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泵的检修
发布时间:2009/6/19  阅读次数:71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在检修过程中,水泵故障的诊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以下给出几种常见故障及消除措施,供大家有的放矢地进行水泵故障的诊断。
1、无液体提供,供给液体不足或压力不足
1)泵没有注水或没有适当排气
消除措施:检查泵壳和入口管线是否全部注满了液体。
2)速度太低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电压是否正常或者透平的蒸汽压力是否正常。
3)系统水头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系统的水头(特别是磨擦损失)。
4)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5)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6)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7)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8)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9)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10)底阀太小
消除措施:安装正确尺寸的底阀。
11)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用挡板消除涡流。
12)叶轮间隙太大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
13)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14)叶轮直径太小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叶轮直径。
15)压力表位置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出口管嘴或管道。
2、泵运行一会儿便停机
1)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2)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3)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4)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5)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6)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用挡板消除涡流。
7)泵壳密封垫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密封垫的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3、泵功率消耗太大
1)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2)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3)转动部件咬死
消除措施:检查内部磨损部件的间隙是否正常。
4)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5)速度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绕组电压或输送到透平的蒸汽压力。
6)水头低于额定值。抽送液体太多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安装节流阀,切割叶轮。
7)液体重于预计值
消除措施:检查比重和粘度。
8)填料函没有正确填料(填料不足,没有正确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紧)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重新装填填料函。
9)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10)耐磨环之间的运行间隙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按要求更换泵壳和/或叶轮的耐磨环。
11)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 消除应力并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4、泵的填料函泄漏太大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5、轴承温度太高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4)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向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5)润滑剂太多
消除措施:拆下堵头,使过多的油脂自动排出。如果是油润滑的泵,则将油排放至正确的油位。
6、填料函过热
1)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2)填料函没有正确填料(填料不足,没有正确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紧)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重新装填填料函。
3)填料或机械密封有设计问题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
4)机械密封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向厂家咨询。
5)轴套刮伤
消除措施:修复、重新机加工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6)填料太紧或机械密封没有正确调节
消除措施:检查并调节填料,按要求进行更换。调节机械密封(参考制造商的与泵一起提供的说明或向厂家咨询)。
7、转动部件转动困难或有磨擦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耐磨环之间的运行间隙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按要求更换泵壳或叶轮的耐磨环。
3)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4)轴或叶轮环摆动太大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部件和轴承,按要求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5)叶轮和泵壳耐磨环之间有脏物,泵壳耐磨环中有脏物
消除措施:清洁和检查耐磨环,按要求进行更换。隔断并消除脏物的来源。

多级泵装配前的准备事项
离心泵在装配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各项:
1、装配人员必须熟悉泵的结构、了解装配顺序和装配方法;
2、准备好装配所需要的工具、量具等;
3、各部零件要清洗干净,磨损件按要求修理好;
4、对零件进行预装配性检查
对多级泵,转子部分(包括叶轮、叶轮挡套或叶轮轮毂和平衡盘等),应预先进行组装,也称为转子的小装或试装,以检查转子的同心度(又称晃动度≤0.05mm)、偏斜度和叶轮出口之间的距离。将叶轮、叶轮挡套和平衡盘装于校正好的泵轴上,用轴套锁紧后,安装在车床顶尖或支承在V形铁(或轴瓦)上。
1)转子同心度的检查方法如下:
1)将转子的圆周分成八等分(叶轮也可按叶片数分),并作上记号。将百分表分别置于叶轮的口环外圆和叶轮外圆、叶轮挡套外圆、轴套外圆以及平衡盘外圆上。慢慢盘动转子,每转过一等分,记录一次百分表的读数。转子转动一周后,每个测点上的百分表就能得到八个读数,把这些读数记下来。
2)每一测点处的最大读数减去最小读数,就是转子的偏心度。
测量转子偏心度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各部件与泵轴的同心度。如果偏心度超过允许值,可用车床车削,使其符合要求。
2)转子偏斜度的检查方法
转子偏斜度主要检查叶轮口部端面和平衡盘与平衡环的摩擦面。把泵轴架成水平后,叶轮口部端面和平衡盘的摩擦面应当是与泵轴线垂直的铅垂面。该铅垂面若有偏斜,运转中会严重磨损,甚至影响平衡盘的工作。检查偏斜度时,用百分表水平的指在叶轮、平衡盘的侧面。转动叶轮和平衡盘,百分表的最大读书减去最小读数,即为偏斜度。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可采用车削校正。
3)间距的测量、调整
1)内容:
a、相邻叶轮出口间距;
b、首级叶轮与末级叶轮的总间距;
c、相邻导叶的进口间距;
d、首末级导叶的进口总间距。
2)测量方法及调整:
叶轮间距以叶轮中心现或叶轮的边缘作基准,用钢片尺或专用卡尺来测量。每一个间距或总间距的误差,一般不应超过或小于规定1毫米。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总间距合乎要求,但有个别间距不合要求,有的间距大,有的间距小,这多半由于叶轮轮毂长短不均。此时把原来装配叶轮或轴套的次序适当更动一下,取长补短,便可调整好。如果还不行或者总间距不合要求,那就要更换几个叶轮或轴套,也可以锉削过长的叶轮轮毂,也可以在叶轮与挡套之间增加紫铜垫片使之符合要求。
中段和导叶的间距以导叶和中段侧面为基准,用钢板尺测量。间距不合适时,用改变垫片厚度的方法来调整。
总之,要使相邻叶轮之间距相等,且等于相邻导叶之间距,首末级叶轮值出口的总间距等于首末级导叶在中段之间装有垫片并且相互压紧时的总间距。
叶轮或中段调好之后,应当作上记号,注明次序,以免装配时弄错。
5、按零件组合情况,尽可能先把零件装配成小的部件
1)首先应把密封环和叶轮进行装配,使其配合间隙符合标准,并把密封环装配到相应中段和吸入段上。
2)如果有导叶套,也要分别装配到导叶上。

3)如果是可拆换的导叶,也要分别装配到中段上。
4)把滑动轴承部分分别装配好,组成两个轴承架。
5)选配好平衡套,是平衡套与平衡盘轮榖之间隙符合要求。
6)把平衡环装配到排出段上。
6、试装后的转子组件应完成动平衡试验
7、把检查好的零件或装配好的部件按装配的次序摆好以供装配


机械密封经长期运转后,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由于摩擦造成磨损,弹簧和轴套也会发生锈蚀或损坏,密封圈由于老化变形而失去弹性,所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机械密封泄漏。因此,经过长时期的运转以后,对机械密封元件要进行更换或检修,达到重新使用的目的。
1、动环和静环端面的研磨
动环拆下后,经磨削加工,先进行粗研,后进行精研,有条件可进行抛光。
粗磨时,选用80—160#粒度的磨料,先磨去加工痕迹。然后可用160#以上磨料进行精磨,使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硬质合金或陶瓷动环精磨后需要用抛光机抛光。抛光机的力度可选用M28-M5的碳化硼。抛光后达到镜面。陶瓷环可用M5的玛瑙粉精磨以后,用氧化铬抛光。
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的静环,由于材料软,可用煤油、汽油或清水精研,不需加研磨剂。在跑合过程中还可自研,故光洁度要求不是太高。
研磨的方法,有研磨机的可在研磨机上研磨,没有研磨机的可在平板玻璃上采用8字形的手工研磨方法。
2、轴套检查
轴套的检修拆下后检查锈蚀和磨损的情况,如果锈蚀或磨损得比较轻微,可用细砂纸打光再用,如果锈蚀或磨损的严重可采用加工后电镀的方法或换新轴套。
3、密封圈
密封圈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多数情况下失去弹性或老化,一般情况下需要更换新圈。
4、弹簧
如果弹簧锈蚀的不严重,能保持原有弹性,可不更换。若锈蚀的比较严重或弹性减小的很多,则需要更换新弹簧。
对有组装盒的机械密封,要将盒清理干净,并检查凹槽是否磨损或变形,以便进行校正修复,重新开槽或更换。
机械密封元件修复以后,重新进行组装,组装后同样进行压力试验,然后再投入正常操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