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机械搅拌加速澄清器
发布时间:2010/12/6  阅读次数:149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一、简介
     BD-A型机械搅拌加速澄清器系列是本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产品,综合了同类产品先进技术,在原水
受季节影响而浊度变化幅度大时,除水中有机物和胶体硅的效果优于同类其它产品。对原水浊度、处理
量变化适用性强,产水量大,制水成本低,机械设备操作、维修工作量低等特点。
二、工作原理
该澄清器属于泥渣循环分离型澄清池,它利用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的机械搅拌器装置和提升叶轮,使进入第一反应室的水流先通过搅拌叶片缓慢回转,使水中杂质能与泥渣相互凝聚吸附,并保持泥渣在悬浮状态,进而通过提升叶轮将泥渣水从第一反应室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混凝反应结成更大颗粒,从第二反应室外出来经导流室进入分离区。在分离区内,由于面积突然增大,流速降低,在斜管填料分离澄清的作用下,絮凝体绒粒与清水水密度差而达到分离,沉下的泥渣除部分通过泥渣浓缩室排出以保持平衡外,一部分泥渣则通过搅拌、提升装置在池内不断地与原水再度混凝循环。
三、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
BD-A型机械搅拌加速澄清器有效率较高,工作较稳定,对原水浊度和处理量的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
1、进水浊度含量≤203000mg/l
2、出水浊度含量≤10mg/l
3、短时间进水浊度:5000mg/l
4、短时间出水浊度:<20mg/l
四、使用说明
   1、空池启动
           应将池水充满(在进水时同时进药,进药量比正常运行值增1-2倍),同时适当加粘土,帮助泥渣形成。
在水充满后应降低进水量,控制为设计水量的1/21/3。每次增加水量宜不超过设计水量的20%,水量增加 间隔不小于1小时,直到达到设计负荷后稳定运行。
对于原水浊度较低的场合,启动时形成泥渣有困难,可采取降低进水量,加大投药量,并在投加部分泥浆仍未形成絮凝体的情况下,在第二反应室投加一定量的熟石灰,则可在短时间内形成絮凝体,形成泥渣层。
   2、从空池启动到正常运行所需时间。
         在低温,低浊度期间启动时,一般在降低进水量,增加药量,添加部分粘土后,在23小时内即可达到正常出水要求。
在原水浊度较高的场合,可只增加药量不加粘土,减少搅拌机开启度情况下,1小时左右即可达到正常运行。
   3、加药点位置
加药点以设在澄清器进水口前混合较好,第一反应室次之,如果用户有条件,可以将药加在进入澄清器的水管口前。
实践证明原水与药剂先行快速而充分混合生成絮凝体,然后再与循环活性泥渣接触,吸附凝聚效果较好。
   4、正确排泥
         要求做到出水水质好,池底少积泥,排泥耗水少,处理药耗低。排泥周期控制方法有二。其一:沉降比控制法:按第二反应室五分钟泥渣沉降比,控制回流泥渣浓度,一般在5-20%范围内,且以8-15%居多;其二:泥渣分离控制法,观察控制分离面泥渣层高度,泥渣分离发生下列情况,则说明排泥量不够。1、第一、二反应室泥渣浓度增高加快;2、分离区泥渣逐渐升高;其三:定时排泥控制法,(按长期运行取样摸索规律决定排泥次数),浓度较高时考虑连续排泥(但排泥时有耗水量大的缺点)。
    5、停池后再次启动
          宜在进水前半小时,加药至第一反应室来迅速保证出水质量,在运转中,应力求连续加药。
   6、澄清器投药
          运行前应对混、助凝剂等加药种类药剂做调整试验,并应根据进水水质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调整药量及种类。
  
五、机械搅拌加速澄清器结构简图
  
六、管口尺寸表
澄清器出力T/H
60-80
80-100
100-120
120-200
200-320
圆筒外径φ
6940
7460
7980
10200
13000
混凝土支承墙
7540
7960
8780
10800
13700
H(m)
7.70
8.20
8.50
8.50
8.75
H1(m)
6.70
7.20
7.50
7.50
7.75
H2(m)
5.70
6.20
6.50
6.50
6.75
H3(m)
4.70
5.20
4.50
4.50
5.30
H4(m)
4.40
4.90
4.20
4.20
5.00
H5(m)
6.20
6.70
7.00
7.00
7.25
Dg1(mm)
150
200
250
300
350
PN(MPa)
0.6
0.6
0.6
0.6
0.6
Dg2(mm)
200
250
300
350
400
PN(MPa)
0.6
0.6
0.6
0.6
0.6
Dg3(mm)
20
20
20
25
25
PN(MPa)
0.6
0.6
0.6
0.6
0.6
Dg4(mm)
20
20
20
25
25
PN(MPa)
0.6
0.6
0.6
0.6
0.6
Dg5(mm)
20
20
20
25
25
PN(MPa)
0.6
0.6
0.6
0.6
0.6
Dg6(mm)
80
100
100
125
125
PN(MPa)
0.6
0.6
0.6
0.6
0.6
Dg7(mm)
200
250
300
350
400
PN(MPa)
0.6
0.6
0.6
0.6
0.6
Dg8(mm)
80
100
125
150
200
PN(MPa)
0.6
0.6
0.6
0.6
0.6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