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
发布时间:2011/4/13  阅读次数:1526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共聚物进行氯甲基化反应,进而进行胺化反应,学习制备功能高分子的另一个方法。
2. 学习基准型树脂的制备、含水量的测定及交换容量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3. 学习离子交换树脂的一个实际应用方法——混合床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用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的共聚小球,利用苯环的性质,以ZnCl2为催化剂进行Fredel-Crafts反应,得到主要在苯环对位上氯甲基化的共聚物。然后利用氯甲基上的活泼氯与胺进行胺基化反应,就可以得到碱度不同的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如果胺化后得到的是伯、仲、叔胺树脂,称为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如果胺化后,得到的是季胺树脂,则称为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有两种类型,用三甲胺进行胺化得到的是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它在应用上由于碱性过强,对OH-离子的亲合力小,用NaOH再生时,再生效率低。用二甲基乙醇胺进行胺化,得到的是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Ⅱ型强碱树脂比Ⅰ型强碱树脂碱性降低,但再生效率提高。本实验用三甲胺进行胺化,得到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并进行基准型树脂的制备,交换容量等参数的测定和应用实验。
1.          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参看实验2-4。
2. 氯甲基化反应



3. 季胺化反应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三口瓶, 电动搅拌器,烧杯,标准筛,回流冷凝管,交换柱,玻璃砂芯漏斗,滴定管,移液管,称量瓶
苯乙烯,二乙烯苯,溶剂汽油,过氧化苯甲酰(BPO),明胶,氯甲基甲醚,ZnCl2,三甲胺盐酸盐,NaOH(20%), 1 M无水硫酸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树脂的制备
(1)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共聚小球的制备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170 mL蒸馏水,0.9g明胶,数滴0.1%次甲基蓝水溶液,调整搅拌片的位置,使搅拌片上沿与液面平。开动搅拌器并缓慢加热,升温至40 ℃,在小烧杯中依次加入30g的St,5 g的DVB,35g200#溶剂汽油,0.35gBPO,待明胶溶液均匀后,停止搅拌,将单体的混合溶液倒入反应瓶中,开动搅拌器调整油珠大小(方法参看实验五)。待油珠大小合格后,按每10 min升温50 ℃的速度升温到78~80 ℃。在此温度使珠粒定型。定型后保温2 h。升温到90 ℃保持1 h,用油浴升温到100 ℃煮球3 h。抽出母液,用热蒸馏水洗4~5次。洗净明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如图2-5-1),蒸出溶剂汽油一直到馏出物无油珠为止,将树脂倒入尼龙袋内滤掉水份,凉干。筛取直径为0.3~0.6 mm(30~50目)的小球。小球外观为乳白、不透明状,称为白球。













     (2) 氯甲基化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250 mL三口瓶内,加入自制白球20g、氯甲醚80mL, 在20~25 ℃下浸泡2 h②。 开动搅拌器于30 ℃时加入6g ZnCl2,过0.5 h后再加入6g ZnCl2。加完ZnCl2后,升温到38 ℃,反应10 h,氯含量可达到近15%左右。停止反应,将母液吸掉③,用酒精洗4~5次④,凉干,得氯甲基化共聚物——氯球。称重、检查树脂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3) 胺化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250 mL四口瓶内,加入氯球20 g、三甲胺盐酸盐⑤18 g,滴加8 g二氯乙烷,控制温度在30 ℃。缓慢滴加20%NaOH溶液,用3 h加入50g,反应1 h后再于1 h内加入25g,使pH在12以上。加完碱后于30 ℃再反应1 h,用大量水洗,用水泵吸去大部分水溶液,在还能搅拌的情况下,用5%盐酸调pH值在2~3,保持1 h,转型⑥,用水洗至中性,即得到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2. 交换容量的测定
(1) 基准型试样的制备
称取约15g树脂置于交换柱中,用300 mL 1 M的盐酸溶液,以10~15mL/min的流量通过树脂层,然后用蒸馏水洗至用0.1M AgNO3溶液检查流出液无氯离子时为止。将树脂转入玻璃砂芯漏斗,用水泵抽干(无水滴下后5 min为止),立即倒入干燥、洁净的密闭容器中,待测含水量、交换容量。
(2) 含水量的测定
用已恒重的扁型称量瓶称取基准型试样1 g左右(准确至1 mg),敞盖放入105±2 ℃的烘箱中烘2 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2-5-1)
式中 X——含水量,%;
m1——试样质量,g;
m2——失水后试样质量,g。
(3) 交换容量的测定
称取基准型试样两份,每份1 g左右(准确至1 mg)将树脂全部转移到交换柱中,使水面超过树脂层,去除树脂层中的空气泡,然后在交换柱中加入70 mL 1M的Na2SO4溶液,控制流速以1~2 mL/min通过树脂层,流出液用250 mL锥型瓶接收,加5%铬酸钾指示剂1 mL,用0.1 M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15 S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mL数。交换容量按下式计算
                                        (2-5-2)

式中     Q——交换容量,mol/g,氯型干树脂;
M——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耗用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
m3——试样质量,g;
X——含水量,%。
3. 应用实验
单独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水,只能除去水中的阳离子,同样,只用阴树脂处理水,只能除去水中的阴离子。让水通过阳树脂柱再通过阴树脂柱就能把水中阳、阴两种离子都去掉。如果把阳、阴两种树脂按一定比例⑦混合均匀装入同一交换柱内,称为混合床⑧,就能同时除去溶液中的阳、阴两种离子。再生时,首先把树脂分开,然后分别用酸碱再生,洗至中性,再混合使用,见图2-5-2。图中的交换柱带有一个支管,将下口与支管用玻璃纤维塞住⑨,把约15 mL处
理好的阳树脂 (H型),用蒸馏水冲下使其装实并刚好在支管处,然后倒入一个小烧杯内。再取处理好的比阳树脂多约50%的阴树脂(OH型) ⑩。在小烧杯内与阳树脂混匀后倒入柱内,墩实,用少量的蒸馏水把粘在壁上的树脂小心冲下,在树脂上压一团玻璃纤维。加蒸馏水排净气泡,保留水层1~2 cm,加入自来水,使其从下口流出,控制流速为0.5~1 mL/min,流出液用一干净的锥形瓶接收,用0.1M的AgNO3和(NH4)2C2O4同时检测自来水和流出液中Cl-和Ca2+以做对照。当流出液出现沉淀时停止通水,这时树脂需要再生。
首先将树脂分层,从下口通水——称为反冲,反冲时水压可以适当大些,树脂冲*起后即慢慢通水,随即停止通水。由于两种树脂的比
重不同。很快分为两层,阳树脂在下层,阴树脂在上层。树脂分开后,打开侧管的夹子放掉大部分水,只保留1~2 cm深的水层,然后从下口缓缓通入20 mL5%的盐酸,严格控制流速并使柱内液面不要上升。然后往交换柱内加入20mL 5%的NaOH水溶液, 使其缓缓从侧管流出, 用霍夫曼夹控制流速3~5 mL/min。用同样方法洗树脂至中性,混起来后继续使用。
五、注    释
① 由于加了致孔剂,小球内部存有孔道,所以外观为乳白色不透明状。
② 最好在头天晚上把料加好,浸泡过夜,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氯甲醚有剧毒,实验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③ 母液仍有剧毒,用水泵直接抽至下水槽口并用水冲。
④ 如果直接进行下步反应,可不必凉干。
⑤ 三甲胺盐酸盐含量为70%左右。
⑥ 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出厂型为钠型。
⑦ 两种树脂可按交换容量计算进行混合。
⑧ 混合床对交换平衡有利,出水质量好。
⑨ 管口不要塞得太紧,否则溶液不容易通过,也不要塞得太松,否则反冲树脂时把玻璃纤维冲走。
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交换量比阳型树脂小,所以要多取一些。
六、思考题
1. 氯甲基化反应结束后,用乙醇或甲醇洗树脂时,虽没有加热,但反应瓶内发生沸腾现象。试解释其原因?
2. 为什么在胺化时,反应体系内要加入一些甲醇或二氯乙烷?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