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水质分析主要项目简介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水质分析主要项目简介 ~[ko,K9c?
无论是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用户还是反渗透设备的生产厂家,若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系统应用原水的化学成分和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现象,对于判断设备在产水过程中形成污垢(Scale)的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对于反渗透设备及工程设计单位来说,在进行设计之前还需要了解更多的客户资料才能为用户提供使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设计。诸如,现场水源的特性(水温、水质及变化情况)和反渗透设备使用情况(使用地点、运行状况;设备配套设施情况)等。 rp硾盧a?
c薲耎打^妬
1-1. 水源一般性水质分析项目 憻hM}c V
·PH值 ;?瀦饐L
·碱度(Alkalinity) 屩*拱%??
其中:HCO3-(Bicarbonate)CO32-(Carbonate)OH-(Hydroxide) ??哨\DW
·SO42- (Sulfate) 畾蘱Q??
·CI- (Chloride) G衺晻x~褵
·F- (Flouride) IН陇. W
·NO3 (Nitrate) r瀿3定屋?
·H2S (Sulfide) 四蹤D?@?
·PO43- (Phosphate) 蝷棤L???
·SiO2 (Silica) ?殬?U
·硬度 (Hardness) wma櫀以塀?
·Na+ (Sodium) n?3?轰8?
·Fe,Mn (Iron&Manganese) Qe?电?
·Ba 2+ (Barium) ?喋唄债
·Sr2+ (Strontium) ┈&)?~7?
·Al3+ (Aluminun) 祾&簄豞噼?
·Cu2+ (Copper) K烺8s蝲?
·Zn2+ (Zinc) 邇廝0??
·Ca2+ (Calcium) ?屓! W?
·Mg2+ (Magnesium) B92cE蛗9
·K + (Potassium) 姛?,n?D
·游离性余氯 (Free Chlorine Residaul) ?? n
·CO2 (Carbondioxde) <顸;栶?軻
9Z4勲?# W
1-2. 水源的综合性分析项目 ?*樹\Rf,
■ SDI(Silt Density Index) 洗z咪VcW臫
SDI也称为淤泥密度指数(fouling index)。该指标是表示R/O膜系统在依据此给水条件下运行发生污染可能性的一种尺度:SDI数值表征了在规定时间内,孔径为0.45μm测试膜片被溶在被测试给水中的淤泥、胶体、黏土、硅胶体、铁的氧化物、腐植质等污染物堵塞的比率和污染程度。SDI的具体标准检验法在美国ASTM TEST(D189-82)的文件中有所叙述,具体测试过程叙述如下: 鎡辐呖Q?
使给水以30PSI的恒定压力通过直径为Φ47mm、孔径为0.45μm 的测试滤膜后开始测定:首先测定开始通过滤膜的500(25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TO;在使水连续通过滤膜15分钟(T)后,再次测得通过滤膜的500(25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T1;在取得以上3个时间数据之后,由此可以计算出该水源的SDI值: 遙廭?^-?
即 SDI=[1-TO/T1]*100/T *陻F?8詯
在实际工程中,当T1为TO的四倍时,SDI为5;在SDI为6.7时,水会完全堵塞测试膜,而无法取得时间数据T1,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进行调整,使其SDI指标降至5.0以下。 ?? 藖?k
这种SDI数值的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该测试方法与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因为在测定SDI时,给水中的所有污染物均被测试滤膜过滤;而反渗透系统在运行时,膜表面则有相当部分的污染物(foulants)沿着膜表面被RO浓水一道流走。但是,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以该种测试方法而得到的SDI值还是能说明反渗透系统给水的污染程度:一般说来,在RO系统给水SDI值低于3时,对膜系统的污染不重,设备运行基本不会出现膜系统的过快污染;当SDI大于5时,则说明在反渗透系统运行时可能会引起较重的膜污染。 u掂弈kr
|?kgPL
■ 浊度(Turbidity) n 帙詮<?lt;?
浊度是利用水的透明程度来判定给水所引起(膜)污染的可能性的综合指标。该指标一般使用浊度计通过水中的杂质所散射的光的程度来测定。国际上浊度的通用度量单位用NTU来表示,也可以使用其它相对性度量单位,比如在我国通常用“度”来表征浊度指标。 ]?臷"丕
在反渗透系统中,当给水浊度大于1.0时,对反渗透膜系统来说可能会有较高的污染倾向。所以,反渗透系统设计时我们建议在反渗透系统连续运行时,给水浊度值应控制在0.3~0.5NTU之间最好,运行时系统给水浊度的最高限值为1.0NTU。与SDI指标一样,浊度也同样只是一个水质定性判定指标。但是,尽管浊度指标和SDI值都能反映原水质量或予处理系统出水质量,但浊度指标与水源本身的SDI却不一定呈正比关系 :即浊度低的水则可能SDI值很高,这是因为水中存在着相当多的光能透过的、且能污染膜的污染物质,而这些污染物在对原水进行浊度测定时而往往检测不到。故此,对于原水浊度指标和SDI指标在设计及应用时一定要区别看待,但是它们都是反映予处理系统性能和系统给水状况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指标,均应引起设计及应用者足够的重视。 狊彥吤(%
?&#?璄qC
■ Z电位(Zeta potential) 嵥嵺歬kHk
水中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要成份的悬浮物显著特征是其外部常带有负电荷,并且由于这类物质相互排斥,故此其分散地存在于水中。但是它们在进入反渗透系统被浓缩的时候,可能会凝聚成较大的胶状体,这些胶状体颗粒一旦超过其在水中分散的限度时,便会沉淀下来对反渗透膜形成污染。 a?蓣鸀刜
Z电位是表示所有分散在水中悬浮物所带电荷总倾向的数值:当原水的Z电位为负值时,则意味带负电荷的悬浮物成份分散在水中的可能性很大,在此条件下,简单的过滤工艺很难将给水中的悬浮物祛除;当Z电位为零,则意味着水中的悬浮物成份基本上不再带有相互的电荷,在此种条件下,水中的悬浮物在混凝过程中很容易形成较大的凝聚体而沉淀或被分离出来。 ^iO蕘蕅
对在预处理系统中投放高分子凝聚剂的R/O系统来说,Z电位指标具有很大的意义:即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最好根据加药后的给水Z电位,注意调整凝聚剂的投加量,使调整后的反渗透给水在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或细砂过滤器之前Z电位为零才好,这样做,往往在预处理系统运行时会得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墔嬑弣zo秪
銟B结蔏
■ SCD(游动电流测试 / Streaming current detector) 鴄i斸?q?
SCD也多用于在投放絮凝剂的原水预处理过程中,它是能在线监测混凝效果的唯-手段。在地表水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带负电荷几乎不沉降的悬浮物,正是这些带负电荷的悬浮物在SCD的取样室内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定向移动便形成了微观上的游动电流。用来测定这种电流强度的仪器就是SCD。如果水中的悬浮物所带电荷能被絮凝剂所中和,就会使包围这些悬浮物的自由离子数目减少,此时通过SCD测试槽的电流就会相对较低,也就是说,SCD电流的大小反映了系统经过混凝后仍留在水中的正(或负)离子的净余量。很显然,为保障反渗透系统安全运行,在有投放絮凝剂工艺环节的R/O预处理系统运行时,SCD的在线监测比较重要。 ^]?負t
?鵹UA嫢
■ 有机物、生物污染物的综合监测 ?;p灟?;
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和细菌普遍存在于地表水和废水之中。反渗透系统在处理该类水源时,水中尚存的有机物在膜分离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吸附在膜表面上,但是我们在设计及对原水取样分析时想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却十分不易。一般情况下在设计使用该类水源的反渗透系统时,对有机物的全面分析只能从有机碳总含量(TOC),生物化学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几方面对水源进行鉴定。工程实践证明:一般说来当原水TOC含量在2毫克/升以上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TOC含量高于3毫克/升时就应该对存在于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才好:这是因为水中有的有机物不仅会污染R/O膜,而且长期附在膜面上还会引起R/O膜的超薄屏障层的化学降解,进而引起膜性能的退化和降低。但是,在有的水源下,虽然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但是实践证明其对膜材料却无丝毫损害,所以工程设计时在对特殊水源的有机物分析十分重要。原水的生物含量检测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微生物在进入R/O系统后,虽然不会吞噬膜材料,但是其在膜元件表面及内部寻找到形成生物膜的理想环境,以致于对膜元件形成生物污堵。由此而引起的生物污堵严重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导致反渗透膜系统中的膜元件发生“望远镜现象”,造成膜元件的机械损坏,这一点对反渗透系统设计者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