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膜技术] 微滤膜
发布时间:2009/6/18  阅读次数:771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微滤膜的保养
1、 清洗液的要求    
  
  清洗药剂浓度要适当,避免对微滤膜产生化学损伤和腐蚀。清洗用水要求是无杂质的清水。不然,水中杂质会污染微滤膜,且难以清洗。
  
2、 微滤膜的停运保存    
  
  微滤装置停止运行时,必须进行充分清洗,然后密封保存。如短期停用,对于处理白酒的微滤装置可用高度原酒浸泡保存。如长期停用,应取下微滤膜,干燥密封保存。重新启用时,应按照膜的清洗方法清洗后,方可投入使用。  
  
         膜污染是微滤技术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不仅与膜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膜组件结构、操作条件有关。因此对于具体应用对象,要做综合考虑。
  
         做好微滤膜污染的防治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目前,优化膜的操作条件,改善膜面的流动状态是防治膜污染与浓差极化的主要手段。虽然提出的新方法很多,但真正用于实践的很有限,仍需不断探讨其确切的污染机理,寻找适合不同系统的防治方法,以优化膜的性能,提高膜的寿命。显然,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
  
          由于污染物多种多样,所以微滤膜的清洗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总之,选择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清洗剂和清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而微滤膜的保养也要依据不同的应用对象而定。  
微滤膜清洗实例
         微滤膜的清洗一直是膜技术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微滤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单纯的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有时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复合的清洗方法,下面是白酒微滤污染膜的清洗实例:首先从装有微滤膜的白酒过滤器的排污口排尽剩余酒液,采用无杂质的清水反冲洗约10-20min;再用3-5%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约10-20min;最后用无杂质的清水反冲洗约10-20min即可。对于污染严重的微滤膜,可采用酸碱循环冲洗的方式;对于长期使用的旧膜,可采用较长时间的浸泡清洗,并从效益的角度,把握好更换新膜的最佳时间。
微滤膜清洗方法—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实质上是利用化学试剂和沉积物、污垢、腐蚀产物及影响通量速率和产水水质的其他污染物的反应去除膜上的污染物。这些化学试剂包括酸、碱、螯合剂、氧化剂和按配方制造的产品等。
  
1、 酸碱液    酸在去除诸如碳酸钙和磷酸钙等钙基垢、氧化铁和金属硫化物等方面是有效的。碱清洗溶液包括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这些溶液可使沉淀物松动、乳化和分散。为了能去除湿润油、润滑脂、污秽物和生物物质,通常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增加碱清洗剂的脱垢性。当去除诸如硅酸盐等特别难以去除的沉积物时,交替使用碱清洗剂和酸清洗剂。
  
2、 螯合剂    除了强酸和碱外,螯合剂也用于去除污染膜的沉积物。常用的螯合剂有乙二胺四醋酸(EDTA)、磷羧基羧酸、葡萄糖酸和柠檬酸等。其中,葡萄糖酸在强碱溶液中螯合铁离子通常是有效的,EDTA常用于溶解碱土金属硫酸盐。
  
3、 氧化剂    当NaOH或表面活性剂不起作用时,可以用氯进行清洗,最适pH值为10~11。
微滤膜的清洗方法— 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是用机械方法从膜面上去除污染物,这种方法具有不引入新污染物、清洗步骤简单等特点,但该法仅对污染初期的膜有效,清洗效果不能持久。物理清洗包括多种方法,如正方向冲洗、变方向冲洗、透过液反压冲洗、振动、排气充水法、空气喷射、自动海绵球清洗、水力方法、气-液脉冲和循环洗涤等。
  
1、 反冲洗    指从膜的透过侧吹气体或液体,将膜面污染物除去的方法。注意应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进行(132kPa左右),以免引起膜破裂。反冲时间一般需要20~30min。

2、  静置浸泡加水力反冲洗    对于长期连续运转透水量下降而再生又有困难的膜组件,在停止运转时纯净水浸泡静置10h以上,然后再进行水力反冲洗是提高通量的有效方法。
  
  3、 机械刮除    对管式组件可采用软质泡沫塑料球、海绵球(直径略大于膜管内径),对内压管膜进行清洗,在管内通过水力让泡沫、海绵球反复经过膜表面,对污染物进行机械性的去除。这种方法对软质垢几乎能全部除去,但对于硬质垢则不但不易除去而且容易损伤膜表面。因此,该法特别适用于以有机胶体为主要成分的污染膜表面的清洗。
微滤膜的污染原因及防治方法  
         微滤膜是在压力差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使不溶物浓缩的过程。常用于液体混合物中滤除界于0.02-10μm的悬浊物质颗粒,该技术广泛应用在制药行业中的过滤除菌、电子工业用的高纯水制备、食品工业、饮用水生产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如除去酒中含有的不溶性蛋白、多糖、胶体和细菌等,从而达到提高酒的澄清度,保持酒的色、香、味,同时达到无热除菌的目的。在啤酒与其他酒类的酿造中,用于除去微生物与异味杂质等。

             由于微滤技术具有无相变、能耗低、体系干净等优点,是目前所有膜技术中应用最广、经济价值最大的技术。但在微滤过程中存在膜污染现象,使膜的渗透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发生改变,膜的使用寿命缩短,极大地影响了微滤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分析膜污染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清洗措施和防治对策使膜性能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复十分必要。事实上,膜污染清洗的研究已成为膜分离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1、  膜污染的定义

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征的不可逆变化现象。对于膜污染,应当说,一旦料液与膜接触,膜污染即开始。膜污染常发生在三种场合,即浓差极化、大溶质的吸附和吸附层的聚合。

膜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剂以及大分子溶质的浓度、性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电荷组成、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有关,污染严重时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而膜受到污染的明显特点是:单位面积迁移水速率逐步下降(膜通量下降);通过膜的压力和膜两侧的压差逐渐增大(进料压力和△P逐渐增大);膜对溶解于水中物质的透过性逐渐增大(矿物截流率下降)。

2、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包括:粒子或溶质尺寸与膜孔的关系;膜结构,膜、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膜表面粗糙度、孔隙等膜的物理性质;蛋白质浓度;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温度,料液流速等有关。

3、膜污染防治方法

控制膜污染影响因素,可以大大减少膜污染,延长膜的有效操作时间,减少清洗频率,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轻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在膜过滤前,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去除一些较大的粒子;调节pH值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减轻吸附;改变膜材料或膜表面性质;改善膜组件及膜系统的结构;控制溶液温度、流速、流动状态、压力等。
  
微滤技术及特点
           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在压差的推动下,原料液中的溶剂和小的溶质粒子从高压的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所得到的液体一般称为滤出液或透过液,而大的粒子组分被膜截留,达到溶液的净化目的。除此以外,还有膜表面层的吸附截留和架桥截留,以及膜内部的网络中的截留。微孔滤膜因孔径固定,可保证过滤的精度和可靠性。水处理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掌握微滤技术。
  
  微滤技术的特点:
  
        微滤膜的材质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聚合物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稀、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无机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属等。膜的孔径大约 0.1~10μm,其操作压力在0.01-0.2MPa左右。微滤过程操作分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方式。在死端过滤时,溶剂和小于膜孔的溶质粒子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大于膜孔的溶质粒子被截留,通常堆积在膜面上。随着时间的增加,膜面上堆积的颗粒越来越多,膜的渗透性将下降,这时必须停下来清洗膜表面或更换膜。错流过滤是在压力推动下料液平行于膜面流动,把膜面上的滞留物带走,从而使膜污染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