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排污计算
1.2.3计算表
11.2.3 发电厂各项水汽损失序号 损失类别 正常损失考虑机组启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水处理系统出力(按4台机组计)
1 厂内水汽循环损失 300MW以上机组 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5% 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6% 125MW~200MW机组 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2.0%
2 对外供汽损失 根据资料 —
3 发电厂其他用水、用汽损失 根据资料 —
4 汽包锅炉排污损失 根据计算,但不少于0.3% —
5 闭式辅机冷却系统损失 冷却水量的0.5% —
6 闭式热水网损失 热水网水量的1%~2%或根据资料 热水网水量的1%~2%,但与正常损失之和不少于20t/h
7 厂外其他用水量 根据资料 —
注 1 锅炉正常排污率按表中1、2、3项正常损失量计算。 2 发电厂其他用汽、用水及闭式热水网补充水,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适的供汽方式和补充水处理方式。 3 采用除盐水作空冷机组的循环冷却水时,应考虑由于系统泄漏所需的补水量。
11.2.4 当原水溶解固形物为500mg/L~700mg/L时,应进行系统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采用反渗透等预除盐装置;当原水溶解固形物大于700mg/L时,可采用反渗透等预除盐装置。
11.2.5 除盐设备按下列原则选择:
1 一级离子交换器每种型式不应少于2台。正常再生次数可按每台每昼夜1~2次考虑,根据工程情况优化确定。
2 对凝汽式发电厂,不设再生备用离子交换器时,可由除盐水箱积累贮存再生时的备用水量;对供热式发电厂,可设置足够容量的除盐水箱贮存再生时的备用水量或设置再生备用离子交换器。
3 当有一套(台)设备检修时,其余设备应能满足全厂正常补水的要求。
4 当采用反渗透等预除盐装置时,水处理系统出力除应满足全厂正常补给水量外,同时还应满足在7d内贮存满全部除盐水箱的要求。
11.2.6
除盐水箱的容量应满足工艺和调节的需要。
1 除盐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应能配合水处理设备出力,满足最大一台锅炉酸洗或机组启动用水需要,宜不小于最大一台锅炉2h的最大连续蒸发量;对供热式发电厂,也宜不小于1h的正常补给水量。
2 当离子交换器不设再生备用设备时,除盐水箱还应考虑再生停运期间所需的备用水量。
3 对凝汽式发电厂,水处理系统在综合考虑除盐水箱容积、系统出力,除盐水箱布置、除盐水泵连接方式、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宜按照两班制方式运行。
11.2.7
除盐水泵的容量及水处理室至主厂房的补给水管道,应按能同时输送最大一台机组的启动补给水量或锅炉化学清洗用水量和其余机组的正常补给水量之和选择。当补给水管道总数为2条及以上时,任何一条管道停运,其余管道应能满足输送全部机组正常补给水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