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运行及控制
锅炉补给水系统水水质指标
水样名称 |
项 目 |
单 位 |
控制标准 |
备 注 |
阳床出口 |
Na+ |
μg/L |
≤100 |
|
酸度 |
mmol/L |
|
|
除碳器出口 |
CO2 |
mg/L |
≤5 |
|
阴床出口
|
DD |
μs/cm |
10 |
在线 |
PH |
|
6.5~8 |
|
SiO2 |
μg/L |
≤100 |
在线 |
混床出口 |
DD |
μs/cm |
≤0.20 |
在线 |
PH |
|
6.5~7.5 |
|
Na+ |
μg/L |
5 |
|
SiO2 |
μg/L |
20 |
在线 |
除盐水泵出口母管 |
Na+ |
μg/L |
5 |
|
DD |
μs/cm |
≤0.15 |
在线 |
YD |
μmol/L |
~0 |
|
注:设备投运初期化学实验室应进行人工采样化验,直至在线仪表投运正常,热控专业每两周进行一次在线仪表的校对,在线仪表不正常时,改为人工测定,每2小时化验一次。
1、卸酸(碱)及输送操作:
⑴ 生产厂家来酸、碱后,化学人员要取样分析其浓度和杂质含量,符合要求后,在运行值班人员的监护下,厂家方可进行卸酸(碱)工作,同时现场应做好安全措施。
⑵ 连接好酸(碱)槽车与低位酸(碱)罐,开启低位酸(碱)罐进酸(碱)阀。
⑶ 开启酸(碱)槽车的卸酸(碱)阀向低位酸(碱)罐卸酸。
⑷ 待酸(碱)卸完后,关闭酸(碱)槽车出口阀、低位酸(碱)罐进酸(碱)阀。
⑸ 卸酸(碱)完毕后,拔出连接管时,应减少酸(碱)液溅到地面上,并用生水把地面冲洗干净。
⑹ 卸酸(碱)完毕后,值班人员应做好签收工作,并做好记录。
2、低位酸(碱)罐酸(碱)输往高位酸(碱)罐:
⑴ 开启高位酸(碱)罐的进口阀,低位酸(碱)罐的出口阀。
⑵ 开启低位酸(碱)罐进压缩空气阀,用压缩空气(压力<0.1MPa)将酸、碱从低位输往高位。
⑶ 待高位酸(碱)罐液位到指定位后,关闭进压缩空气阀、高位酸(碱)罐的进口阀、低位酸(碱)罐的出口阀,开启空气排空阀,待压力卸完后,关闭空气排空阀,输酸(碱)结束。
3、酸(碱)计量箱进酸(碱):
⑴ 开启计量箱的进酸(碱)阀、高位酸(碱)罐出酸(碱)阀。
⑵ 待计量箱液位满(或指定位置)后,关闭高位酸(碱)罐出酸(碱)阀、计量箱的进酸(碱)阀。
4、注意事项:
⑴ 输酸、碱用的压缩空气气压必须减压至<0.1Mpa。
⑵ 输酸、碱时要有专人监护,避免将酸、碱灌满溢出。
⑶ 输酸、碱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1、投运前的系统检查:
⑴ 检查各交换器管道、阀门完好,无泄漏,处于备用状态。
⑵ 检查泵、电机及风机具备启动条件。
⑶ 压缩空气系统完好,压力具备启动条件。
⑷ 程控操作盘送电,信号反应正确,可投入正常运行。
⑸ 检查就地电磁阀箱送电、送气,气压正常(0.4~0.8Mpa)。
⑹ 各在线监测仪表均能投入运行。
⑺ 检查各水箱水池水位。
⑻ 预脱盐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具备向化学除盐送水条件。
2、启动:
⑴ 阳床的投用:
① 正洗:反渗透系统运行后,启动反渗透产水泵,开启阳床排气阀、手动进水阀、进水阀,待阳床排气阀连续出水后,开启阳床正排阀,关闭阳床排气阀,对阳床进行正洗,流量控制在50~75m3/h。
② 投运:待冲洗至Na+≤100μg/L时,启动除碳器风机,待除碳器风机运行平稳后,开启阳床出水阀,关闭阳床正排阀,调整阳床流量110m3/h左右,向中间水箱供水。
⑵ 阴床的投用:
① 正洗:当中间水箱的水位达到1/2以上时,启动中间水泵,开启阴床排气阀、进水阀,待阴床排气阀连续出水时,开启阴床正排阀、阴床出水取样气动阀,关闭阴床排气阀,对阴床进行正洗。
② 投运:待冲洗至阴床DD(25℃)≤10us/cm,SiO2≤100μg/L时,开启阴床出水阀、手动出水阀、混床排气阀、混床手动进水阀、进水阀,关闭阴床正排阀,向混床送水,调整流量110m3/h左右。
⑶ 混床的投用:
① 正洗:待混床排气阀出水后,开启混床正排阀,关闭混床排气阀,开启混床出水取样气动阀,正洗至出水DD(25℃)<0.20us/cm,SiO2≤20ug/L。
② 投运:开启混床出水阀、手动出水阀,关闭混床正排阀,调整流量110m3/h左右,投入正常运行,向除盐水箱送水。
3、运行监督:
⑴ 除盐设备投运后,应及时调整流量,使其稳定运行。
⑵ 正常运行时,应按运行监督要求定时进行化验分析,做好报表记录。当发现除盐设备出水不合格时,应立即重复取样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⑶ 当阴床出水电导率(25℃)>10us/cm或SiO2>100μg/L时,表明该系列除盐设备失效,需停运再生。
⑷ 当阴、阳床出水合格,而混床出水电导率(25℃)>0.20us/cm或SiO2>20μg/L时,则表明该混床失效,需立即停运再生。
4、停运:
⑴ 关闭反渗透产水泵出口阀,停反渗透产水泵、除碳器风机,关闭中间水泵出口阀,停中间水泵。
⑵ 关闭混床出水取样气动阀、混床手动出水阀、出水阀、混床进水阀、手动进水阀、阴床出水取样气动阀、阴床手动出水阀、出水阀、阴床进水阀、阳床出水阀、阳床进水阀、手动进水阀。
5、运行注意事项:
⑴ 除盐设备的投运,应根据除盐水箱水位、补水量进行调整,一列运行,一列备用。
⑵ 当除盐水箱水位低时,应及时投运备用除盐设备,当除盐水箱水位高时,可停止运行除盐设备,保证水箱不溢流。
⑶ 当机组启动、事故、酸洗或需要大量用水的情况下,需保证除盐水箱水位处于高限。
⑷ 除盐设备应定期切换运行。
⑸ 当除盐水补水量较正常量大时,应查清原因。
⑹ 应注意除盐设备压力正常,设备管道、阀门无泄漏,树脂高度正常,捕捉器压差正常,中间水箱无溢流,各在线仪表指示正常,中间水泵运行正常。
⑺ 由于预脱盐系统中反渗透装置去除了较大部分的离子,根据反渗透装置出水水质的特点,阳床运行周期可达阴床的两倍,因此可将阳阴床分开再生,即隔一个运行时期阳床再生一次,而阴床则需每个周期再生一次。
1、一级除盐、混床系统的“点操”操作:
⑴ 就地控制箱、MCC开关柜上泵的程控/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就地电磁阀柜上的程控/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同时在LCD上应检查这些设备应显示在“程控”状态。
⑵ 所要投运系统,必须先打到“点操”状态,然后点击所要启动阀门、泵或风机,出现对话框“是否开启(关闭)”,点击“是”,设备打开或启动;点击“否”,设备保持原状态。
2、一级除盐、混床系统程控成组单步操作:
⑴ 、投运前的检查:
① 首先按照投运前的系统检查步骤进行检查。
② 一级除盐、混床系统的就地控制箱、MCC开关柜上泵的程控/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就地电磁阀柜上的程控/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同时在LCD上应检查这些设备应显示在“程控”状态。
③ 检查反渗透产水箱液位,将其进、出口阀打到开状态。
④ 阳床手动进水阀、中间水泵进、出口阀、阴床手动出水阀、混床手动进水阀、混床手动出水阀、除盐水箱进口阀均应处于开启状态。
⑤ 检查各设备是否在远方状态,并在LCD画面上阳床、阴床、反渗透产水泵、中间水泵、除碳器风机、再生泵“点操”都打掉。
⑵ 一级除盐、混床系统的程控投运:
① 按下阴、阳床、混床投运按钮,出现“是否投运A或B一级除盐及混床系统”,点击“是”,开始阴、阳床投运。
② 阴床投运正常后,混床开始投运。
③ 混床出水合格后,可向除盐水箱供水。
⑶ 投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 投运过程中运行人员必须监视操作画面,一经发现诸如阀门没有自动打开等一切原因使系统憋压的现象,均应立即停运设备,查明原因后,方可重新启动,以防系统憋坏。
② 在LCD上监视反渗透产水泵出口压力是否增大较多、流量是否降低较多。
③ 认真检查阴、阳、混床每一步运行的效果,及时启动“步进”、“步延”按钮,确保床子的正常投运。
④ 及时调整中间水箱水位,防止低于0.4米时系统自停。
⑤ 除盐系统投运前,反渗透产水箱必须保持高液位,防止反渗透产水箱很快低于1米,系统自动停止。
⑷ 一级除盐、混床系统的程控停运:
① 当中间水箱液位低于0.4米或反渗透产水箱液位低于1米时系统会自动停止。
② 当除盐水箱接近溢流或其他原因需要停运系统时,可按下“一级除盐、混床停运”按钮,停运除盐系统。
1、锅炉补给水系统的程控投运:
⑴ 就地控制箱、MCC开关柜上泵的程控/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就地电磁阀柜上的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全部打到“程控”位置。同时在LCD上应检查这些设备应显示在“程控”状态。
⑵ 将所有设备置于程控状态,在LCD画面上点击系统启动对话框,出现对话框“是启动(关闭)”,点击“是”,系统所有设备按照顺起方式依次启动,直至出水合格,向系统供水,点击“否”,设备保持原状态。
2、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联锁:
⑴ 反渗透产水箱液位低于1米时,除盐系统会自动停运。
⑵ 启动时中间水箱液位高于1.0米,阴床才会投运,运行中中间水箱液位低于0.4米,阴床系统自动停运。
3、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⑴ 定时监测阴、阳、混床的出水水质,确保出水水质。
⑵ 及时调整中间水箱水位,防止低于0.4米时系统自动停止。
4、锅炉补给水系统的程控停运:
当除盐水箱水位高于16米时,系统会按照顺停方式自动停运,若人为干预需要停运整套设备时,点击系统停运对话框,出现“系统停运(关闭)”,点击“是”,系统自动停运,点击“否”,系统正常运行。
5、锅炉补给水系统停运时的注意事项:
⑴ 系统停运时反渗透产水箱、除盐水箱必须在高液位。
⑵ 系统停运时操作人必须密切注意系统压力,防止系统压力过大损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