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摘 要] :从检修机制到维修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着眼分析了目前的检修状况。
[关键词:]维修方式 状态监测 设备诊断
1.概述
动能部的检修由内部检修、外委检修及外协检修几部分组成。其中内部检修是指由设备公司动能站承揽的检修保驾部分,外委检修主要是指由设备部统一调拨检修队伍的工程类检修,外协检修是指由外单位或我单位通过一定的程序委托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及通讯站完成的这部分检修。下面我将针对内部检修及外委检修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2.检修队伍的专业化及社会化应进一步深化
解放后我国在引进前苏联计划预修制的同时也采用了他们配置维修资源的体制,即根据工厂规模配置维修能力。在大型工厂内设置修理分厂,中型工厂设置修理车间,小型工厂设置维修工段,把设备维修封闭在工厂内部,大、中型企业的设备大修理也不出厂门。这种封闭式的设备维修体制带来了许多弊端:设备维修人员多工作效率低;维修占用设备多有效利用率低;维修备件储备多资金周转率低;由于修理设备的机种多规格杂又是单台作业导致修理技术水平低;修理停歇时间长;修理费用支出高。显然,实行维修专业化、社会化有利于应用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高效的维修专用工具和设备便于合理分工、改善组织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提高维修质量、缩短修理停歇时间、降低修理费用的良好效果。
2.1企业应当积极进入设备维修市场
在国外,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设备维修市场,企业一般都不设庞大的维修队伍,大多只配备一支精干的维修力量承担企业设备的日常维修,而把企业生产装置的大检修、机器设备的大修理以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汽车、液压设备等)修理委托给社会上的专业化修理单位。这些专业维修公司设备好、技术强,人员精干、服务及时,修理质量有保证,收费也合理。企业通过设备维修市场得到了良好有效的维修服务,既保证了设备维修质量又节省了设备维修费用。
2.2我们目前的实践模式
从去年年底动能部的机修车间划到设备公司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主体设备的检修队伍从主体厂矿剥离已有了一年多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虽然偶尔也有扯皮的事情,但总体来说进展良好,而且随着今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检修队伍在检修水准检修管理上必将加大力度,从而为我们企业带来更高的检修质量和更低廉的检修费用,这不仅是我们企业发展的趋势更是市场不断完善的趋势。外委检修这部分,专业保驾检修已在不断地完善,如土建协力检修、浮标维护、空调保驾、计算机网络维护、吊笼保驾、汽车维修保驾等保驾检修项目一年以来进展顺利,它们在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将来进一步的机构改革做好了铺垫。当然,检修已经集中,检修队伍的专业化已在进一步的发展,但如何能更好地走向市场,减少中间层层的管理环节从而进一步降低费用尚需时日。
3.维修方式选择的进一步细化
维修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如何用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好的修理效果。维修方式总体可分为两大类,既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事后维修指设备在使用中发生了故障才进行修理,当停产损失较小,只需调整或更换易损件即可排除故障时采用这种维修方式比较经济;预防维修是指从预防的观点出发,在故障出现之前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因动能部主要是保证水、电、煤气供应的稳定与安全,采取事后维修不可取,故多采取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又分为定期修理和状态维修。[1]定期修理是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这种维修方式虽能防患于未然,但由于不考虑设备实际的技术状态按事先规定好的周期修理,往往会造成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状态维修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用人工或仪器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了解并掌握设备或零部件的劣化程度及故障隐患,从而可选择适当时机安排修理,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可有计划地排除甚至消灭故障,使停产损失降到最低,这也是我们企业通常采用的一种检修方法。当然如果从修理费用、停产损失、维修组织工作和修理效果等方面去衡量,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在一个企业里多种维修方式可以并存。从故障的发展过程看又有有磨损型的规律性故障和偶发型的随机故障两种,前一种磨损程度与时间有关,后一种发生故障的概率与时间无关,这两种故障均包含有发展期和无发展期的两种故障,以下分类说明。
3.1规律性并有发展期的故障,如机床导轨、阀门填料、盘根等的失效,因其有规律,故障发展过程中有征兆,可以预测、观察和记录,故应采用状态维修。但状态维修需投入人力甚至仪器,故是否合算应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也可采用定期维修。我厂有大量的密封元件属于这种类型,一般采用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
3.2规律性但无发展期的故障,如疲劳断裂、电器元件损坏等,当出现在重点零、部件上时,最好按其使用寿命期采取定期更换或修理的方式,如果出现在不重要的零、部件上,采取事后维修较经济。
3.3偶发性有发展期的故障,较典型的如轴承,虽然某个轴承出现故障是随机的,但它是有发展期的,可测出其故障征兆及时维修或更换。如不管轴承状态如何,只按规定定期更换,则很不经济,故采用状态维修较好。对某些易于更换或修理的零件、元件,所用修理停机时间不长、损失不大的也可选择事后维修方式。我厂加压机的滑动轴承就属于这种情况,因轴瓦磨损或烧坏后更换的新轴瓦往往须重新修刮,而停机时间又不能很长,故使用状态维修法,通过仪表对润滑油温度的自动显示来监测轴瓦的工作情况。
3.4偶发性且无发展期的故障,如在冲击载荷下的突然破裂,液压、电器故障等,因无从得知其将要发生故障,只有采用事后维修。对于非重点设备停产影响不大的,可使用到发生故障后再紧急修理。对于重点设备,突然停机影响生产且损失较大的,如要害装置上的电机、泵等,可设置平行功能的备用机,如煤压站的在同一管路上的多台压缩机。
4.设备状态监测的发展趋势是人机结合
设备监测的开展以点检为基础。我厂设备的点检包括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是车间的点检员利用眼、耳等感官或简单工具检查设备状态,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处理的应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可列入计划或非计划检修,填报委托单由设备公司动能站安排检修。
设备的状态监测总的来说,分为主观监测和客观监测两种,在这两种方法中均包括停机监测和在线监测。
4.1主观监测是以经验为主、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设备现象,是凭经验主观判断设备状态的一种监测方法。主观监测的经验是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在我厂的生产实践中也多会采用,如对运行中的压缩机常用耳听其振动状况,当然,目前更为多用的是主观监测同客观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4.2客观监测是利用各种简单工具或复杂仪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随着设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监测仪器,如电子听诊器、振动脉冲测量仪、红外热像仪、铁谱分析仪、轴承检测仪、超声厚度探测仪、超声泄露探测仪、测振仪等。由于高级监测仪器价格昂贵,除在对生产影响极大的关键设备上使用外,一般多采用简单工具和仪器进行监测。简单的监测工具和仪器很多,如千分尺、千分表、厚薄塞尺、温度计、测振仪等,用这些工器具直接获得设备磨损、变形、间隙、温度、振动、损伤等异常现象的信息。我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简单监测工具及测振仪,测振仪有两种,一种是笔式的,用于简单测量,一种是采样后同计算机相连可进行频谱分析的,用于风机及压缩机等的振动分析。
5.设备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设备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包含3个内容:设备所承受的各种应力;设备故障及劣化;设备强度及性能。设备诊断就是对上述内容的定量掌握、并作出诊断,预测设备的可靠性或对故障部位、原因、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价,并确定故障的修复方法。设备诊断技术由两部分构成:简易诊断技术和精密诊断技术。简易诊断技术是初级诊断技术,由现场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可迅速的对设备状态作出概括的评价。当简易诊断发现设备异常但又不能作出确切诊断时,便应用应力定量技术、故障检测及分析技术、强度性能定量技术进行精密诊断,最后确定异常的原因、危险程度、发展趋向和改善措施。
设备诊断工作开展步骤:
(1) 全面摸清全厂生产设备的状况,包括性能、结构、工作能力、工作条件、使用状态、重要程度等。
(2) 确定全厂需要监测和诊断的设备,如关键设备,故障停机对生产影响大、造成损失大的设备。根据急需程度和人力、物力条件,先在少数几台上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3) 确定需监测设备的监测点、测定参数的基准值及监测周期(连续、间断、间隔等)。
(4) 根据监测及诊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仪器。
(5) 建立组织机构和人工、电脑系统,制订记录报表,管理程序及责任制等。
(6) 培训人员,使操作人员及专门人员不同程度的了解设备性能、结构、监测技术、故障分析及信号处理技术、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
设备诊断技术中的精密诊断仅用于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即故障停机对生产影响大、造成损失大的设备,工作的开展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参考文献
[1]胡先荣等编著。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
作者简介 李敏(1973—),女,1997年毕业于包头钢铁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师,现从事检修管理工作。 |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