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汽机专业 > 详细内容
火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
发布时间:2009/10/18  阅读次数:459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5.2.1   化学清洗的工艺步骤,一般是:凝汽器两端的管板吹干,汽测灌除盐水查漏并对水测热交换管进行水压查漏和堵漏→临时系统水冲洗→碱洗(热交换管中含油或微生物含量高时,应进行碱洗)→碱洗后水冲洗→酸洗→酸洗后的水冲洗→压缩空气人工吹球→加碱和活化剂进行中和处理→水冲洗→预膜→水室冲洗、通风于燥→查漏、抽管检查。其清洗工艺的主要控制条件见表3。
5.2.2   清洗工艺的确定
5.2.2.1   被清洗的热交换管抽管检查,经酸洗后发现管内腐蚀己十分严重或出现严重点蚀时,应进行探伤检查确认,将此类管更换或堵死后再进行酸洗。
5.2.2.2   为减少Fe3+对清洗腐蚀速度的影响,当Fe3+>0.01%时,应在清洗介质中添加适量还原剂或采用半开半闭的方式将Fe3+的高峰排除。
5.2.2.3   为提高予膜效果可在成膜过程中用除油压缩空气适量添加氧量。
5.2.3   汽侧灌水和水侧水压试验
5.2.3.1   用高压水冲洗清除凝汽器管内的污泥、砂石等污脏物。
5.2.3.2   在凝汽器汽测灌水实验前两端的管板必须充分干燥。
5.2.3.3   对于无奥氏体钢部件的设备,可用过滤后的澄清水或工业水进行水冲洗,水冲洗流速应为0.3m/s。冲洗终点以出水澄清无杂物为准。
5.2.4   酸洗
5.2.4.1   循环酸洗时,缓蚀剂可在浓酸液注入前加入清洗系统,也可与酸液同时加入清洗系统,酸洗工艺的控制条件见表3。
5.2.4.2   凝汽器清洗时,配酸过程应缓速持续进行,避免瞬间过高浓度进入,加酸前半小时进出口浓度差<0.6%,最好加酸持续时间为1.5h~2.0h。并根据泡沫多少加入消泡剂,根据Fe3+分析结果加入Fe3+还原剂,使Fe3+<0.01%。
5.2.4.3   若注酸后在2h内酸液浓度<1.5%应补加酸使其酸度为3.0%左右与此同时适量补加缓蚀剂。通常在4h左右可完成酸洗,垢量多时可在6h内完成酸洗。
5.2.4.4   凝汽器监视管段可以分别放入清洗箱和水室,并使监视管内流速与被清洗凝汽器管内流速相近。
5.2.4.5   如酸液浓度连续半小时稳定不降低,说明垢己基本除去,可提前结束酸洗,减小腐蚀。
5.2.5   水冲洗
     启动两台泵用工业水进行大流量冲洗,也可采用间隙水冲洗。冲洗流速应≥酸洗流速,冲洗至pH≥4.3。
5.2.6   人工吹球
     清洗后热交换管内存在部分污泥,为保证预膜质量。水冲洗结束后,用无油压缩空气进行吹球,每管不少于2个胶球,清除管内污泥,同时清除水室及管道内沉积的污泥。
5.2.7   中和
5.2.7.1   系统充满水,建立循环后加入NaOH和预膜活化剂,循环中和6h~8h后排放,使铜管活化表面进入钝化状态形成Cu2O后排放,再通工业水冲洗至Ph≤9.0。
5.2.7   予膜
5.2.7.1   冲洗吹球结束后,再上水冲洗排放至清水。采用表4的工艺成膜。
表3     凝汽器清洗预膜工艺及控制标准
表4   凝汽预膜工艺条件
5.2.7.2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防腐膜,达到均匀致密应每隔8~12h切换系统一次(正反方向各循环2~4次)。此外,每次倒向后先提高流速运转0.5h,再转入正常流速运行。
5.2.7.3   预膜至预定时间后排空预膜液。
5.2.8   冲洗干燥
系统进工业水,循环冲洗至水清且Ph>7为合格。将水排空,打开人孔,用工业通风机进行强力通风干燥。
5.2.9   查漏、抽管1~2根评定酸洗和预膜效果。
6   化学清洗成膜质量指标
6.1   清洗后的金属表面应清洁,基本上无残留硬垢。
6.2   用试验腐蚀指示管段测量大型酸洗的金属平均腐蚀速度应<2g/(m2·h),小型试验腐蚀速度应≤0.5 g/(m2·h),总腐蚀量应<20g/m2,与洗前管样比较无点蚀和脱锌现象(原始管样已发生脱锌现象除外)。
6.3   除垢率≥90%为合格,除垢率≥95%为优良。
6.4   凝汽器化学清洗后,机组启动未发生因酸洗引起的管子泄漏造成停机。
6.5   抽管检查膜质均匀致密,且有一定的厚度。用1.0mol/L盐酸滴溶检查其耐蚀性>35S为优良、20~35S为合格、<20S为不合格。
7.   化学清洗中的化学监督
7.1   化学清洗前检查并确认化学清洗用药品的质量、数量,监视管段和腐蚀指示管。腐蚀指示管应放入清洗箱和凝汽器水室内。
7.2   化学清洗中应监督加药、化验,控制各清洗阶段介质的浓度、温度、流量、压力等重要清洗参数。
7.3   化学清洗用药品质量和检定方法,详见附录B。
7.4   根据化验数据和监视管内表面的除垢情况判断清洗终点。
7.4.1   排酸浓度不低于2.5%(常温下盐酸浓度低于2.5%反应变得很缓慢)。
7.4.2   进出口酸浓度接近维持1h。
7.4.3   进出口酸液无泡沫产生。
7.5   化学分析项目与监视点
7.5.1   凝汽器化学清洗时的监视点布置见图1,清洗液的测试方法见附录A。
7.5.2   化学清洗过程中测试项目及终点,见表6。
表6     化学清洗的测试项目及终点
11.3   化学清洗系统的安全检查应符合下述要求
11.3.1   与化学清洗无关的仪表及管道应隔绝;
11.3.2   临时安装的管道与清洗系统图应相符;
11.3.3   对影响安全的扶梯、孔洞、沟盖板、脚手架,要做妥善处理;
11.3.4   清洗系统所有管道焊接应可靠,所有法兰垫片、阀门及水泵的盘根均应严密耐腐蚀,应设防溅装置,防备漏泄时酸液四溅,还应备有毛毡、胶皮垫、塑料布、胶带和专用卡子以便漏酸时抢修。
11.3.5   酸泵、取样点、化验站和监视管附近须设专用水源及石灰粉。
11.4   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上进行明火作业和其它工作。在加药场地严禁吸烟,清洗过程中,应有专人值班,定时巡回检查,随时检修清洗设备的缺陷。
11.5   搬运浓酸、浓碱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肩扛、手抱。直接接触苛性碱或酸的人员和检修人员,应穿戴专用的防护用品。尤其在配酸(包括使用氢氟酸或氟化物)及加碱液时应注意戴好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
11.6   在配碱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和浓度为0.2%硼酸溶液。
11.7   酸液泄漏的处理:
11.7.1   酸液漏到地面上应用石灰中和。
11.7.2   溅于衣服上,应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3%碳酸钠溶液中和,最后再用水冲洗。
11.7.3   酸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再用2%~3%重碳酸钠溶液清洗,最后涂上一层凡士林。
11.7.4   酸液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立即送医务室急救。
11.7.5   氢氟酸一旦溅于皮肤上,应用饱和石灰水冲洗。
11.8   清洗过程中,应备有急救药品
11.8.1   0.2%硼酸溶液、0.5%碳酸氢钠溶液、2%~3%重碳酸钠和碳酸钠溶液各5L、凡士林250g和饱和石灰水50L。
11.8.2   氢氟酸灼伤急救用药:
11.8.2.1   药膏的配方为由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20g,氧化镁20g,甘油15g,水44g和盐酸普鲁卡因1g混合而成。
11.8.2.2   静脉注射用的含10%葡萄糖酸钙或10%氧化钙溶液10mL的针管30~40支。含10%碘化钠溶液5~10ml的针管10支。
11.8.2.3   可拉明、咖啡因或止痛片药片。
11.9   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在存放、运输、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
11.10   禁止向水泥沟内排放废酸液,在向除灰系统内排酸时应有相应的技术措施。排酸时间应与冲灰时间错开,排酸时应有专人监视,防止酸液溢流到其它沟道。
11.11   废液应首先排至废液池,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再行排放。
11.12酸洗成膜后拆除水室内临时堵板前,对于母管制机组应先打开循环水出口及入口临时排放阀门直至存液排空后,才能动用电火焊。对于单元制机组应先打开循环水进出门后,才能动用电火焊,以防产生氢气爆炸。
附录A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