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阀滤池的使用要点
一.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循环水通过无阀滤池的滤层将悬浮物留下,随着阻力的增加,排污管的液面上升,形成虹吸,由于排污量大于进水量,则无阀滤池上部的过滤水呈反方向流动,直到虹吸破坏,达到反冲洗再生滤层的目的。
二.无阀滤池的功用有二个,一是去除悬浮物,二是保持浓缩倍数。
1. 去除悬浮物(即降浊度):
天然水中常含有泥砂、粘土、腐殖质、淀粉、纤维素、灰尘等杂质和病毒、藻类、细菌等生物,它们在水中呈悬浮、胶体和高分子状态存在,其总含量称浊度(单位ppm)。水的浊度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增加,浊度的升高会使碳钢腐蚀速率提高,成为水质控制中的第四个重要指标(盐度、硬度、碱度和浊度)。
B CR=S(C- CS)+BC S= [B(CR –C)] ÷(C- CS) m3/h
B—— 排污水量m3/h
S—— 旁滤水量m3/h
CR—— 未设无阀滤池时的循环水浊度ppm
C—— 设无阀滤池后要求达到的循环水浊度ppm
CS—— 出无阀滤池的旁滤水浊度ppm
(例):某厂循环水量8000m3/h,排污水量B =30 m3/h,未设无阀滤池时的循环水浊度CR = 100ppm,设无阀滤池后要求达到的循环水浊度C=20ppm,出无阀滤池的旁滤水浊度CS =5 ppm,求旁滤水量m3/h(S)。
S= [B(CR –C)] ÷(C- CS)=[30(100-20)]÷(20-5)=160 m3/h
在加磷系药剂时循环水的浊度为<10 ppm。旁滤水量设计中一般选取循环水量的1~5% 。
2.持浓缩倍数:循环水在通过冷却塔时水份不断蒸发,因为蒸发掉的水中不含盐份,所以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循环水中的溶解盐类不断被浓缩,盐类不断增加。为了不使循环水中的盐度越来越高,必须排放掉一部分循环水(称排污水),并不断补充新鲜水(称补充水)。新鲜水的盐度与经过浓缩过程仍的循环水中的盐度是不同的,两者的比值称浓缩倍数(k)。
k= CX/CM
CM —— 补充水盐度 ppm
CX— 循环水盐度 ppm
补充水量、排污水量与浓缩倍数的关系是
M=E+D+B+F
M—— 补充水量m3/h
E —— 蒸发水量m3/h
D —— 风吹损失水量m3/h
B —— 排污水量m3/h
F —— 渗漏水量m3/h
若将风吹损失D和系统渗漏水量F都包括在排污水量B内,则M=E +B
循环水系统的盐度平衡可用下式来表示M·CM = B·CB
通常认为循环水盐度和排污水盐度相同则浓缩倍数可表示为
k=M/B= CB/CM
三. 无阀滤池控制方法:控制无阀滤池的进水阀门调节进水量,统计小时反冲洗的排污水量与循环系统要求的排污水量相一致。
无阀滤池的操作方法
一.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循环水通过无阀滤池的滤层将悬浮物留下,随着阻力的增加,排污管的液面上升,形成虹吸,由于排污量大于进水量,则无阀滤池上部的过滤水呈反方向流动,直到虹吸破坏,达到反冲洗再生滤层的目的。
二.无阀滤池的操作
(1)反冲水水槽不能结冰;
(2)开进水阀调节进水量,使该进水量运行一段时间后累计反冲水量排污水相当於该段时间的系统排污水量或在该进水量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的浓缩倍数保持在规定值(浓缩倍数降低时关进水阀,调小进水量;浓缩倍数上升时开进水阀,调大进水量);
(3)当反冲水水槽的溢流堰淌水,形不成虹吸现象时,开启水抽子帮助形成虹吸现象;水抽子的另一个用途是标定并调整反冲洗时间。
(4)反冲水排水管管端挡水板的调节螺栓是调节排水管管端与挡水板之间的环隙以控制排水速度(即反冲洗强度)。排水速度太快,容易冲翻过滤器的填料层,使过滤器失效;排水速度太慢,则过滤器的填料层达不到再生和或再生效果差,也使过滤器失效;应根据过滤器的反冲洗强度(l/m2·s)来计算反冲洗所需时间,来调节反冲水排水管下部的开度(反冲水排水管排水时间太长,将螺栓往下放)。
三.工艺设计参数
1.平均滤速:10米/小时; 2. 平均反冲洗强度:15升/米2·秒;
3. 反冲洗时间:5分钟;
4.期终水头损失:1.5米、1.7米、1.9米(三挡任选);
5. 反冲洗膨胀高度:700毫米×40%,外加100毫米安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