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
|
|
整个切除过程,炉膛负压最大为:140Pa;最小为:-60Pa。为减少对机组主设备系统的影响,FGD旁路挡板切除时间约5分钟,避免造成瞬时炉膛负压过高或过低,引起锅炉MFT动作。
试验表明:脱硫系统正常投入和切除过程,引风机有足够的调节能力,锅炉炉膛负压未发生剧烈变化,但整个投入和切除过程应尽可能慢,减少烟气压力波动对炉膛负压的影响。而且当旁路挡板开度小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大,应更加注意小心;当旁路挡板开度大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小,可稍加注意。同样,在旁路挡板关闭时,最后的20%对锅炉影响较大,应加强监视和联络。
系统在正常投、切时,采用手动操作,机炉集控与脱硫集控用电话或对讲机保持联系,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整个投、切时间不小于5分钟。但出于对脱硫岛设备的保护,在进入FGD的烟温、含尘(烟气粉尘浓度)超标以及GGH故障等,有必要使旁路挡板在事故状态时自动打开,切除脱硫岛。为减少对主设备系统的影响,我们在控制策略上旁路挡板采用脉冲慢开方式,每个脉冲信号间隔25秒,挡板全开时间不小于6分钟,即防止了机组异常情况的发生,又保护了脱硫岛内设备。
当运行的二台或三台循环泵全部跳闸或锅炉MFT,在这极端情况下,为保护脱硫设备,避免重大损失,旁路挡板在28秒内快速全开,快速切除脱硫岛。
2.2再循环泵切换对锅炉影响
为确保运行安全,脱硫岛的三台循环泵分别接于厂用电6kVA,B段,正常运行工况下(指燃煤含硫率小于1.06%),运行的2台循环泵,通常为#1、#3泵,接于6kVA,B段,以降低循环泵全部跳闸的机率。
在正常操作时,如将#1、#3浆液再循环泵切换为#2、#3浆液再循环泵运行,脱硫系统原 烟气压力发生一定波动,#1、#2引风机相应做出调整,以稳定锅炉正常运行,操作过程是先开启#2循环泵,稳定后再停用#1循环泵。在50万m3/h烟气量下,记录的具体数据如下:
1)二台运行时增开一台,三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增加5~8A,原烟气压力增加200~500Pa。
2)三台运行时停开(运)一台,二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降低4~6A,原烟气压力降低250~450Pa。
3)炉膛负压波动极值为:+120Pa~-183Pa。
试验表明:浆液再循环泵的切换对锅炉影响不大,引风机稍做调整,即可克服烟气压力带来的波动,将锅炉调整正常,保证脱硫系统与整套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3.二年运行概况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开工;2003年4月18日首次导入烟气进行调试;2003年7月2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在2003年9月1日至13日,由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对#2FGD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及考核试验,而后投入商业运行。在煤种含硫1.06,负荷分别为100%MCR、70%MCR,以及煤种含硫1.4,100%MCR时,做了性能考核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三项功能保证全部合格,八项性能保证除噪音一项,也都合格。
现将从2003年9月开始二年来运行情况介绍如下: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2锅炉运行总时间为16345小时,脱硫系统运行时间为15946小时,脱硫系统投运率97.55%,平均脱硫效率91.38%,脱除SO211690余吨,具体数据如下: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是浙江天地环保公司第一次实施的(国产化率较高的)脱硫工程,在系统设计、安装、设备选型等环节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我公司运行、管理人员接触湿法脱硫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二年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总的情况来看,运行情况基本稳定良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值。
由于该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我们在运行中格外给予关注。因机组停役、脱硫装置检修、试验等原因,二年来,脱硫系统共计撤出运行34次,极大多数为有计划手动撤出,机炉集控与脱硫控制采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系,撤出过程平稳,炉膛负压波动在100Pa~200Pa之间。脱硫系统投运以来的二年多时间里,除了几次保护误动,没有因运行异常而导致保护动作。
保护误动大致情况如下:
(1)2003年6月27日,由于#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误发,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原因是天下雨,雨水渗入油枪控制箱,导致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行程开关绝缘下降,误接通。随后运行人员在CRT上撤出“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手动关闭旁路烟道挡板。经热工人员处理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人员逐投入“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
(2)2003年7月7日,由于同样原因,#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再次误发信号,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经热工人员处理后,恢复正常。
二次油枪推进信号误发,引起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常速打开,炉膛负压波动均在100Pa~200Pa之间,说明保护控制逻辑设计是正确的。同时,由于二次误动,我们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⑴在油枪控制箱上加装防护罩;⑵在#2FGD联锁保护中的锅炉投油保护上加装投撤小开关。投油助燃,是有计划的可控行为,只在锅炉准备投油时,经联系确认后投上保护小开关,避免误动。
(3)2005年2月16日,热工人员在检修出口烟道挡板执行机构时,因处理不当,在投运#2FGD时,造成出口挡板开信号未反馈,在运行人员投入旁路挡板联锁开关后,旁路挡板快开动作,运行人员立即撤联锁开关,旁路挡板停在10%处,此时炉膛负压变化为-98~142Pa。后热工人员在DCS组态中对相关的RS触发器进行复位,系统恢复正常。
此次旁路挡板快开误动,因运行人员快速处理,没有记录炉膛出口压力变化的全过程,但从旁路挡板10%开度时,炉膛出口压力的微小波动,我们可判定,旁路挡板快开动作时,锅炉炉膛出口压力的变化,不会导致MFT。
从二年的运行实践可以确定,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是安全的。
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中在经济性上是否有利,我们通过与与装置增压风机电厂的对比,来作简要分析:
浙江肖山电厂二台420t/h 锅炉的125mW机组,(已增容至130Mw)原有的二台引风机,型号为Y4-73 –11 N26.5D, 出力50万M3/H,电机功率700KW,额定电流80.3A 。在脱硫改造项目中,由天地公司实 施,二台机组共用一套脱硫系统,,配置一台3000kW增压风机,在二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引风机电流60+60,约120A,增压风机电流250~270A,当一台机组运行时,在常规三台循环泵运行情况下,增压风机电流150A左右。
我公司不配增压风机的脱硫系统在满负荷(135Mw)运行时,二台引风机电流约210A左右。如假设脱硫岛其它用电设备相同,仅在风烟系统上,节电效果是明显的,在单台机组运行时效果更甚。当然,在设备检修维护方面,费用节约也是可观的,不作进一步探讨。
根据测试结果,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耗电情况如下:当满负荷(设计值)时,脱硫岛耗电量920kWh/h,占#2机组发电量0.7%,考虑引风机增加电耗约350 kWh/h(脱硫系统投撤前后,引风机增加的电流),占#2机组发电量的1%左右。
综上所述,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不使用增压风机是切实可行地。适当将锅炉引风机功率加大,不使用增压风机可大副降低脱硫系统造价,减少脱硫系统运行维护成本,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整个切除过程,炉膛负压最大为:140Pa;最小为:-60Pa。为减少对机组主设备系统的影响,FGD旁路挡板切除时间约5分钟,避免造成瞬时炉膛负压过高或过低,引起锅炉MFT动作。
试验表明:脱硫系统正常投入和切除过程,引风机有足够的调节能力,锅炉炉膛负压未发生剧烈变化,但整个投入和切除过程应尽可能慢,减少烟气压力波动对炉膛负压的影响。而且当旁路挡板开度小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大,应更加注意小心;当旁路挡板开度大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小,可稍加注意。同样,在旁路挡板关闭时,最后的20%对锅炉影响较大,应加强监视和联络。
系统在正常投、切时,采用手动操作,机炉集控与脱硫集控用电话或对讲机保持联系,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整个投、切时间不小于5分钟。但出于对脱硫岛设备的保护,在进入FGD的烟温、含尘(烟气粉尘浓度)超标以及GGH故障等,有必要使旁路挡板在事故状态时自动打开,切除脱硫岛。为减少对主设备系统的影响,我们在控制策略上旁路挡板采用脉冲慢开方式,每个脉冲信号间隔25秒,挡板全开时间不小于6分钟,即防止了机组异常情况的发生,又保护了脱硫岛内设备。
当运行的二台或三台循环泵全部跳闸或锅炉MFT,在这极端情况下,为保护脱硫设备,避免重大损失,旁路挡板在28秒内快速全开,快速切除脱硫岛。
2.2再循环泵切换对锅炉影响
为确保运行安全,脱硫岛的三台循环泵分别接于厂用电6kVA,B段,正常运行工况下(指燃煤含硫率小于1.06%),运行的2台循环泵,通常为#1、#3泵,接于6kVA,B段,以降低循环泵全部跳闸的机率。
在正常操作时,如将#1、#3浆液再循环泵切换为#2、#3浆液再循环泵运行,脱硫系统原 烟气压力发生一定波动,#1、#2引风机相应做出调整,以稳定锅炉正常运行,操作过程是先开启#2循环泵,稳定后再停用#1循环泵。在50万m3/h烟气量下,记录的具体数据如下:
1)二台运行时增开一台,三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增加5~8A,原烟气压力增加200~500Pa。
2)三台运行时停开(运)一台,二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降低4~6A,原烟气压力降低250~450Pa。
3)炉膛负压波动极值为:+120Pa~-183Pa。
试验表明:浆液再循环泵的切换对锅炉影响不大,引风机稍做调整,即可克服烟气压力带来的波动,将锅炉调整正常,保证脱硫系统与整套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3.二年运行概况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开工;2003年4月18日首次导入烟气进行调试;2003年7月2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在2003年9月1日至13日,由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对#2FGD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及考核试验,而后投入商业运行。在煤种含硫1.06,负荷分别为100%MCR、70%MCR,以及煤种含硫1.4,100%MCR时,做了性能考核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三项功能保证全部合格,八项性能保证除噪音一项,也都合格。
现将从2003年9月开始二年来运行情况介绍如下: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2锅炉运行总时间为16345小时,脱硫系统运行时间为15946小时,脱硫系统投运率97.55%,平均脱硫效率91.38%,脱除SO211690余吨,具体数据如下: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是浙江天地环保公司第一次实施的(国产化率较高的)脱硫工程,在系统设计、安装、设备选型等环节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我公司运行、管理人员接触湿法脱硫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二年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总的情况来看,运行情况基本稳定良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值。
由于该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我们在运行中格外给予关注。因机组停役、脱硫装置检修、试验等原因,二年来,脱硫系统共计撤出运行34次,极大多数为有计划手动撤出,机炉集控与脱硫控制采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系,撤出过程平稳,炉膛负压波动在100Pa~200Pa之间。脱硫系统投运以来的二年多时间里,除了几次保护误动,没有因运行异常而导致保护动作。
保护误动大致情况如下:
(1)2003年6月27日,由于#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误发,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原因是天下雨,雨水渗入油枪控制箱,导致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行程开关绝缘下降,误接通。随后运行人员在CRT上撤出“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手动关闭旁路烟道挡板。经热工人员处理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人员逐投入“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
(2)2003年7月7日,由于同样原因,#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再次误发信号,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经热工人员处理后,恢复正常。
二次油枪推进信号误发,引起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常速打开,炉膛负压波动均在100Pa~200Pa之间,说明保护控制逻辑设计是正确的。同时,由于二次误动,我们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⑴在油枪控制箱上加装防护罩;⑵在#2FGD联锁保护中的锅炉投油保护上加装投撤小开关。投油助燃,是有计划的可控行为,只在锅炉准备投油时,经联系确认后投上保护小开关,避免误动。
(3)2005年2月16日,热工人员在检修出口烟道挡板执行机构时,因处理不当,在投运#2FGD时,造成出口挡板开信号未反馈,在运行人员投入旁路挡板联锁开关后,旁路挡板快开动作,运行人员立即撤联锁开关,旁路挡板停在10%处,此时炉膛负压变化为-98~142Pa。后热工人员在DCS组态中对相关的RS触发器进行复位,系统恢复正常。
此次旁路挡板快开误动,因运行人员快速处理,没有记录炉膛出口压力变化的全过程,但从旁路挡板10%开度时,炉膛出口压力的微小波动,我们可判定,旁路挡板快开动作时,锅炉炉膛出口压力的变化,不会导致MFT。
从二年的运行实践可以确定,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是安全的。
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中在经济性上是否有利,我们通过与与装置增压风机电厂的对比,来作简要分析:
浙江肖山电厂二台420t/h 锅炉的125mW机组,(已增容至130Mw)原有的二台引风机,型号为Y4-73 –11 N26.5D, 出力50万M3/H,电机功率700KW,额定电流80.3A 。在脱硫改造项目中,由天地公司实 施,二台机组共用一套脱硫系统,,配置一台3000kW增压风机,在二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引风机电流60+60,约120A,增压风机电流250~270A,当一台机组运行时,在常规三台循环泵运行情况下,增压风机电流150A左右。
我公司不配增压风机的脱硫系统在满负荷(135Mw)运行时,二台引风机电流约210A左右。如假设脱硫岛其它用电设备相同,仅在风烟系统上,节电效果是明显的,在单台机组运行时效果更甚。当然,在设备检修维护方面,费用节约也是可观的,不作进一步探讨。
根据测试结果,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耗电情况如下:当满负荷(设计值)时,脱硫岛耗电量920kWh/h,占#2机组发电量0.7%,考虑引风机增加电耗约350 kWh/h(脱硫系统投撤前后,引风机增加的电流),占#2机组发电量的1%左右。
综上所述,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不使用增压风机是切实可行地。适当将锅炉引风机功率加大,不使用增压风机可大副降低脱硫系统造价,减少脱硫系统运行维护成本,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整个切除过程,炉膛负压最大为:140Pa;最小为:-60Pa。为减少对机组主设备系统的影响,FGD旁路挡板切除时间约5分钟,避免造成瞬时炉膛负压过高或过低,引起锅炉MFT动作。
试验表明:脱硫系统正常投入和切除过程,引风机有足够的调节能力,锅炉炉膛负压未发生剧烈变化,但整个投入和切除过程应尽可能慢,减少烟气压力波动对炉膛负压的影响。而且当旁路挡板开度小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大,应更加注意小心;当旁路挡板开度大于20%时对锅炉影响较小,可稍加注意。同样,在旁路挡板关闭时,最后的20%对锅炉影响较大,应加强监视和联络。
系统在正常投、切时,采用手动操作,机炉集控与脱硫集控用电话或对讲机保持联系,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整个投、切时间不小于5分钟。但出于对脱硫岛设备的保护,在进入FGD的烟温、含尘(烟气粉尘浓度)超标以及GGH故障等,有必要使旁路挡板在事故状态时自动打开,切除脱硫岛。为减少对主设备系统的影响,我们在控制策略上旁路挡板采用脉冲慢开方式,每个脉冲信号间隔25秒,挡板全开时间不小于6分钟,即防止了机组异常情况的发生,又保护了脱硫岛内设备。
当运行的二台或三台循环泵全部跳闸或锅炉MFT,在这极端情况下,为保护脱硫设备,避免重大损失,旁路挡板在28秒内快速全开,快速切除脱硫岛。
2.2再循环泵切换对锅炉影响
为确保运行安全,脱硫岛的三台循环泵分别接于厂用电6kVA,B段,正常运行工况下(指燃煤含硫率小于1.06%),运行的2台循环泵,通常为#1、#3泵,接于6kVA,B段,以降低循环泵全部跳闸的机率。
在正常操作时,如将#1、#3浆液再循环泵切换为#2、#3浆液再循环泵运行,脱硫系统原 烟气压力发生一定波动,#1、#2引风机相应做出调整,以稳定锅炉正常运行,操作过程是先开启#2循环泵,稳定后再停用#1循环泵。在50万m3/h烟气量下,记录的具体数据如下:
1)二台运行时增开一台,三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增加5~8A,原烟气压力增加200~500Pa。
2)三台运行时停开(运)一台,二台运行,两台引风机电流平均降低4~6A,原烟气压力降低250~450Pa。
3)炉膛负压波动极值为:+120Pa~-183Pa。
试验表明:浆液再循环泵的切换对锅炉影响不大,引风机稍做调整,即可克服烟气压力带来的波动,将锅炉调整正常,保证脱硫系统与整套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3.二年运行概况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开工;2003年4月18日首次导入烟气进行调试;2003年7月2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在2003年9月1日至13日,由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对#2FGD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及考核试验,而后投入商业运行。在煤种含硫1.06,负荷分别为100%MCR、70%MCR,以及煤种含硫1.4,100%MCR时,做了性能考核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三项功能保证全部合格,八项性能保证除噪音一项,也都合格。
现将从2003年9月开始二年来运行情况介绍如下: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2锅炉运行总时间为16345小时,脱硫系统运行时间为15946小时,脱硫系统投运率97.55%,平均脱硫效率91.38%,脱除SO211690余吨,具体数据如下:
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是浙江天地环保公司第一次实施的(国产化率较高的)脱硫工程,在系统设计、安装、设备选型等环节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我公司运行、管理人员接触湿法脱硫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二年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总的情况来看,运行情况基本稳定良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值。
由于该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我们在运行中格外给予关注。因机组停役、脱硫装置检修、试验等原因,二年来,脱硫系统共计撤出运行34次,极大多数为有计划手动撤出,机炉集控与脱硫控制采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系,撤出过程平稳,炉膛负压波动在100Pa~200Pa之间。脱硫系统投运以来的二年多时间里,除了几次保护误动,没有因运行异常而导致保护动作。
保护误动大致情况如下:
(1)2003年6月27日,由于#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误发,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原因是天下雨,雨水渗入油枪控制箱,导致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行程开关绝缘下降,误接通。随后运行人员在CRT上撤出“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手动关闭旁路烟道挡板。经热工人员处理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人员逐投入“油枪投入切旁路”联锁开关。
(2)2003年7月7日,由于同样原因,#2炉2号角中排油枪推进信号再次误发信号,造成#2炉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打开。经热工人员处理后,恢复正常。
二次油枪推进信号误发,引起脱硫旁路烟道挡板保护动作常速打开,炉膛负压波动均在100Pa~200Pa之间,说明保护控制逻辑设计是正确的。同时,由于二次误动,我们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⑴在油枪控制箱上加装防护罩;⑵在#2FGD联锁保护中的锅炉投油保护上加装投撤小开关。投油助燃,是有计划的可控行为,只在锅炉准备投油时,经联系确认后投上保护小开关,避免误动。
(3)2005年2月16日,热工人员在检修出口烟道挡板执行机构时,因处理不当,在投运#2FGD时,造成出口挡板开信号未反馈,在运行人员投入旁路挡板联锁开关后,旁路挡板快开动作,运行人员立即撤联锁开关,旁路挡板停在10%处,此时炉膛负压变化为-98~142Pa。后热工人员在DCS组态中对相关的RS触发器进行复位,系统恢复正常。
此次旁路挡板快开误动,因运行人员快速处理,没有记录炉膛出口压力变化的全过程,但从旁路挡板10%开度时,炉膛出口压力的微小波动,我们可判定,旁路挡板快开动作时,锅炉炉膛出口压力的变化,不会导致MFT。
从二年的运行实践可以确定,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是安全的。
脱硫系统不配增压风机,运行中在经济性上是否有利,我们通过与与装置增压风机电厂的对比,来作简要分析:
浙江肖山电厂二台420t/h 锅炉的125mW机组,(已增容至130Mw)原有的二台引风机,型号为Y4-73 –11 N26.5D, 出力50万M3/H,电机功率700KW,额定电流80.3A 。在脱硫改造项目中,由天地公司实 施,二台机组共用一套脱硫系统,,配置一台3000kW增压风机,在二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引风机电流60+60,约120A,增压风机电流250~270A,当一台机组运行时,在常规三台循环泵运行情况下,增压风机电流150A左右。
我公司不配增压风机的脱硫系统在满负荷(135Mw)运行时,二台引风机电流约210A左右。如假设脱硫岛其它用电设备相同,仅在风烟系统上,节电效果是明显的,在单台机组运行时效果更甚。当然,在设备检修维护方面,费用节约也是可观的,不作进一步探讨。
根据测试结果,我公司#2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耗电情况如下:当满负荷(设计值)时,脱硫岛耗电量920kWh/h,占#2机组发电量0.7%,考虑引风机增加电耗约350 kWh/h(脱硫系统投撤前后,引风机增加的电流),占#2机组发电量的1%左右。
综上所述,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不使用增压风机是切实可行地。适当将锅炉引风机功率加大,不使用增压风机可大副降低脱硫系统造价,减少脱硫系统运行维护成本,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