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汽机专业 > 详细内容
国产300MW机组除氧器暂态过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09/10/11  阅读次数:4006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由于DG600-240型给水泵密封水设计源于凝结水母管,而回水的一部分引入前置泵进口(回除氧器),使前置泵入口水温t1有所降低,按下式求出:
式中   Qw为本泵给水流量,kg/h;Qm为泵密封水回水流量,kg/h;tm为密封水回水温度(90℃以下),℃。
       凝结水母管温度为32℃左右,经泵密封后,有一定温升,密封水系统设置调节门以保证供水压力与除氧器压力之间压差在30kPa以上,而回水温度要求不大于90℃,否则保护动作,泵跳闸。由于B泵炉MFT之后向汽包供水,流量保持给水流量Qw,大于A泵处于的再循环工况(参见图 7、图 8),Qm亦与转速的变化有关,这就解释了B泵入口温度高于A泵的现象。
3.4.3   散热问题
       长距离(20m以上)的管道虽在保温条件下输送给水,可避免导致大量散热损失,但亦使入口温度偏低。
3.5   给水泵安全性分析
       (1)给水泵安全性分析的一般方法为[7],前置泵入口处的有效汽蚀余量DHa必须大于必须汽蚀余量DHr,校核暂态工况下汽蚀余量的动态最大降落值DHmax =max[(ps-pd)v],其中ps为前置泵入口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v为给水比容的平均值。利用式(3)计算瞬时热焓isid,反算出pspd,其计算涉及在DHmax时累计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量xmax。得出的结论是汽化最危险时刻出现在凝结水管系第一次换水完毕之后,凝结水管系加上下降管第一次换水完毕总时间以前的某时刻内,汽化点处在下降管的区段。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该计算偏于保守。暂态过程中汽蚀余量动态降落实测计算值见图12。从中看到,在负荷变动的前1min,有增大的趋势,从-18.61m变为-15.23m,之后逐渐下降,但整个过程(ps-pd)v均小于0,它表明DHa始终大于DHr,暂态过程不会发生汽化。
       (2)从试验结果来看,由于主泵较低温度的密封水较回水引入前置泵入口,使入口水温低于除氧水箱的温度,其对应的饱和压力ps与除氧器压力pd变化的趋势见图 13、图 14。从中可见,A、B泵ps总是低于入口压力p1=Hg+Pd-v12/2g-vDp,它门的差值大于前置泵的必须汽蚀余量Hr,表示前置泵不会发生汽化,更不会汽蚀或导致断列工况。但低温的凝结水未经加热器的加热,直接引入给水,降低了整个机组循环热效率,牺牲效率换取了给水泵的安全。
       (3)FA1D56前置泵为一级双吸叶轮,扬程100m,与单吸泵相比,汽蚀比转数提高1.414倍,抗汽蚀性能好,Hr=3.8m。应当说,只要前置泵不发生汽蚀,主泵就不会发生汽蚀,前置泵为定速泵,主泵转速通过液力偶合器转速可变,暂态过程抗汽蚀性能进一步提高。在额定工况Q0n0下最小必须汽蚀余量为Hr(min),则在工况Qn下,必须汽蚀余量为:
       从上式可见,变工况下的必须汽蚀余量Hr,1/3取决于流量的改变,2/3取决于转速的改变。对前置泵而言,转速虽未改变,但流量下降(参见图7、图 8),必须汽蚀余量Hr减小;对于主泵,转速和流量均减小,使进口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均减小,必须汽蚀余量Hr下降更多,这些都改善了泵组的抗汽蚀性能。
       (4)给水流量Qw下降,给水下降管压降Dp相应降低,尤其是对于装有入口滤网管道而言,有效汽蚀余量增加,进一步改善抗汽蚀性能。当然,流量Qw的减小,延长了下降管中水容量的换水时间,这是不利的。
4   结论及建议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