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汽机专业 > 详细内容
一起锅炉点火引发人身重伤事故的分析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872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一起锅炉点火引发人身重伤事故的分析

某发电厂8号锅炉是武汉锅炉厂生产的670t/h中间再热式汽包炉。1999年在A1,B1,C1,D1喷燃器内各安装1支手动WDH-DL-350神雾小油枪(以下简称小油枪)。2003年3月,厂里研究决定采用等离子点火系统,在A1,B1,C1,D2位置加装等离子喷燃器,拆除A1,C1小油枪,保留B1,D1小油枪作为备用。

  

1   事故经过

  

       2003-03-30完成等离子点火系统静态调试,机组检修后进入动平衡试验阶段。31日等离子点火系统经动态调试,点火成功。但随后即频繁出现断弧、不拉弧、通讯中断等现象。 4月1日在用等离子点火系统3次点火不成功后,经厂家允许,决定采用轻油点火。孙××启动1号点火轻油泵并令两副司炉路×、张××就地点火投B1,D1小油枪。路×就地到D1火嘴点火孔处伸进点火棒点火,副班长揣××现场监护,张××在10 m层油门处负责开启油门。点火时,发生炉膛爆燃,从点火孔喷出烟火,炉膛正压达1 500 Pa。张××虽在发现烟火后立即关闭油门,但由于喷出烟火带有生油,将路×衣服大面积引燃,路×被严重烧伤。

2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1) 由于设备原因与程序问题,等离子点火系统反复出现断弧、跳闸、通讯中断等问题,造成炉膛内积存煤粉较多。在7号锅炉使用等离子点火启动过程中发现,使用等离子点火,煤的燃尽率只有60%左右,且在锅炉第1次点火过程中从炉底部捞渣机出来都是煤粉,这充分证明等离子喷燃器,在点火过程中的燃烧效率很低,必然造成炉膛内积存大量煤粉。

       (2) 在使用等离子点火时,一次风速较低,易造成等离子一次风管内下部积粉。在锅炉炉膛尚属于热态的情况下,管壁温度大约170~180℃,存留煤粉中的挥发份会逐步释放。实践证明在点火时,虽然按照规定进行炉膛吹扫,但沉积在炉膛和等离子喷燃器内的煤粉很难吹净,在遇到明火时,炉膛内即发生爆燃。

       (3) 由于B1,D1小油枪的汽管与油管连接的蛇皮管接反,使2个油枪的雾化效果不好,且出力增大。解体检查发现:D1小油枪内套松,内套结合面不规则,接触不严,油、汽内部相串,使得油枪出力大增,雾化不好,油流直接喷射在热炉的水冷壁管上即气化,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有明火即发生爆燃。

       (4) 由于等离子检测探头安装在D角D2看火孔处,且等离子点火系统正处于调试阶段,造成看火门无法关闭,使油火主要从D2看火孔位置喷出。这是路×被大面积严重烧伤的主要原因。

       (5) 由于点火人员通过点火孔看不到油枪位置,只能凭经验操作。经分析认为,路×在点火操作时,点火棒伸入位置不佳,造成延时点燃,致使爆燃能量增大。通过现场勘测和路×烧伤部位分析,路×在点火操作时,站位正对点火孔,没有站在点火孔侧面,反映出个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3   暴露问题

  

       (1) 对等离子点火设备认识不足,也缺乏经验,没有科学对待等离子点火系统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热机安规》规定:锅炉灭火后,必须立即停止给粉、给油、给气。只有经过充分通风、抽粉(吹扫)后,始可重新点火。等离子点火系统虽然以节省油、煤为出发点,但其设计技术指标有不符合现场设备状况要求之处,也有违反《热机安规》中对重新点火的规定之处。

       (2) 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对改造的可行性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和研究。例如:对等离子点火设备风速要求、燃烧效率、炉膛积粉率等未做系统的分析和检查、实验。

       (3) 任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都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考虑到新技术、新设备不成熟,应用中可能出现问题,应在《现场运行规程》中规定注意事项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只有做好新技术、新设备故障、异常时的预案,才能有备无患。此次事故的一个原因就是无预案,无《现场运行规程》规定。

       (4) 检修人员对神雾小油枪的构造、工作原理不清楚,错误地认为该油枪油、汽通道与常规油枪相同,从而造成油枪的汽管与油管接反;油枪内套松动,结合面不规则,接触不严,造成油、汽内部相串,而小油枪厂家规定在使用期间不允许解体,电厂检修、试验又不到位,因而未能及时发现D1小油枪的上述缺陷。

       (5) 等离子点火探头安装在D角D2看火孔位置,由于等离子点火系统正处于点火调试阶段,需要用此看火孔观察等离子点火情况,当等离子点火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时,看火孔门仍不能正常关闭,会对点火人员形成危险,对此情况认识不足,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在等离子点火失败后,改用小油枪点火时,操作人员也未按《热机安规》先把煤粉抽干净,再重新点火,是引起爆燃事故的重要原因。

       (6) 点火孔离平台位置较近,位置低,使点火人员用点火棒点火的难度增加,管理上未能引起重视;操作人路×点火不当,站位不对,违反《热机安规》。

  

4   采取的对策

  

       (1) 要求厂家尽快完善等离子点火系统,在此之前停止使用。

       (2) 采用新技术项目前,要加强论证和研究,不盲目轻信厂家的规定。遇有严重异常,需改动方案时,要召集各方专业人员集体论证,不做草率的决定或建议。对方案改动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要加以分析,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填写及落实工作。

       (3)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规程。对点火不成功,由一种点火系统改为另一种结构原理完全不同的点火系统时,应对点火时的注意事项、安全措施、详细操作步骤加以补充,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使操作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议在《热机安规》中能够体现。

       (4) 对所有油枪进行检查改造,改进油枪汽管接口,将手动操作小油枪改为远控操作。在机组检修后,进行油枪喷汽试验。

       (5) 改进D2看火孔,使之能够关闭,消除威胁人身安全的设备隐患。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