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轮机结构原理与运行培训
- 发布时间:2009/10/21 阅读次数:3191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6、冷油器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润滑油从壳体下部进入,经中间带孔的大隔板和不带孔的小隔板交替流向中心或四周,油在管外呈曲折运动,最后由壳体的上部油出口流出。冷却水由水室进入,经四个流程仍由下水室排出。冷油器充油时,出入口油门及放空气门开启,用低压油泵出口门限制油压进行充油,注意充油速度不可过快,油侧空气排净关闭,充油结束。充油时,注意防止油侧超压,设备损坏。冷油器充满油后方可通冷却水。出口水门保持全开,用入口冷却水进行油温调整。
三台冷油器采用并联运行,一台备用。
机组运行中进行冷油器的切换操作时,应遵守先投入后切除的原则。操作时要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同时还应有专人进行监护。监视润滑油温、油压及轴瓦温度,防止发生误操作,造成机组跳闸、设备损坏事故。操作要缓慢进行,投入冷油器时缓慢开启入口油门,防止油压波动,同时排净空气。停止时关闭出口油门,关闭冷却水入口门。
7、冷油器的维护。
1;注意冷油器出口温度,及时调整,保持其在38~42℃之间,坚持少调整看原则,门开多少,相应油温变化多大,要心中有数,不能出现调整冷却水后长时间不检查,造成油温大幅度变化现象。同时要根据经验来确证油温,防止表计故障时发生误判断、误操作现象。
2;注意油压情况(入、出口油压),能准确判断内漏。
3;注意任何情况下必须油压大于水压,防止冷却水泄漏到油中。
4;加强检查,找差漏点加以消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8 、低压加热器的起动和停机
答;加热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启动运行都应按电厂运行规程进行。
启动顺序;
(1) 检查有关阀门,主要装置仪表等,应工作正常并处于正确位置。
(2) 排净管内空气。
(3) 缓慢开启进汽阀,按限定值控制给水温升速度,然后投入疏水调节装置。
(4) 检查壳侧抽空气系统,应工作正常。
低加的投入与停止原则;
投入:低加启动是在汽轮机带一定负荷后投入运行的,即在机组启动并网后根据汽缸金属温度情况带相应负荷后投入低压加热器的,按压力由低向高即按其工作温度由低向高的顺序投入。一般情况下,在机组带初始负荷(5~10%额定负荷)暖机时投入。
投入时先投水侧,将水侧出口门全开,旁路门关闭,注意充分排出空气。
抽汽管道逆止门前后疏水处于开启状态,低加疏水、空气逐级导通,缓慢开启低加进汽阀,向低加送汽。低加疏水量达到一定量时,约15MW负荷,启动疏水泵,并调整水位,同时检查疏水调整门、水位信号、逆止门等工作情况,加热器投入后,根据机组情况关小或关闭疏水。
停止时与启动相反:适当减负荷后按其压力由高向低先后顺序停止运行,注意其冷却情况,开启响应放空气阀。
9、汽温过高过低对机组有什么影响?
答;制造厂设计汽轮机时,汽缸、隔板、转子等部件根据蒸汽参数的高低选用钢材,对于某一种钢材有它一定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下,它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如果运行温度高于设计值很多时,势必造成金属机械性能的恶化,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导致汽缸蠕胀变形、叶轮在轴上的套装松弛,汽轮机运行中发生振动或动静摩擦,严重使设备损坏,故汽轮机在运行中不允许超温运行。
当新蒸汽压力及其他参数不变时,新蒸汽温度降低,循环热效率下降,如果保持负荷不变,则蒸汽流量增加,且增大了汽轮机的湿汽损失,降低了机内效率。
新蒸汽温度降低还会使除末级以外的各级焓降都减少,反动度都要增加,转子的轴向力增加,对汽轮机安全不利。
新蒸汽温度急剧下降,可能引起汽轮机水冲击,对汽轮机安全运行更是严重的威胁。
10、新蒸汽压力升高时,对机组运行有何影响?
答;主蒸汽压力升高后,总的有用焓降增加了,蒸汽的做功能力增加了,因此如果保持原来的负荷不变,蒸汽流量可以减少,对机组经济运行是有利的。但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将增加,特别是对末级叶片的工作不利。对于调节级,最危险工况是在第一调节气门全开时,此时初压升高,调节级的焓降及流量均增加,对调节级是不利的,但在额定负荷下工作时,调节级焓降不是在最大,一般危险性不大。主蒸汽压力升高而没有超限,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只要末级排汽湿度没有超过允许范围,调节级可以认为是没有危险,但主蒸汽压力不是可以随意升高的。主蒸汽压力过高,调节级焓降过大,时间长了会损坏喷嘴和叶片,另外主蒸汽压力升高超限,最末几级叶片处的蒸汽湿度大大增加,叶片遭受冲蚀。新蒸汽压力升高过多,还会导致导汽管、汽室、汽门等承压部件应力的增加,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