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采用超声波清洗被污染了的离子交换剂这一新技术在国外七十年代就有研究使用。如前苏联在1974年就把它用在电站水处理中,发现对于污染了的阴、阳离子交换剂采用超声波清洗有着显著的效果,比用酸、碱处理,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
水利电力部中南电力设计院 在1983年开始着手对这一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首先在室内进行超声波清洗离子交换剂的小型试验取得成功以后,该院 与生产单位合作,共同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创的新产品超声波树脂清洗机,然后分别在湖北荆门炼油厂电站、以及山东黄岛电站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成功。于1983年3月正式通过了鉴定。这一新技术刚一问世以及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就得到了国家劳动人事部、水电部、化学工业部、铁道部、航天部、各设计院 以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部门的水处理工作者、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好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化工、医药等部门普遍采用了离子交换剂。而离子交换剂在使用一段时间 后,其活性就会降低,从而使其运行周期缩短,工作交换容量降低以及出水品质变坏。为了使其复苏,以前的老办法就是用酸、碱、食盐溶液浸泡处理,此方法已沿用很久。但据反应,效果一般不理想:一来处理时间长,仅浸泡一道工序就要24-40小时,既影响设备的周转,同时又要消耗大量的酸、碱、盐,处理三废液对环境还有污染。
为此,经过多年的总结,用超声波清洗离子交换剂,在多种情况下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个效果良好,又很受运行人员欢迎的好方法。
1. 离子交换剂(树脂)污染的原因
1.1 离子交换剂污染的形成
离子交换剂在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离子交换剂能较彻底地除去水中离子态杂质。
离子交换处理,就是利用一种称为离子交换剂的物质,(简称交换剂或树脂)来进行的。这种物质遇水时,可以将其所具有的某种离子和水中同符号的离子相互交换。
例如工业锅炉常用的软化处理,就是用(钠)Na型阳离子交换剂除去水中的(钙)Ca2+和
(镁)Mg2+离子,其交换反应式如下:(置换反应)
2RNa+Ca2+→R2Ca+2Na+
式中:RNa—表示Na型离子交换剂;
R2Ca—表示Ca型离子交换剂;
R—表示离子交换剂中不可交换的部分,R不是化学符号,没有化学组成的涵义。
上述反应的结果是,水中Ca2+被吸着在交换剂上,交换剂转变成Ca型,而交换剂上原的Na+进入水中,这样水中的Ca2+就被除去。转变成Ca型以及Mg型的交换剂,可以用钠盐(NaCI)溶液再生,使其再变成Na型交换剂。
目前我国用得较多的交换剂是苯乙烯型。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制得的是高分子化合物聚苯乙烯,它为白色小球。将白色小球分别用浓硫酸和胺进行处理,就得到我们水处理工艺中采用的苯乙烯型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和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悬浮物,铁的氧化物以及有机物所污染,结果是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下降,从而影响运行周期。严重污染时,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在交换剂投入运行后三个月内至半年内,就可降低30~50%。
在软化处理过程中,Na型离子交换剂被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会有悬浮态杂质,例如悬浮态的铁化合物和水中的一般的粗分散度悬浮物。水中有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污染Na型离子交换剂。Na交换剂被上述几种污染的机理是,这些杂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表面,好比交换剂被一层污染物所包住,阻障水中的Ca2+和Mg2+离子进入离子交换剂,从而使交换剂的工作容量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需指出,Na型离子交换剂在运行过程中,与水中高价阳离子,如Fe3+交换,会发生交换剂“中毒”现象,这是因为高价铁离子很容易将交换剂中的Na+离子取代下来,而在失效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又称还原)过程中,再生液(NaCI盐溶液)又不容易将失效交换剂中的Fe3+置换下来,因而就逐渐在交换剂中积累,从而影响交换剂的交换容量。
在一级化学除盐系统中,阴离子交换剂主要被有机物所污染。阴离子交换剂被污染后的征状是交换容量下降,交换剂颜色变深,出水水质恶化。阴离子交换剂被有机物污染的原因,一是有机物中的羊茭基和交换剂交换基因的结合,二是依靠分子与分子间的引力,使有机物吸附在离子交换表面。
1.2 离子交换剂污染的几种主要途径
1.2.1 新树脂的污染
离子交换树脂是由一些有机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在它的工业产品中,网孔内常含有少量低聚物和未参与聚合物或缩合的单体。在树脂投运后,这些有机低聚物和单体会逐渐释放出来,造成出水水质下降。另外,树脂在制造和装卸中,会受到原料中的无机杂质及设备腐蚀产物的污染,使新树脂中含有少量泥沙、铁、铅、铜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树脂投运后也会造成出水水质下降。因此,新树脂在投运前必须进行予处理,即清洗树脂中有机及无机污染物,使水处理正常运行。
用超声波清洗新树脂效果是很好的。但必须注意,当新树脂处于干燥状态时“切忌直接与水接触”应先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慢慢用水稀释。否则,会因树脂在水中剧烈膨胀而破碎,降低树脂的使用寿命。
经超声波清洗的树脂反洗排水开始呈黄红色、浑浊、杂有气泡,继而呈黄色,最后变清。据武汉青山热电厂、湖北荆门炼油厂及武汉油脂化工厂的运行情况看,用超声波清洗新树脂,投运后各项水处理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省时省力,节约酸、碱、盐药品费用及废液处理费用。
1.2.2 氧化降解污染的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若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接触,则树脂会被氧化而失去离子交换能力,这类污染称为氧化降解污染。它主要发生在当生水中存在大量细菌或残留有活性氯,或再生用的工业盐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工厂。
上海杨树浦电厂及北京第一热电厂生水中细菌含量高达106-107个/毫升。发现混床树脂层上常有大朵蘑菇状“菌脂团”,其次是阴床树脂及阳床死角处的树脂有白色絮状物-“菌胶团”滋生,它是由许多细菌以及细菌胶团,有的自然漂浮在水中,有的会把树脂包缠起来,它们以树脂所吸附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树脂层内繁殖生长,由于它们较强的氧化性能使树脂损坏,失去交换能力。
阳离子交换树脂,不论是大孔型还是凝胶型,不论是氢型或是钠型,都会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降解。通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降解主要是由生水中残留活性氯及工业盐酸中的氧化剂氧化造成的。活性氯是氯气残余漂白粉的水解产物次氯酸(HOCI)中的氯原子,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存在于自来水及加氯气或加漂白粉的生水中,它能灭水中的细菌,使水中有机物含量下降,防止树脂受细菌和有机物污染。但由于水中残余活性氯的存在,又使阳离子交换树脂受氧化降解的污染。另外,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通常采用工业盐酸。近年来,人们发现工业盐酸由于存在某些具有强氧化性的杂质(氯及其化合物次氯酸等),因而造成阳树脂氧化降解。
氧化降解后的树脂含水量提高,体积变大,工作交换容量减少,同时向水中释放有机物,出水水质差,周期制水量大大减少。由于氧化降解是不可逆的,因此不可能用清洗的方法使其恢复交换容量。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