:
超滤CEB分为酸洗和碱+次氯酸钠洗。
1)酸CEB周期:1次/20次BW(可以根据情况修改,CEB效果良好,可提高BW次数;CEB效果不佳,可降低BW次数至16次)。
2)碱+次氯酸CEB周期:1次/19次BW(可以根据情况修改,CEB效果良好,可提高BW次数;CEB效果不佳,可降低BW次数至15次)。
1.5.4.4、人工化学清洗时间:
现定为2个月进行一次(可根据现场情况在1-3月内调整,判断依据见本说明“3.9、超滤清洗”)。
  
2超滤操作步序表
步骤
操作
时间
流量
开启泵
开启阀门
1
投运
正冲
10~30sec
145m3/h
供水泵
进水阀、反排阀
2
运行
运行
25~40min
145m3/h
进水阀、产水阀
3
反洗
停机
10sec
0
/
/
反洗
50~90sec
520m3/h
反洗泵
反进阀、反排阀
停机
10sec
0
/
/
4
CEB1
停机
10sec
0
/
/
反洗1
60sec
520m3/h
反洗泵
反进阀、反排阀
投药
70~120sec
260m3/h
反洗泵、加药泵
反进阀、反排阀
浸泡
10~15min
/
/
/
反洗2
90sec
520m3/h
反洗泵
反进阀、反排阀
5
CEB2
停机
10sec
0
/
/
反洗1
60sec
520m3/h
反洗泵
反进阀、反排阀
投药
70~120sec
260m3/h
反洗泵、加药泵
反进阀、反排阀
浸泡
10~15min
/
/
/
反洗2
90sec
520m3/h
反洗泵
反进阀、反排阀
停机
10sec
0
/
/
6
停机
备用
/
/
/
/
  
2.1超滤操作注意要点:
⑴           超滤“投运”后,应在“运行”、“反洗”、 “CEB1(酸)”、CEB2(碱+次氯酸钠)”之间切换。即超滤在“运行”、“反洗”之间循环进行20次后,进行1次CEB1;循环进行19次后,进行1次CEB2。
当酸洗与碱洗记数相同而碰头时,碱洗记数自动减1,以避免同时进行CEB1和CEB2。
⑵ 3套超滤同时运行,当一套超滤到达“反洗”或“化学反洗时,另一套正在进行反洗或化学加强反洗,后一套退出运行至“备用”状态,等待。浸泡不影响另一套超滤进行BW或CEB。
⑶           超滤到达“反洗”或“化学反洗”,此时超滤产水箱液位不足以进行反洗或化学加强反洗时,超滤继续强制运行;待满足液位条件后进行“反洗”或“化学反洗”。如果在“反洗”或“化学反洗”的过程中出现超滤产水箱低液位,该超滤“反洗”或“化学反洗”中断,待超滤产水箱液位到达低液位后,未完成“反洗”或“化学反洗”程序的超滤从中断点继续进行“反洗”或“化学反洗”。
⑷           超滤进行操作时,应先开启相应的阀门,得到阀门开启的确认后,才能启动泵;应先停运相应的泵,得到泵停运的确认后,才能关闭相应的阀门。泵停运后,应立即关闭相应的阀门,以防超滤内部缺水。
⑸           泵的启动和停运,应采用变频器软操作的方式,不得直接启动/停运泵。
⑹           超滤进水和产水管顶部有自动浮动式排气阀,应定期拆卸清洗排气阀,以防污堵。
⑺           必须完整记录超滤的运行数据,以便于可以及时追踪超滤出现的污堵。
  
3.超滤运行数据:
超滤的运行数据包括超滤的进水压力、产水压力、TMP(进水压力-产水压力)、流量、进水温度、BW流量、BW压力、CEB浓度(加色者为关键数据)。分析上述运行操作数据,可以判断超虑污染的可能以及程度。
超滤初期的进/出压力可能随着运行会发生变化,排除污堵的原因外,管道、取压管内的空气会明显影响压力数据。TMP值可以真实记录超滤的运行状态。投运初期的超滤,膜没有任何的污堵,可以作为此后超滤污堵判断的标准,经过清洗后的超滤,也可以以清洗后的运行数据,作为此后膜污堵判断的标准。
  
4超滤CEB药剂要求:
酸:酸为工业级盐酸(30%),要求CEB的PH值达到1-2,CEB时定期检测,以确保酸加量符合要求。
碱:工业级氢氧化钠(30%),要求CEB时,PH值达到12-13,CEB时定期检测,以确保酸加量符合要求。
次氯酸钠:工业级(10%),要求CEB时,与碱同时投加,浓度达到250ppm,CEB时定期检测,以确保酸加量符合要求。
5超滤化学清洗:
超滤膜组件在使用运行过程中,膜表面会被它截留的各种杂质所覆盖而形成滤饼层,甚至膜孔也会被更为细小的杂质堵塞,使水的透膜压力增大。原水水质的好坏,只能解决膜被污染速度和快慢的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即使预处理再彻底,水中极少数的杂质也会因日积月累而使膜受到污堵。因此,当超滤膜应进行清洗。
NORIT XIGA超滤膜的清洗,主要是指用化学药剂, 按CEB的方式,以更高的浓度、更长的浸泡时间,连续多次人工清洗超滤膜。
6超滤清洗判断:
关于超滤的清洗要求的判断标准,没有明显的规定,可与以前一次清洗后超滤的运行状态为标准,在此基础上运行压差增涨50%,或超滤运行压差上升超过0.5bar(超滤运行压差最大0.8-1.0bar);也可以清洗后超滤反洗压差为基础,当反洗压差超过2.0bar时,进行清洗。
每1-2月对超滤进行一次化学清洗,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清洗频率,前提是压差(TMP)出现上升。
6.1超滤清洗前准备:
⑴分析进水水质状况,以利于判断可能的污染物种类。
⑵拆卸超滤压力容器,分析观察内部沉积的污染物种类,也可以作浸泡试验,以利于选择可能的有效清洗剂。
⑶确认清洗所需药剂的种类和量满足要求;确认超滤产水箱水液位满足超滤清洗所需;确认超滤清洗液排放可以正常进行;确认二台超滤反洗泵中的一台已处于半流量阀门限位状态(半流量即为通过调节反洗泵出口阀,反洗泵流量调节至180m3/h)。将此台泵置于“手动“状态;确认超滤加HCl泵、加NaOH泵、加NaClO泵,都处于无故障可投运状态,并且出口手动阀处于“开“状态。
⑷准备进行酸/碱度、PH值、活性余氯测定所需的条件,以便于超滤清洗时进行相关测定;准备对讲机一对、秒表1 台、人员至少2个。
6.2超滤清洗步序:
建议如下的清洗步序:
⑴、停运超滤,并将超滤置于“软手操”状态,反洗泵、加药泵、阀门都采用软手操方式操作。
⑵、BW超滤,流量520m3/h,时间60sec。
⑶、HCl清洗:流量260 m3/h,PH=1-2,同时投运二台加酸泵(1台现场投运)。进液1.5min,浸泡30 min。上述操作连续进行2-4次,进液后,可连续浸泡2-12H。
⑷、进行一次BW,1.5 min,流量520 m3/h。
⑸、碱+NaClO清洗:流量260 m3/h,PH=12-13,同时投运二台加次氯酸钠泵+1台加碱泵,次氯酸钠浓度500ppm。进液1.5min,浸泡60 min。上述操作可连续进行2-4次。连续浸泡4-8H。
⑹、进行一次BW,1.5 min,流量520 m3/h。
⑺、1次HCl清洗:流量260 m3/h,PH=1-2,同时投运二台加酸泵(1台现场投运)。进液1.5min,浸泡60 min。
⑻、酸洗结束后,进行一次BW,1.5 min,流量520 m3/h。
上述清洗步骤,需要根据实际的污染物种类,作出调整,包括清洗次数、浸泡时间等。一切以实际的清洗效果为准。次氯酸钠的浓度不应超过600ppm,浸泡时间不应超过10H,除非厂家建议。
  
7超滤维护保养:
7.1外围设备维护:
⑴加药箱应及时补液,以防加药泵不能正常吸液。
⑵加药泵每六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
超滤供水泵、反洗泵应定期更换润滑油,及时补加润滑油。
⑷加药泵的吸入口滤器,每6月清洗一次,每六个月检查/清洗一次加药泵的单向阀、隔膜。
⑸定期检测CEB的浓度。
⑹定期清洗BW“Y”过滤器滤网。
⑺至关重新的是:超滤前的预处理系统(中水系统),应提供超滤完全的保护。如中水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则超滤受到污染的机率将大大提高。
7.2超滤常规维护:
⑴每次停机进行一次BW。
⑵及时进行污染物的清洗。
⑶及时根据超滤运行状况,调整CEB的频率。
7.3短期停机维护:
短期停机是指停运1周以内。每天必须运行1-2H或BW1-2次,并CEB一次。
7.4长期停机维护:
停机超过1周,即为长期停机,要求进行封存。封存前要求进行彻底人工化学清洗。并用1%的亚硫酸氢钠进行封存。
如果封存超过1月,则应排尽封存液,进行一次BW后,重新进行封存。
封存设备投运前,应进行一次CEB。
7.5超滤产水箱的定期清洗:
超滤BW、CEB用水都取自产水箱,如产水箱受到污染(微生物、颗粒),则污染物因超滤的BW而进入超滤内部,造成可能的膜的污染。故应定期清洗超滤产水箱。
清洗要求:
⑴应彻底清除箱体内表面上的污染物,并清除出箱体,不得有残留,特别是已从表面上脱离的污染物。
⑵清洗过程中,不得人为带入污染物。
⑶应冲洗箱体内表面,并彻底排放箱内积水。
⑷人工清洗后,用100ppm的次氯酸钠浸泡2-4小时,并彻底冲洗/排放。
8 超滤水质检测:
超滤产水水质以SDI为衡量标准,一般要求SDI≤2。应定期检测超滤产水的SDI值。
超滤产水SDI值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逐个压力容器取样检测SDI值,以确定故障的部位。
⑶开启故障压力容器的端盖,检查膜元件之间、膜元件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状况,并更换密封故障的部位的密封。
⑷排除密封问题,则应考虑采用膜的完整性气量、气泡检测,以确定膜可能出现的断丝部位,并维修断丝点。可与厂家联系进行上述操作。
9超滤的故障检修表:
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漏水
1部件安装不恰当
2螺栓未拧紧
3密封垫损坏
1重新安装部件
2拧紧螺栓
3更换密封圈
运行流量低
1进出水管路异常
2流量表故障
3超滤污堵
1检查进出水管路,各阀门的开启度是否到位,管路是否堵塞
2检查流量探头是否异常,流量表是否异常
3对超滤进行化学反洗或化学清洗
运行压差大
1超滤污堵
2压力表故障
3超滤产水流量正常范围
1对超滤进行化学反洗或化学清洗
2更换或校正压力表
3调整超滤产水流量
出水水质不好
1原水浊度高
2超滤污堵
3测量误差
4超滤膜膜丝断裂
1更换水源
2对超滤进行化学反洗或化学清洗
3校正测量仪表(SDI测试仪、浊度仪等),更正测试手段,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4更换超滤膜;或对超滤进行气密性测试并对断丝进行封堵
反洗流量低
1进出水管路异常
2反洗水泵供水不足
3流量表显示故障
4超滤污堵
1检查反洗进出水管路,各手动阀门的开度,管路是否堵塞
2检查反洗水泵出口阀门开度,反洗水泵是否堵塞,反洗水泵叶片是否损坏
3检查流量探头是否异常,流量表是否异常
4对超滤超滤进行化学反洗或化学清洗
反洗压差大
1超滤污染
2压力表故障
3超滤反洗流量超出正常范围
1.           对超滤进行化学反洗或化学清洗
2.           更换或校正压力表
3.           调整超滤反洗流量
阀门故障
1气源压力不足
2反馈故障
3阀门机械故障
1调整气源压力,检查供气
2检查反馈,必要时更换
3检查阀门,必要时更换
  
10超滤膜安装记录:见附件一。
1.0微孔过滤器
1.1 φ700微孔过滤器(用于一级反渗透前)
1.1.1型   号:Φ700(mm)
1.1.2材   质:SS304
1.1.3形   式:立式
1.1.4控制方式:手动
1.1.5运行流量:135m3/h
1.1.6滤芯数量:72根/台
1.1.7滤芯长度:40"
1.1.8进口形式及规格:法兰 PN1.0MPa DN150
1.1.9出口形式及规格:VICTULIC 管接头6"
1.1保安过滤器超滤前)
1.1.1型号:MF-700
1.1.2型式:垂直园筒
1.1.2数量:2台
1.1.2最大出力:160m3/h
1.1.2正常出力:150m3/h
1.1.2设计压力:0.6MPa
1.1.2工作温度:10~40℃
1.1.2正常出力压差:0.03MPa
1.1.2最大出力压差:0.1MPa
1.1.2壳体:SS1Cr18Ni9Ti
1.1.2滤芯:PP
1.1.2外径/内径厚度:64mm/25mm
1.1.2过滤精度:75μm
1.1.2数量:75支/台
1.1.2长度:1000mm
2. φ700微孔过滤器(反渗透清洗系统)
1.           1型   号:Φ700
2.2材   质:SS304
2.3形   式:立式
2.4控制方式:手动
2.           5运行流量:80m3/h
2.6滤芯数量:60根/台
2.7滤芯长度:40"
1.           8进口形式及规格:法兰 PN1.0MPa DN125
2.9出口形式及规格:VICTAULIC 管接头5"
微孔过滤器操作说明
3. 初次投运前的准备(阀门编号见后)
3.1确认安装是否正确,确认设备及相连管道试压合格,卸下下排快速接头。
3.2开阀V1,利用进水对设备及相连管道冲洗干净。
3.3关阀V1,打开V3,对设备进行放水。
2.           4水放完后,打开设备上封头,清洗设备,洗干净后按规定装滤芯。
3.5滤芯安装完毕,封上封头。
3.6关闭V2,缓慢打开V1。水量不宜太大,待滤芯冲洗干净,关闭V1,并装上下排快速接头。
4.7缓慢打开V1,待V3中的水冒出后,关闭V3,关闭V1设备即处于备用状态。
4. 运   行
4.1开启,打开V2,然后打开V1,设备即开启,设备开启后,打开V3,确认无气泡关V3。4.2关闭,先关闭V1,然后关闭V2,设备即关闭。
过滤器的安装及维护说明
5. 过滤器滤芯的安装如图:(见后页图纸)
安装步骤:
5.1卸开微孔过滤器封头后,将除滤芯外各部件清洗干净,按图示顺序,将滤芯装好。
5.2待所有的滤芯都装好后,再将上压板利用锁紧螺母压紧,在压紧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让滤芯歪斜。
5.3
5.4所有的压紧弹簧都已被压紧,即可封上封头,准备充水运行。
3.         更换滤芯条件准备步骤
6.1运行期间,记录P1,P2的读数,如果P1-P2>0.1MPa必须更换相应设备的滤芯。并且可通过微过滤器的进出口总压变送器上微机监控。
6.2更换滤芯前先关闭相关设备及关闭本设备。
6.3关闭V1,V2,然后打开V3、V4,待设备内水放光后即可更换滤芯。
1. 说明
预处理清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系统过滤,使水的污染指数SDI降低至4以下,然后由计量泵加入定量的阻垢剂和NaHSO3,在水经过反渗透装置时有效抑制化学结垢及防止膜氧化降解。以保证反渗透安全运行,单套RO系统总进水为133.3m3/h。水经过上述处理,再通过5微米过滤器,以防止杂物及大颗粒物体进入反渗透膜,水由高压泵将压力提升至1.9MPa左右的压力,进入反渗透装置。此反渗透装置系统为三套,每套R/O包括1台过滤器,2台高压泵变频及1套反渗透装置。每套反渗透装置包括有23个压力容器以 15:8 排列。每个压力容器装有6个复合式反渗透膜,共138根膜组件。每套反渗透装置产水100m3/h,回收率为75%,一年内脱盐率在95%以上。本系统还配置一套膜元件冲洗、清洗装置,当膜元件受到污染后可以进行化学清洗。
A. 反渗透装置技术参数
A.1型号:PRO-100P8
A.2产水量:100m3/h
A.3运行压力:1.9MPa
A.4脱盐率:≥95%
A.5回收率:75%
A.6结构形式:卧式
A.7压力容器排列形式:15:8
A.8反渗透膜类型:TFC BW30-365FR
A.9运行水温:20℃~25℃(最佳)(计算温度为10℃)
反渗透膜组件在良好维护的情况下能使用多年,本说明将详述有关操作和维护方法。反渗透设备是采用膜分离手段来去除水中的离子、有机物及微细悬浮物(细菌胶体微粒), 以达到水的脱盐纯化目的。其原理是水与溶液以渗透膜相隔,水则向溶液渗透,两相之间有渗透压,若在溶液相上加压大于渗透压,则溶液相中的水就会向水相反向渗透过去。利用反渗透而取得脱盐水。即原水在足够的压力下,通过渗透膜而变成纯净的水,没有通过膜的水溶液悬浮物浓度逐渐增大。
以下的操作定义,便于进一步理解机组的性能:
产水流量[Qp]-通过膜的纯水流量,以T/h表示。
浓水流量 [ Qc ] -排放水的流量,以T/h表示。
进水流量[ Qf   ] -进水的流量,以T/h表示。
回收率 [ Y   ] -产水量除以进水量,以百分比表示(%):
浓度 - 一种溶液中含有的溶解物或悬浮物的量,以mg/L或导电度(μS/cm ) 表示。
  
  
  
  
  
  
Cf = 进水浓度
Cp =产水浓度
脱盐率 [ R ] -以产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的百分比进行表示。
R=100x   ( 1-Cp/Cf   )   ( % )
1.2流程
进水通过一个可更换滤芯的 5μ微过滤器,此过滤器能去除极大多数悬浮物及颗粒,通过微过滤器的水进入到高压泵,高压泵将水送到并联或串联的反渗透膜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内膜组件有方向性,进水在压力容器内被反渗透膜 分离,以产水和浓水流出压力容器。
两组并列的产水支管上装止回阀,以阻止膜件受反向压力而损坏,用流量计测定其产水量。
浓水流出最后一个压力容器或浓水支管,并且流至浓水集水管道,浓水流量由机组的回收率和操作压力来控制,用流量计来测定其浓水流量。
2. 设备安装
2.1安装
为便于设备的安装,该机组是可以移动的。为便于更换膜组件的维护,在机组两端应留有不小于2.0M的自由空间,机组必须保持水平和稳定。
2.2管道的连接
原水经过预处理,符合RO进水要求的水接于5μ微过滤器的进水口,其出口管道连接至RO高压泵的进水口, 然后由泵出口至RO的进水口。 高压泵出水口至RO进水口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RO产水由不锈钢管道送到一级RO产水箱。
2.3电气安装
本系统设置反渗透就地柜、反渗透进水监测就地柜,其安装接线可参考有关电气接线图进行。
3. 预处理
为保证反渗透系统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且能长久使用,须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使预处理后的水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
3.1进水要求
浊度:≤ 0.5
污染指数:SDI≤4
水温:15℃~35℃(20℃~25℃最佳)
游离氯:   ≤0.1mg/l
4. 手动运行(初次运行)
阀门编号见图:1622-ROIV
4.1开机
4.1.1送上主控柜及就地盘的电源
4.1.2将主控柜对应的各个加药计量泵,对应需运行机组的高压泵选择开关转至手动位置上。
4.1.3将R/O就地盘上所需运行机组运行状态转至手动位置上。
4.1.4手动打开V1、V2、V3、V4、V6阀门,其余阀门关闭。
4.1.5将5μ微过滤器的进出口手动阀门打开(Va、Vb)。
4.1.6使进水连续通过R/O机组1分钟,以排出其中的空气。调整V6,使浓水排放量约为33.3 m3/h(初次运行时应用过滤水对R/O膜进行低压冲洗,并开启V5阀门,30分钟后V5关闭)
4.1.7启动计量泵,启动对应的高压泵。
注意:1.0 在启动高压泵前,调节高低压保护开关。高压开关上限设定约为1.9MPa(调试确定),低压开关下限设定为0.1MPa。
2.0 高压泵转动方向不对,将会使泵造成损坏。
4.1.8调节V1、V6,控制R/O产水流量100m3/h,浓水排放量33.3m3/h,回收率为75%,(初次运行后,V1、V6阀门禁止随意调节)
4.1.9计算脱盐率:R=100(1-cp/cf)%,并记录各压力表的运行参数,记录各电导率,流量水温的参数,作为以后参考资料。
4.2停   机
4.2.1按下R/O就地盘上相对应的高压泵停止按钮,使R/O高压泵停止运行,停下对应的各个加药计量泵。关闭V2,打开V5、V7、V4。
4.2.2打开R/O冲洗泵的进、出水阀门,打开冲洗微过滤器的冲洗进出口阀。
4.2.3启动R/O冲洗泵, 调节出水阀门, 使流量约为100m3/h左右, 压力为0.3~0.4MPa。
4.2.4连续运行10~20分钟。
4.2.5停下R/O冲洗泵。
4.2.6将V7、V5、V4关闭。
5. 自动运行
5.1将主控柜上的各个加药计量泵, 对应需运行的高压泵选择开关拨至自动位置上。
5.2将R/O就地盘上所需运行机组的阀门运行方式选择开关及运行状态拨至自动位置上。
5.3检查微过滤器进出口手动阀门,V3、V6、V1、V2是否处于正常运行所需位置。
5.4按下对应运行的RO组自动运行确认按钮。
5.5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注意:各阀门的调节均保持手动调试时状态。
5.6停机同手动运行或按下停机按钮。
6. 设备运行中的一般故障简单处理
6.1压力和回收率
本系统按照设计规定压力运行,系统中过滤器前后的压力表用于监视滤芯的压降,初级压力表则用于监视 R/O膜组件压降。调节进水阀及浓水阀以保证运行压力及回收率。若反渗透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请进行下列工作:
6.2检查过滤器滤芯是否堵塞。
6.3检查保险丝是否断路,自动开关是否跳闸。
6.4检查泵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6.5检查总流量是否与规定的值相同,并与泵运行曲线比较, 以确定运行压力。
6.6若指示灯"启", 但泵未运行则处于报警状态,可能因进水压力偏低等导致系统停止工作。
6.7检查进水阀门开关是否正确。
6.8若泵不能启动,检查电气接线,高低保护开关,保险丝和过热保护器等部件是否正常。
6.9日常记录表
日常记录表包括一般运行条件(压力、流量、温度)及定期和特别维护(预过滤器滤芯的更换、R/O冲洗、清洗等)。
6.10脱盐率降低
当反渗透膜件更换后,或膜连接件移动后发生脱盐率下降,其造成原因可能是O型密封圈损坏、或位置不正确。
O型密封圈须用硅油或无碳氢化合物油脂润滑后才能连接,定位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错位。O型密封圈装入后看不见,只能通过经验凭感觉确定。
6.11浓水流量高
如在浓水出口测得浓水流量高于设定值时,可能由于如下原因:
a浓水阀调节不当
b流量计未正确校正
c管道泄漏
6.12产水电导监测仪
控制盘上装有电导监测仪表探头,装在产水出口管路中,监测仪表带有温度补偿及延迟信号输出。
7. 清洗和冲洗
7.1在许多情况下,系统冲洗只是简单地通过增加表面流速冲洗膜表面的沾污物、沉积物。对固体颗粒物质沾在膜上,结合不紧密时,冲洗效果较好,冲冼应每天进行或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与膜结合力较强时,则冲洗无效,应进行药剂清洗。
注意:冲冼时进水压力不应大于0.4MPa。否则会损坏反渗透膜,保用期失效。
7.2清洗
系统清洗非常重要,因膜表面沉积物降低产水流量,影响产水质量,沉积物还可能对膜产生永久性化学损伤,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当发现产水流量和脱盐率下降或压差增加时,则表明系统需要清洗,无异常情况建议半年清洗一次,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及反渗透膜寿命。清洗压力一般为0.3MPa,每次清洗一般约需2~4小时。
7.3 R/O 清洗操作规程
1. 配制清洗液(见清洗配方)
2. 打开对应机组的清洗进水阀、产水,浓水回水阀,关闭对应机组的其它阀门。
3. 低流量清洗:  
启动泵用调节阀控制流量,以低流量(参考表1约一半的流量)注入预热过的清洗液,并用低压排除设备余水, 用仅够补偿从进水到浓缩出水的压降的压力进行清洗。此压力应低到基本不产生渗透为宜,低压可使浓缩物在膜 上再沉积减至最少,对于防止清洗液被稀释是必不可少的。
4. 反复循环清洗:   排除了设备余水后,清洗液将以浓缩液的流态和透过液的形态两种形式存在。反复循环这两种液体至清洗液水箱并保持温度稳定。
5. 浸泡
关泵浸泡清洗单元。一般情况下,浸泡时间为1小时已足够;但对于较污浊的,延长浸泡时间是有益的,通常浸泡10~15小时。在较长时间的浸泡期间,若R/O清洗液温度下降,需用较慢的循环流量(参考表1约10%的流量)注入温度较高(≤30℃)的清洗液,保持恒定的浸泡温度。
6. 大流量清洗
大流量清洗。以表1给出的流量用30~60分钟注入清洗液。高流量冲掉膜表面清洗剥落的
污垢,如果单元污染严重,用高出表150%的流量清洗,但高流量会引起压降,最大允许压降是每个清洗单元20psi。
7. 冲掉清洗液。
可用滤后水冲掉清洗液,具有腐蚀性的除外 (如:滞流的海水会腐蚀不锈钢管)为防沉淀,最低的冲洗温度为20℃。
注: 在酸洗时要检查PH值。酸消耗在无机沉淀物的溶解过程中,因此如果PH值高出0.5 PH单位,需再加入酸。
8. TFC 反渗透膜的保养
8.1对于季节性使用反渗透系统的用户,在非生产期时,反渗透系统的保养就是一个比较重
要的问题。如何保护好反渗透系统,即如何保护好反渗透膜,关系到反渗透系统能否使用长久,能否在下一个使用周期继续正常工作,是一个关键的事情,为使反渗透系统更好地为您服务,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8.1.1系统短期内停运(1~3天)
1). 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 (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5分钟。
2). 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让水流入浓水道。
8.1.2系统停运一周以上
A). 环境温度在5℃以上
1). 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 (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5分钟。
2). 按照反渗透系统操作说明书中有关系统化学清洗的方法,选用清洗有机物的清洗配方进行系统的化学清洗。
3). 化学清洗完毕后,冲洗干净反渗透膜。
4). 配制0.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低压输入系统内,循环10分钟。
5). 关闭所有系统的阀门,进行封存。
6). 如系统停运10天以上,请用福尔马林溶液(0.5%甲醛溶液)封存,操作同上。每30天须更换一次福尔马林溶液。
B). 环境温度在5℃以下
1). 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 (0.2~0.4MPa),大流量 (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5分钟。
2). 在有条件的地方, 可将环境温度升高到5℃以上,然后按照A) 的方法, 进行系统保养。
3). 若无条件,环境温度进行升高则:
3.1). 低压(0.1MPa),流量为系统产水量的1/3水进行长流。以防止反渗透膜被破坏,并且保证每天使系统运行2小时。或用重量比为20%的甘油或丙二醇加1%硫酸钠水溶液进行封存。
3.2). 按A)2)3)步骤,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后,将反渗透膜取出,移至环境温度大于5℃的地方,浸泡在配制好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每二天翻转一次,系统管道中的水应排放干净,以防止因结冰而造成系统的损坏。
表1 推荐的每根压力容器高流率循环时输入的流量取决于单元的压力容器数。
输入压力
(MPa)
0.137~0.413
0.137~0.42
0.137~0.427
0.137~0.434
0.137~0.441
×多级系统
对于多级系统来说,清洗和浸泡操作可以同时在每一级进行。高流量循环可分级进行,因此最初一级流量不要过低,最后一级流量不要过高。不论是用一个清洗泵一次清洗一级,还是第一级有分开的清洗泵都可以完成。
化学清洗药品
表2列出适用的化学清洗药品,酸清洗剂和碱清洗剂是标准的化学清洗药品。酸清洗剂主要用于去除无机沉积物,包括铁;碱清洗液用于去除有机污物,包括生物物质;硫酸不能用于清洗,因为容易产生硫酸钙沉淀。最好用反渗透的出水配清洗液,大多数情况下可用原水,因此,许多酸或氢氧化物需用原水达到我们所期望的PH水平,酸洗为2,碱洗为12。
9. R/O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9.1在每次更换5μ微过滤器滤芯后必须将5μ微过滤器出口处下排快速接头或排污阀打开。用正常运行流量的1/2对地排放,时间为5分钟,以免前节漏沙进入R/O系统。
9.2滤芯使用寿命一般4~6个月 ,当5μ过滤器运行压差达到0.1MPa时, 必须更换滤芯,否则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9.3 R/O运行中当出现以下情况必须进行化学清洗。
9.3.1进水压力、中段压力、浓水压力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三个压力间的压差比初始压差上升15~20%。
9.3.2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水量下降5~20%。
9.3.3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脱盐率下降。
9.4 R/O回收率禁止超过75%。
9.5 R/O清洗系统与EDI清洗系统共用一套清洗系统。
  
4.0一级反渗透系统
表2 :清洗 TFC R/O 膜的清洗液
  
污 垢 清 洗 药 品
 
无机盐         (CaCO3       CaSO4         BaSO4)
金属                         氧化物                     (铁)
无机胶质
二氧化硅
生物膜
有机物
0.1%(W) NaOH                                                                       0.1%(W) Na-EDTA                                                         PH12, 30 MAX
 
 
 
一般
最好
一般
0.1%(W) NaOH                                                           0.05%(W) Na-DDS                                           PH12, 30 MAX
 
 
 
1%(W) STP                                                               1%(W) TSP                                                             1%(W) Na-EDTA                                                     PH12, 30℃
 
 
 
 
0.2%(W) HCl
最好
 
 
 
 
 
0.2%(W) H3PO4
一般
 
 
 
 
2.0%(W) CITRIC         ACID
一般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