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超滤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应用的工艺选择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1/3/28  阅读次数:335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该项目水源是电厂循环排污水,对于该类水源,目前比较成熟的预处理工艺是“MMF+UF”。基于以往经验,本项目同样采用该工艺。
由上图可知,超滤的产水系数在运行期间比较稳定,整体上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对于预处理产水水质,经分析发现:
(1)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浊度10~2NTU,出水浊度受原水浊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去除率在40%~90%之间。
(2)超滤出水浊度最高0.4NTU,最低0.1NTU。去除率在90%左右。
(3)超滤出水SDI 值保持在3 以下,有时出现某一阶段过高的SDI,这可能是因为在这阶段超滤膜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如化学清洗不充分、进水混凝效果不理想等,造成膜污染,但是这种污染可以通过化学清洗去除或者是通过加长浸泡时间解决。水温和进水pH 值对SDI 也有影响。
该系统于2004 年11 月投产,迄今连续运行,十分稳定。超滤系统采用进水连续加3ppmNaClO、30 分钟反洗、每5 小时气水混合清洗的方式运行,化学清洗周期大于3 个月。

图片

4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受污染的地表水,作为膜法工艺的水源时在超滤之前加上必要的预处理工艺可有效的减轻超滤的负担,同时可使超滤和反渗透长期稳定运行,化学清洗频率较低。
RO预处理中水作为膜法工艺的水源时,采用“MMF+UF”的工艺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MMF”工艺可有效的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但多介质过滤器产水SDI 仍旧过高,而且产水水质波动较大,特别是原水水质发生波动时,产水水质波动也相对较大,不能直接进反渗透,因此采用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是必须的。从项目运行情况来看,采用“MMF+UF”工艺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可使反渗透运行稳定,延长反渗透清洗周期,降低成本。
超滤产水水质对RO 运行影响较大,超滤产水SDI、浊度以及细菌指标等都能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采用合适的“MMF+UF”或“活性炭+超滤“等组合工艺来去除有机物。
如果原水水质浓度较大时,使用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行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设备选型。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