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除氧水热量烘干凝汽器铜管方法运用
随着电力市场发展,300MW机组己逐渐成为电网的调峰机组,启停频繁,停机后如何对热力设备进行保护,引起各厂的重视。铜陵电厂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主要是在机组停役后利用除氧器热水对凝汽器铜管进行烘干,并取得初步成效。
1 设备现状
铜陵发电厂#3机是1999年12月投产的一台300MW机组,配有两台立式混流泵,采用冷水塔闭式循环系统,补充水源是经澄清处理的长江水。机组调停次数多,每年多达十几次,在循泵停役后,我们虽然对凝汽器水侧放水,但铜管内水无法排尽,始终有存水。虽然可以用热空气吹干,但需要增添设备,且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目前我厂现场没有设计这一装置。
机组投产运行一年后,凝汽器铜管己出现腐蚀现象:1、凝汽器铜管有泄漏现象,凝汽器冷态冲洗时间长;2、冷却水出口处凝汽器铜管内壁见到许多铜绿斑点。
2 铜管检查、分析
(1)利用机组调停消缺时间,我们抽取凝汽器铜管检查,发现用橡皮能擦去铜管内壁的铜绿鼓包,而且出水侧铜管腐蚀比进水侧严重。
(2)运行记录显示凝汽器出口冷却水温度偏高。
(3)现场使用超声波侧速仪侧得循环水在凝汽器铜管内流速较设计值低。凝汽器铜管内水速设计2m/s,对应循环水流量为35307m3/h,实际测试铜管内计算水流速1.14m/s,对应水量为20157.3m3/h。
(4)电厂委托上海电力学院国电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实验室进行#3机凝汽器铜管腐蚀机理分析,报告指出凝汽器冷却水流量偏低,使铜管承受的冷却水温偏高,流速偏低是#3机铜管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
3 采取措施
根据分析,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停机后除氧水热量,对凝汽器铜管进行烘干,其做法是在低压缸排汽温度小于50℃时,停用开式泵、循泵,关闭凝汽器进、出口4只蝶阀,并放尽凝汽器水侧循环水,打开凝汽器水侧6只人孔门(便于排出湿蒸汽)。
将除氧器水温调节到70℃左右,通过放水系统放到凝汽器,保持一台凝泵运行,调节凝水温度60~65℃,利用低压缸喷水保护系统将热水送到凝汽器喉部淋下,持续运行6~8小时,直至凝汽器水侧人孔无蒸汽冒出,凝汽器铜管内壁已干。运行过程中要密切监视低压缸排汽温度不超过79℃,否则需要降低凝结水温度。
(2)机组启动前开两台循泵(我厂设计两台循泵才能满足管内流速要求),且投用胶球清洗装置运行3小时。以便清除铜管内壁的污垢和铜绿。
(3)机组正常运行中(单循泵运行时),每月定期开两台循泵运行一周,使能够减轻凝汽器铜管内壁结垢程度。
4 结论
(1)通过采用上述方法一年多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
a)凝汽器真空在相同工况下比以前提高约0.3kPa。
b)机组启动前,凝汽器冷态冲洗时间从>10小时减少到<6小时。
c铜管腐蚀的速度得到遏制,以前我们在机组调停时都进行凝汽器水压找漏每次要闷堵掉20根左右铜管。现在机组调停后不再每次水压找漏,且水压时闷堵掉铜管数量大为减少,只有几根。
(2)我们认为采用除氧器热水对凝汽器铜管进行烘干,提高了凝汽器运行安全性,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