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反渗透(RO)装置
一、日常运行检查:
进入正常生产后, 操作人员每小时要定期巡回检查设备现场。把巡检的结果如实记录下来, 与运行记录一起给予总结, 作为定期维修的资料。
检查周期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或检查点 备注
每班一次
检查有否漏水 设备的各密封部位及附属阀门等各处是否漏水 如有漏水,找出漏水点位置及原因,及时止漏
二、RO膜组的安装:
1. 膜元件的安装
1.1 用清水冲洗容器以去除所有尘土和颗粒,清理腐蚀产物或外部杂质(包括润滑油过量)。
1.2 检查膜元件表面有无缺陷,应及时处理以免擦伤容器。
1.3 注意防止膜卷缩伸出装置的端部,如果发现不能处理的缺陷,联系生产厂处理。
1.4 用约50%的甘油-水混合物来润滑容器内部。可用合适尺寸的棉布沾取混合。
1.5 把第一个膜元件装入压力容器的进水端,元件的端部留几寸在容器外,以便连接下一个膜元件。
1.6 用少量润滑剂润滑连接器的O型环。
1.7 在连接器连上第一个膜元件。
1.8 把下一个膜元件与前一个对齐,把它装在与前一个膜元件连接好的连接器上。
注意:在最后一个膜元件安装完毕后,所有膜元件都必须再向前推到位,不要把膜元件向前推得太多。
1.9 将适配器安装到压力容器的两端的膜元件产品水管上。在水流方向的下游安装推力环。
1.10 所有膜元件的编号和安装位置应作记录存档,以方便出现问题时查询。
2. 压力容器的封装:
在完成1步骤中的任务后开始本步骤。
2.1 清理压力容器内侧的腐蚀产物或外来杂物。
2.2 检查压力容器内部有无擦伤或损伤,泄漏的容器必须更换。
2.3 润滑管壳内从斜面1/2处到距斜面大约1/2”的范围。
2.4 对齐管端组件和压力容器本身的标识符号,在管端组件插入压力容器后不要旋转。
2.5 握住管端组件使之与管壳的轴线垂直,将组件向前滑动直至感到有阻力为止。
2.6 用双手把管端组件向前推,直至管端组件伸出管壳1/2”处。
2.7 将压力容器封板装入压力容器中。
2.8 在槽内装入固定卡环,用木榔头敲打固定环四周,注意安装后卡环应全部进入槽内。
2.9 装入塑料的安全封板。
2.10旋紧端螺母。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今后的拆卸。
2.11 装置运行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C,最高不得高于38°C。_________当温度高于35°C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3. 压力容器与膜元件的拆卸
压力容器与膜元件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步骤相反。方法详见安装方法。
三、故障处理:
1、装置运行异常及对策:
异常原因
现象 检查部位
对策
产水流量 脱盐率 压降
1 温
度
高
↑
↓ ↓ 季节变化:泵的效率
压力调整
低
↓ ↑
↑
季节变化 压力调整;加热
2 压
力
高
↑
↑
↑
泵;阀门
调节压力
低
↓ ↓ ↓ 泵;阀门;保安过滤器 调节压力
3 浓
水
流
量 大 ↓ ↑ ↑ RO进水流量;浓水控制阀
调节流量
小
↑ ↓ ↓ RO进水流量;浓水控制阀 调节流量
4 膜老化 ↑
↓ ↓ 进水PH 控制PH、换膜
5 含
盐
量
高
↓ →
↑
RO进水、原水水源
控制压力
低
↑
→
↓ RO进水、原水水源
控制压力
6 不溶物
(结垢) ↓ ↓ ↑
RO进水水质;回收率;阻垢剂
膜清洗
调整回收率
注:↑增加 ↓减少
2、RO组件部分异常及对策:
现象 检查部位
对策
流量 脱盐率 压降
1 膜功能衰退 ↓
↓
运行时间;进水温度;PH值;余氯 清洗或更换RO元件
2 膜泄漏 ↑
↓
↓
振动、压降、水锤、背压 更换RO元件
3 膜压密
↓
↑
↑
进水温度、压力;运行时间 不做处理或更换RO膜元件
4 O型圈泄漏
↑
↓
↓
振动;冲击压力
更换O型圈
5 浓水密封圈 ↑ ↓ ↓ 材料是否老化;短路 更换浓水侧密封圈
6 内连接器断 ↑ ↓ ↓ 机械损伤 更换连接器
7 中心管断 ↑ ↓ ↓ 机械损伤 更换RO膜元件
8 元件变形 ↓ ↓ ↑ 压降大;高温 更换RO膜元件
9 悬浮物污染膜 ↓ ↓ ↑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10 结垢 ↓ ↓ ↑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11 有机膜污染 ↓ ↓ ↑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注:↑增加 ↓减少
3、RO组件污染后症状和对策:
当确认RO膜组件被污染后,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具体方法见四的有关内容。
四、RO膜清洗:
1、RO膜清洗的条件:
RO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下列现象之一者,RO膜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1 产品水的膜透过量下降10-15%
2 产品水的脱盐率降低10-15%
3 膜的压力差(原水进水压力-浓水压力)增加10-15%
4 已被证实有结垢或有污染。
但值得注意的是,RO膜本身是受运行的压力、水温等参数的影响,RO膜清洗的条件应综合全面考虑。
2、清洗过程简述:
RO膜化学清洗工艺包括冲洗、浸泡、循环三个过程:
1 冲洗过程:
RO系统的化学清洗过程中,要进行两个冲洗洗过程:化学清洗开始时的冲洗能有效地刷洗膜表面污物;当化学清洗完成后的冲洗能有效地去除化学清洗液,为产品水的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
2 浸泡过程:
浸泡是RO系统清洗的关键。它既能使化学液与污染物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又能让污染物从膜的表面脱落,溶于化学液中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3 循环过程:
循环是RO系统清洗的主要过程。该过程中化学液与膜内部分子发生物理的动力接触,进一步发生渗透、磨擦、剪切等反应,从而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3、反渗透化学清洗的操作:
3.1. 清洗准备工作:
3.1.1 确定RO膜需要化学清洗
3.1.2 分析污染物确定采用的化学配方,并根据配方采购必要的的化学药品或试剂。见“3.1.7条”。
3.1.3 检查化学清洗装置是否完好。
3.1.4 准备好防护镜、胶手套、口罩、橡胶围裙等防护用品。
3.1.5 确保清洗的温度不低于20℃(否则需要考虑加温)。
3.1.6 连接化学清洗产水软管
3.1.7清洗液配方:
RO膜的污染或阻塞是受其污染物的种类、膜本身的材质等条件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污染,其化学清洗的药剂是不一样的。下表是清洗药剂的配方:
清洗药剂的配方表
污染物
配方
无机盐 金属
氧化物
无机胶体(盐)
硅
微生物
有机物
CaCO3
CaSO3
BaCO3
a. 0.1%(w) NaOH (PH12,≤30℃);
b. 0.1%(w)Na4EDTA (PH12,≤30℃)
一般
好
一般
a. 0.1%(w) NaOH (PH12,≤30℃)
b. 0.025%(w)Na-DSS(PH12,≤30℃) 较好
较好
较好
a. 0.1%STP、1.0%(w) Na4EDTA
b. 0.1%TSP、1.0% Na4EDTA 较好
较好
0.2%(w) HCL
好
好
0.5%(w)H3PO4
一般
较好
2.0% (w) 柠檬酸 一般
好
0.2% (w) NH2SO3H
一般
一般
1.0% (w) Na2S2O4
较好
注:* W:重量百分比
* SPT:是Na5P3O10
* TSP:是Na3PO4.12H2O
3.2 RO膜化学清洗步骤:
RO膜化学清洗分为六个过程:配置清洗药液、低压冲洗、循环、浸泡、高
压冲洗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