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高效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技术报告
发布时间:2009/6/10  阅读次数:103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高效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技术报告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与自贡鸿鹤化工总厂共同开发的“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于1989年2月16日获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和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的继续开发,现已开发出性能全面优于原开发的“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我们称此为第二代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高效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
二代外冷塔是在原“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后简称一代塔)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因此仍采用自然循环外部冷却的技术方案。二代塔改进之处在于:
(1)全塔上下均采用低开孔率,吸收效率高的筛板。提高了塔内CO2的吸收效率。同时由于塔板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塔上部的吸收区,扩大塔中、下部的结晶区。其结果是重碱结晶粒度增大,尾气CO2浓度降低,CO2利用率提高,同时还提高了塔单位容积的生产强度。
(2)采用中部扩大的异径塔。中部塔体扩大后,结晶在生产长区停留时间增加,可增大结晶粒度,同时降低了塔内过饱和度峰值,使塔内结疤速度减慢,从而延长了塔的作业周期。
(3)改进塔底分气结构。采用以进气动力活化塔底晶浆的环形气体分布器,从而解决了当操作波动时造成塔底堆碱而缩短塔的连续作业时间,保证和延长了塔的作业周期。
(4)塔下部冷却段改用低开孔率的环形筛板,提高了冷却段的吸收效率,并提高外冷器的循环量。
(5)外冷器增加折流板,取消冷却水循环泵,夏天冷却水温度高时有利于降低取出温度。
(6)每台碳化塔配置3台以上外冷器,实现了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的大型化,并提高了外冷器的利用率。
二代塔的优点及效果
(1)提高了CO2的利用率。一代塔尾气CO2浓度为4~10%,二代塔尾气CO2浓度<2%。
(2)增大重碱的结晶粒度。一代塔重碱平均粒径为110μm,二代塔为120~150μm。
(3)提高了塔的生产强度。一代塔单位容积产量为0.7T/日.M3。二代塔为0.9T/日.M3
(4)一代塔单塔设计能力为75T/日.台,实际最高达100 T/日.台,二代塔目前最大设计能力已达250 T/日.台。达到了设备进一步大型化的目的。
(5)由于每台塔配备了3台以上外冷器,提高了外冷器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设备投资。
(6)一代塔连续作业时间为一个月,但当操作有波动时,塔底容易堆碱,使塔的连续作业时间缩短。二代塔连续作业时间可稳定地达到1个月以上。
该塔已在广宇、富源、沾益等厂使用。正在建的四川和邦公司年产20万吨联碱装置,也采用该塔型。
2004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L03234453.8。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