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1.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B)。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2. 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C)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3. 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C)处分。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 B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 B、1 C、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C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A、1年 B、2年 C、3年
6. 集团公司系统各级( A )是其管理范围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A、行政正职 B、生产主管副职 C、安监主管
7. 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 B )
A、人身未遂和异常 B、人身重伤和事故 C、人身轻伤和障碍
8. 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 A )
A、人身死亡事故 B、人身重伤和事故 C、人身轻伤和障碍
9. 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 A )
A、人身轻伤 B、人身未遂 C、异常
10. 对隐瞒人身重伤事故、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处分、隐瞒事故的( A )给予开除厂籍处分;
A、主要策划者和决策者 B、参与者 C、执行者
11. 危急事件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C)的原则。
A、防御 B、响应与救援相结合 C、防御和救援相结合
12. 危急事件发生后,企业必须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B)报告至集团公司本部。
A、直接 B、逐级 C、间接
13. 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要着眼于(A),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治理,及时排除危险源。
A、预防 B、响应 C、紧急救援
14. 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规定了发电厂电缆防火的(A)。
A、原则 B、标准 C、原则和标准
15. 阻燃性是指(A)
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16. 耐火性是指(B)
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17. 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B)的电缆火灾事故。
A、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 B、因外部原因引发 C、因外部原因和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
18.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A)。
A、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 B、不宜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 C、不宜超过3台机组的电缆
19. 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C),宜分层由上而下。
A、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顺序
B、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顺序
C、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
1. 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B)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
A、1~2m B、2~3m C、3~4m
2. 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C)的供热管路。
A、15℃ B、10℃ C、5℃
3.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A)
A、0.5m B、1m C、1.5 m
4.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
A、0.5m B、1m C、1.5 m
5. 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A)
A、0.25m B、0.5m C、0.75 m
6. 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
A、0.25m B、0.5m C、0.75 m
7. 电缆沟阻火墙的厚度不宜小于(B)。
A、100mm B、150mm C、200mm
8. 凡穿越楼板的电缆孔、洞的封堵厚度不应小于(A),宜与楼板厚度齐平。
A、100mm B、150mm C、200mm
9. 防止窜烧方式,可在阻火墙紧靠两侧不少于(B)区段所有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或设置防火挡板等。
A、0.5米 B、1米 C、1.5米
10. 电缆沟、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C)一次。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11.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至少每(B)年考试一次。
A、1 B、2 C、3
12. 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应按(C)划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管理,保证完好可用。
A、班组 B、车间 C、区
1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电力企业义务消防队消防演习(B)不少于一次。
A、每季度 B、每年 C、每两年
14. 电力生产设备火灾扑灭后必须(A)。
A、保持火灾现场 B、清理火灾现场 C、尽快恢复生产
15. 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C)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尘浓度是否合格。
A、1h B、5h C、2~4h
16. 一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为( C )小时。
A、12 B、24 C、48
17. 油区的一切电气设施均应选用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A),不准有架空线。
A、电缆或暗线 B、电缆或明线 C、明线
18. 运煤皮带着火应立即停止皮带运行,用现场灭火器材或用水(B)向中间逐渐扑灭。
A、从着火一端 B、从着火两端 C、从着火四周
19. 进入油罐的检修人员应使用电压不超过(A)的防爆灯。
A、12V B、24V C、36V
20. 在停用的制粉系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将此设备处积粉清除干净,并采取可靠的(C),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A、降粉措施 B、降温措施 C、隔离措施
21. 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应距离明火(B)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5m以上距离。
A、8m B、10m C、15m
22. 电缆进入控制室、夹层、控制拒处的电缆孔洞都应用(C)堵塞。
A、混凝土 B、任何材料 C、防火材料
23. 蓄电池室的门应(A)开。
A、向外 B、向内 C、中间
24.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B)。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25. 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C)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剂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26. 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B)。
1. 下列哪一种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B)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2. 固体可燃物(比如木材、棉、纸等)燃烧的火灾为(A)类火灾。
A、A B、B C、C
3. 液体(比如汽油、甲醇、柴油等)燃烧的火灾为(B)类火灾。
A、A B、B C、C
4. 可燃气体(比如煤气、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为(C)类火灾。
A、A B、B C、C
5. 事故排油阀应设(B)钢质截止阀,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6. 汽机油系统事故排油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C)以外的地方。
A、1m B、3m C、5m
7. 电缆廊道内,应每(C)划分防火隔段。
A、20米 B、40米 C、60米
8. 电缆竖井应每(B)划分一个防火隔段。
A、4米 B、8米 C、12米
9. 应至少每(C)清扫一次输煤系统、锅炉电缆排架。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10. 汽机油管道与蒸汽管道净距离不应小于(C)。
A、50毫米 B、100毫米 C、150毫米
11. 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B)批准。
A、本单位生产厂长 B、本单位总工程师 C、当班值长
12. 单元制的给水系统,除氧器上应配备不少于(A)全启式安全门,并完善除氧器的自动调压和报警装置。
A、两只 B、三只 C、四只
13. 汽包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A)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正确监视
A、2 B、3 C、4
14. 汽包锅炉应至少配置(A)彼此独立的就地汽包水位计和(A)远传汽包水位计。
A、2只 B、3只 C、4只
15. 当一套汽包水位测量装置因故障退出运行时,一般应在(C)内恢复。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16. 一套汽包水位测量装置退出运行时间最多不能超过(A)。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17. 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B)。
A、经领导同意,机组可以启动和运行。 B、禁止机组启动和运行。
C、采取措施,机组可以启动和运行。
18. 转速表显示不正确或失效时,(B)。
A、经领导同意,机组可以启动。 B、禁止机组启动。
C、采取措施,机组可以启动。
19. 在油质及清洁度不合格的情况下,(B)。
A、经领导同意,机组可以启动。 B、禁止机组启动。
C、采取措施,机组可以启动。
20. 机组冷态启动带25%额定负荷(或按制造要求),运行(A)后方可进行超速试验。
A、3~4小时 B、4~5小时 C、5~6小时
21. 汽轮机隔板最大变形量不超过轴向间隙的(B)。
A、1/4 B、1/3 C、1/2
22. 机组启动时,大轴晃动值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A)。
A、±0.02mm B、±0.03mm C、±0.04mm
23. 机组启动时,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A),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A)。
A、50℃ , 35℃ B、35℃ , 50℃ C、50℃ , 50℃
24. 机组运行中,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C),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蒸汽过热度不低于(C)。
A、50℃ , 35℃ B、35℃ , 50℃ C、50℃ , 50℃
25. 机组起动前连续盘车时间执行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并不少于(B),热态起动不少于4小时。
A、1-3小时 B、2-4小时 C、3-5小时
26. 水内冷或双水内冷的发电机在停机(运行)期间应保持发电机绕组温度(C)环境温度(或风温),以防止发电机内结露。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27. 当内冷水箱内的含氢量达到3%时报警,在(B)内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氢量升至20%时,应停机处理。
A、60 小时 B、120小时 C、240小时
28. 全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出口风温差达到(B),应立即停机处理
A、5℃ B、8℃ C、10℃
29. 对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设备每(B)进行至少一次红外成像测温检查。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30. 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拦杆高度应不低于(B)。
A、1000 mm B、1200mm C、1500 mm
31. 废液排放硫化物含量应小于(A)。
A、1mg/L B、2mg/L C、3mg/L
32. 外排废水中悬浮物应(B)。
A、≤50mg/L B、≤70mg/L C、≤100mg/L
33. 所排废水的PH值范围为(B)。
A、6-10 B、6-9 C、7-9
34. 废水排放量应(A)。
A、≤3.5m3/MWh B、≤4.0m3/MWh C、≤4.5m3/MWh
35. (B)必须对室外电气设备外绝缘进行一次清扫。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36. (C)必须对发电机主开关控制回路的二次电缆进行绝缘测试。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37. 厂用电备自投装置至少(B)试验一次。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38. 直流动力至少(A)试转一次。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39. 柴油机做到至少(A)试转一次。
A、每月 B、两个月 C、每季度
40. 对套管及其引线接头、隔离开关触头、引线接头的温度监测,(C)应至少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测温。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41. 输油管防静电接地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C)。
A、5Ω B、10Ω C、30Ω
42. 变压器中性点应有(A)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A、两根 B、三根 C、四根
43. 变压器自动喷淋装置必须(B)进行一次试验。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44. 疏水管按压力顺序接入联箱,并向低压侧倾斜(B)。
A、30° B、45° C、60°
45. 疏水联箱的标高应(C)凝汽器热水井最高点标高。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46. 停机后,疏水系统投入时,控制疏水系统各容器水位正常,保持凝汽器水位(A)疏水联箱标高。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47. 当润滑油压降至(A)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并停机投盘车。
A、0.06~0.07MPa B、0.07~0.075MPa C、0.075~0.08MPa
48. 当润滑油压降至(A)停盘车。
A、0.03MPa B、0.035MPa C、0.04MPa
49. 危急保安器动作值为汽轮机额定转速的(A)范围内。
A、110%±1% B、110%±2% C、110%±3%
50. 退出火焰探头或联锁装置,必须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题下,经(C)批准才能进行。
A、当班值长 B、分场主任 C、总工程师
51. 在重新点火前进行炉膛吹扫时,吹扫空气量一般为额定负荷空气量的(B)。
A、20~25% B、25~30% C、30~35%
52. 在重新点火前进行炉膛吹扫时,吹扫时间保持(A)分钟。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53. 在重新点火前进行炉膛吹扫时,对于直吹系统,吹扫时间(B),保证吹扫彻底。
A、不少于5分钟 B、不少于10分钟 C、不少于15分钟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