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处理
托电600mw机组的冷却水量达70000m3/h,补给水近20m3/h。以水管电的局面成为我国高参数机组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冷却水的循环回用和水质稳定技术的开发是当前节水节能的必由之路,应努力把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提高到3.0以上,争取达到5.0,提高重复利用效率。循环水处理技术总的发展原则是:集节水、降成本于一体,有效协调各处理方法、设置配合处理系统。
国外大容量电厂多采用石灰处理,石灰软化处理在技术上是稳妥可靠的,在经济上是比较便宜的,废渣可作沉淀剂利用。其缺点是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处理工艺中环节复杂,自动化管理困难。采用此法浓缩倍率只能达到2.0,若与加酸或加水质稳定剂配合,才有节水作用。弱酸树脂脱碱软化处理可使浓缩倍数≥5,在各种循环水处理方法中,此法节水效益最高,而且容易管理和便于自动控制,但设备投资大、树脂耗用量大、再生用酸量大、环境排废量大。这几“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国内电厂采用此法已有一定的运行经验,但不宜推广发展。
水质稳定剂处理是循环冷却水处理最普遍使用的方法,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低,防垢效果好。为避免磷系水处理药剂对环境水体的二次污染,今后应致力于开发和使用低磷或非磷系配方的高效阻垢分散剂,改变品种单一的状况,发展多元共聚物水处理药剂。使用高效水质稳定剂可使浓缩倍率≥2.5,若配合加酸处理使浓缩倍率≥3.0,防垢和节水效果会更好。
国外有些冷却水系统采用反渗透处理,可使排污水量降低90%左右,从节约用水的角度来讲意义较大,实际可行与否还需综合考虑冷却水补给水供应情况和反渗透处理的经济性。 炉烟处理目前的应用效果不十分可靠,而且不适合大容量电厂,但此方法以废治废的社会效益显著,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和今后我国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排废净化和节水任务加重,炉烟处理也是有待进一步摸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