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铜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铜含量0.02~2.00mg/L的测定,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中铜的测定。铁、锰、镍和钴也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生成有色络合物,干扰铜的测定,本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柠檬酸铵掩蔽消除。
2 引用标准
GB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3 方法提要
在氨性溶液中(pH8~9.5)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黄棕色络合物:此络合物可用四氯化碳萃取,在波长440nm处进行测定。
4 试剂和材料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6682中三级水规格的水。
4.1
硝酸(GB626);
4.2
四氯化碳(GB688);
4.3
氨水(GB631):1+1溶液;
4.4
硫酸铜(GB665);
4.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GB1401)-柠檬酸铵溶液(Ⅰ):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C10H14N2O8Na2·2H2O)2.0g,柠檬酸铵[(NH4)3C6H5O7]10.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加4滴甲酚红溶液(4.12),用氨水溶液(4.3),调至pH=8~8.5(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紫色);
4.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GB1401)-柠檬酸铵溶液(Ⅱ):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20g,柠檬酸铵[(NH4)3C6H5O7]4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09-28批准 1993-08-01实施
4.7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GB10727)溶液:2g/L溶液。称取0.2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5H10NS2Na·3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用棕色瓶贮存,放于暗处可用两星期。
4.8
氨水(GB631)-氯化铵(GB658)缓冲溶液(pH≈9.0):称取氯化铵(NH4Cl)70g,溶于适量水中,加氨水48mL,稀释至1000mL。
4.9
淀粉溶液:5g/L溶液,使用前制备;
4.10
铜标准溶液:1.00mL含有0.100mg铜(Cu)。称取硫酸铜(4.4)0.3930g溶于水中,加硝酸(4.1)2.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4.11
铜标准溶液:1.00mL含有0.00500mg铜(Cu)。取铜标准溶液(4.10)25.0mL于500mL容量瓶,加硝酸(4.1)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4.12
甲酚红(HG3�1302)指示液:0.4g/L乙醇溶液。
5 仪器
5.1
分光光度计;
5.2
具塞分液漏斗:125mL,活塞以硅油为润滑剂;
5.3
具塞比色管:50mL。
6 试样的制备
取样和保存样品应使用预先洗净的聚乙烯或玻璃细口瓶,采样完毕,即刻加硝酸于样品中。每1000mL样品加入2.0mL硝酸(4.1)摇匀。
7 分析步骤
7.1
标准曲线分别吸取铜标准溶液(4.11)0.00,0.20,0.50,1.00,2.00,3.00,5.00mL于分液漏斗中,加水至50mL,加5.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柠檬酸铵溶液(Ⅰ)(4.5),加4滴甲酚红指标液(4.12),用氨水(4.3)调至溶液由红色经黄色变为浅紫色(pH=8~8.5),加5.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4.7)摇匀,青置5min,加10.0mL四氯化碳(4.2)用力振荡2min,静置分层后在1h内进行测定。吸干漏斗颈管内壁的水分后,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弃去最初流出的有机相,然后将有机相移入10mm的吸收池内,在440mm波长处,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吸光度后,与相对应的铜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7.2
试样测定
7.2.1
试样预处理
7.2.1.1
对含悬浮物及有机物极少的试样,可取50.0mL酸化后的试样(6)于高型烧杯中,加2.0mL硝酸(4.1),盖上表面皿。于电炉上加热微沸10min,冷却。
7.2.1.2
对含悬浮物及有机物较多的试样,可取50.0mL酸化后的试样(6)于高型烧杯中,加5.0mL硝酸(4.1),盖上表面皿。于电炉或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近干,稍冷,用水冲洗杯壁及表面皿,继续加热消解,蒸至近干,冷却后,加水约20mL,加热微沸3min,冷却。
7.2.2
测定将进行预处理后的试样溶液(7.2.1)移入分液漏斗,用水稀释至50mL。以下步骤按(7.1)条从“加5.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始,进行操作。以试样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铜含量。
7.2.3
空白试验用50.0mL水代替试样,以下步骤按(7.1)条从“加5.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始,进行操作。
8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铜离子的质量浓度表示的试样中铜的含量X(mg/L)按式(1)计算:
X=m/V×1000 ………………………………(1)
式中:
m--由标准曲线查出的铜含量,mg;
V--试样的体积,mL。
9 允许差
室内及室间的分析结果差值不应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附录A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直接光度法
(补充件)
A1 引言
本标准适用于含量大于0.05mg/L时,不含悬浮物的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测定。当试样体积为25mL,吸收池为20mm时,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检出上限为2.4mg/L;当试样体积为10mL,而将其稀释为25mL时,检出上限可提高到6.0mg/L铜。
A2 方法提要
在氨性溶液中(pH8~9.5)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黄棕色络合物,采用淀粉溶液作稳定剂,直接用水相于波长440nm处测量吸光度。
A3 分析步骤
A3.1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铜标准溶液(4.11)0.00,1.00,2.00,4.00,6.00,10.00,12.0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左右,加入5.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溶液(Ⅱ)(4.6),5.0mL氨-氯化胺缓冲溶液(4.8),1.0mL淀粉溶液(4.9),5.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4.7),用水稀释至50mL刻度,充分摇匀,10min后,用20mm吸收池,于波长440nm处,以蒸馏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吸光度后,与相对应的铜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A3.2
测定直接取酸化后的水样(6)25.0mL于50mL比色管中,以下步骤按(A3.1)条从“加入5.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始,进行操作。以试样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铜含量。
A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铜离子的质量浓度表示的试样中铜的含量X(mg/L)按式(A1)计算:
X=m/V×1000 ………………………………………(A1)
式中:
m---由标准曲线查出的铜含量,mg;
V---试样的体积,mL。
A5 允许差
室内及室间的分析结果差值不应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市化工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惠荣、陈玖芳、邱显权。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0102�1986《工业废水分析方法》第52.1节“铜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