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
来源:刘春晓 [吉林热电厂,吉林132021]
1 前言
吉林热电厂现有两台国产200MW机组,其发电机的冷却方式采用的是水-氢-氢式,即发电 机组定子线圈空心铜导线采用除盐水做为冷却介质。由于除盐水与大气接触,二氧化碳和氧 气溶入其中,使其PH值偏低。这样发电机铜导线长期处在含氧的微酸性水浸泡状态下运行, 极易造成空芯铜导线的腐蚀。腐蚀产物在空芯铜导线内表面上沉积,使热传导受阻,造成发电机线圈温升增加,局部过热,线圈烧损。近几年来,由于内冷水质劣化而造成定子线 圈腐蚀、局部过热而烧损至使被迫停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解决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这一问题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两台200MW机组自1987年相继投产后,其发电机内冷水一直采用未加氨的除盐水,通过长期 的运行监测,发现内冷水的PH值偏低(一般在5.7-6.4之间);电导率在0.8-2.5μs/cm之间; 铜离子含量经过2-3天即可增加200μg/L-400μg/L,按照厂家及部颁标准:200MW机组发电 机内冷水电导率应控制在DD≤1.50μs/cm,PH值控制在7.00-8.00之间;铜离≤100μg/L。 内冷水水质长期处在超标状态下,只能通过大量换水、补水来改善内冷水水质,这样既浪 费大量除盐水,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蚀问题。
1992年,对发电机内冷水进行加MBT和BTA缓蚀处理试验,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甚 理想。一方面BTA不易溶解,加入系统中易造成堵塞;另一方面在水中有剩余量BTA的情况下 ,铜离子含量仍然有上升趋势,致使加药量增大、加药周期缩短,既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药 品,又影响了内冷水水质,证明此法也不可取。
2 原因分析
未加氨的除盐水,由于其水质较纯净,缓冲性能小,且除盐水箱无密封装置,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极易溶入水中,二氧化碳溶入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CO2+H2O=H2CO3=HCO3-+H+
至使除盐水的PH值除低,这样在含氧的微酸性水工况下,极易对空芯铜导线造成腐蚀。
2.1 二氧化碳对纯水PH值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对PH值的影响如图1。
由图1可见,在20℃以下,0.2mg/L的二氧化碳就可使纯水PH值从7.0降到5.9。在空气中 二氧 化碳的分压为30.4Pa,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52mg/L,可使纯水的PH值从7.0降到5.6左右,从 而导致金属腐蚀速率的增加。
2.2 二氧化碳对纯水电导率的影响
纯水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便会引起电导率可达到小于0.2μs/cm,若除盐水箱暴露于大 气中,则至少溶解二氧化碳0.52mg/L,使其电导率超过0.7μs/cm以上,纯水中二氧化碳含 量对电导率的影响如图2。
由此可见,PH值偏低,电导率升高,有氧存在,是造成内冷水水质超标,引起铜管腐蚀的直 接原因。
3 处理措施
3.1 试验室小型试验
由于目前国内200MW以上机组,其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式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通过 查找资料和进行大量试验室小型试验筛选出如下解决办法。
a.更换新药品;
b.用凝结水代替除盐水;
c.封闭除盐水箱及内冷水系统,使其与空气隔绝;
d.用凝结水和除盐水适当配比。
a200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