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从图7 看出对水质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利用停机的时间对冷却塔的蜂窝板、凝结器水室、铜管的端部检查,没有出现明显结垢、腐蚀现象。
4. 3 配方GN - 1 的应用
2001 年9 月对配方GN - 1 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每台机组用量药约为42 kg/ d。水质的变化结果如图8 ,现场挂片的腐蚀率如表6 。
好的稳定与缓蚀作用,而补充水对铜管的腐蚀较明显。
利用停机的时间对冷却塔的蜂窝板、凝结器水室、铜管的端部检查,没有出现明显结垢、腐蚀现象。
比较图6~图8 还可看出,在达到相同阻垢处理效果条件下,GN 药品的耗量比W - 4 少。
5 结论
①大溪河水质含盐量不高,有一定的腐蚀性,且经浓缩后仍会结垢,加入1~2 mg/ L 缓蚀阻垢剂后能起到有效的阻垢、缓蚀作用。
②本课题开发的GN - 1 阻垢缓蚀剂, 有优良的阻垢缓蚀性能,水系统不用再进行其它方面的水质调节,操作管理方便,用量较低,稳定性好。
③电厂所采用的缓蚀阻垢工艺是有效的。控制浓缩倍率在3 以下,能实现阻垢、缓蚀的目的。
④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处理的工艺为:在计量箱配制0. 5 %的药液,通过计量泵在机组运行中连续向循环水系统加入缓蚀阻垢剂,控制阻垢剂的有效成份浓度为1~2 mg/ L ,每班分析1 次循环水中阻垢剂含量及水质。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加药量及排污量。
6 几个问题的讨论
6. 1 运行中浓缩培率的控制
为防止系统的积垢、腐蚀,运行中必须有效的控制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根据物料平衡原理,系统的水平衡有:
M = E + D + B + F
式中: M ———补充水量;
E ———蒸发水量;
D ———风吹损失水量;
B ———排污水量;
F ———渗漏水量。
浓缩倍率K = M/ ( D + B + F) 。
上式中M 为生产所需的水量是不能减少的,E , D , F 与冷却塔的结构及系统有关, 运行过程是不能控制的, B 是运行中可以控制的,即可通过调节排污量来调节循环水的浓缩倍率。经统计,虹源电厂投产一年来机组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为2 ~ 2. 5 。水质试验表明浓缩倍率可以提高至3 ~ 3. 5 倍,要提高浓缩倍率就要减少排污量。系统设计的排污水用于冲灰, 减少排污即减少冲灰用水,这对生产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若冲灰用水控制不好随意加大用量,还会使系统的浓缩倍率更低。经测试系统在零排污的情况下, 极限浓缩倍率Kmax ≤3. 5 。根据阻垢剂的试验结果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只要加药正常,不管系统在何种方式下运行,均能满足阻垢处理的要求。
6. 2 不必基础加药
药品生产厂家均要求新系统运行之前或系统经清洗、检修置换新水后,需按系统的水容积及控制的药液浓度计算,进行基础加药,加药的方法是一次性将药加入冷却塔水池中。根据虹源电厂的水质,从机组运行开始至循环水浓缩至具有结垢倾向的时间大约在30~40 h ,在这段时间里,按正常的加药控制完全可满足加药量控制的要求,若进行基础加药即一次性往冷却塔水池倒入缓蚀阻垢剂,因阻垢剂属酸性,会造成局部PH 值过低而破坏系统金属表面的保护膜,引起不必要的腐蚀损坏。
基于保持系统水中阻垢剂浓度的稳定,减少腐蚀,药液的连续加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6. 3 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清洗
循环水在运行中的冷却是水与空气直接进行接触的,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时,把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洗涤在水中。按国家标准,清洁空气的含尘量为0. 2mg/ m3 ,由于刮风及大气污染,含尘量往往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有时可高达几十倍。在冷却塔中冷却1kg 水大约需要1 m3 空气,如按空气1 mg/ m3 尘量计算,每天洗下的灰尘量可达几百kg ,洗涤下来的灰尘大部分沉积在管道、凝结器及冷却塔底部的塔池内,成为污泥。同时,补充水带入的泥沙,微生物、藻类、贝类的生长也会增加系统污脏。在水中,这些污脏物在水流速低的部位沉降下来,粘附在金属表面上,造成污垢的腐蚀。因此系统必须进行定期清洗,特别是冷却塔的水池,应定期清洗(清扫) 。为保持凝结器铜管的干净,防止沉积物下腐蚀,进行铜管的胶球清洗也是必要的。根据凝汽器的端差变化,对铜管进行化学清洗也将成为必要。
致谢
本试验研究工作得到了虹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化学班及汽机班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二作者简介:彭泉光,男,1956 年生,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厂化学专业,一直在电力试验研究院从事电力化学的水处理、设备防腐、防垢、除垢,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
凌浩翔,男,工程师,1991 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电厂化学专业,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电厂化学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