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焦炭、尿素、硫铰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其配套的工业水处理站采用氢、钠离子串联、二级钠离子处理的软化
系统,担负着锅炉给水处理、化工废热锅炉给水处理的任务。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工艺缺陷逐步暴露出来,影响生产的安全、稳定、连续。突出表现在锅炉炉水水质差、排污量大、运行经济性差;外供蒸汽品质较差,造成化肥
系统触媒结块。活性降低,管道堵塞和腐蚀。
1浅除盐技术的应用
1.1改造前的水处理(软化)工艺流程图(见图1)
工业水经氢离子交换器和1、2级钠离子交换器处理后,软化水的硬度≤10mol/L。软化水进入锅炉汽包后,经蒸发浓缩使锅炉炉水的碱度增高,增加了金属苛性脆化的可能性,需增大排污量;另外水中的Ca
2+、Mg
2+等金属离子由Na+取代,软水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
+,而阴离子如SOJ
2-、Cl
-等未处理,使处理水中的固形物比原水有所增加,总含盐量有所增加。因而在蒸汽中溶解度较大的NaCl、Na
2SO
4就成为蒸汽溶解携带的主要物质。携带量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形成了蒸汽污染,导致蒸汽用户化肥
系统触媒结块、活性降低、管道堵塞和腐蚀[1]。
针对上述问题,以原有的软化水处理
系统为基础,进行改造,采用浅除盐水处理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水质差的问题,使给水由软化水提质为浅除盐水,满足了工艺要求,并对
系统再生排废酸的问题进行完善;使给水成本大幅度降低。
1.2改造后的浅除盐水处理
系统 浅除盐水处理技术就是根据工艺要求,不完全地处理水中盐类物质的一种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对水质影响不大的SiO32-不作处理。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工业锅炉的水处理(工业锅炉的给水一般只作软化处理),与常规的软化处理相比工艺
系统相近,但运行费用可大幅度降低,在有氨源的企业特别适合。改造方法:一是将原有1、2级钠离子交换器改造成为弱碱阴离子交换器,使工业水中的SO
42-、Cl
-等阴离子置换为OH-离子;二是增设前置阳离子交换器,以吸收阳床的剩余再生废酸,降低再生用酸比耗,消除废酸排放,满足环保要求。图2给出了改造后浅除盐
系统工艺流程图。
1.2.1浅除盐的原理[2]
浅除盐的基本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在前置阳床中

在阳床中
在弱碱阳离子交换器中
2R(-NH3OH)+SO
42- → R(-NH
3)
2SO
4 经过上述
系统有效处理,水中的阳离子、阴离子(硅酸盐离子除外)均得到有效处理,出水的硬度SSμmol/L、电导率≤15μs/cm。
1.2.2改造说明
原水水质:永硬2.7mmol/L,暂硬4.0mol/L总硬6.7mmol/L,碱度4.0mmol/L说明:阳床酸比耗2.5,实际耗酸仅40%,所以田床实际吨水耗酸0.16kg。前置阳床耗酸497kg,但阳床再生酸比耗2.5,过剩93%的硫酸约397kg,经前置阳床再次吸收利用,前置阳床另外耗酸497-397=100kg。
吨除盐水耗酸:497÷(33×144÷2)=0.21kg
①将原有
系统的1级钠离子交换器,经防腐处理后改造成阴床,内装大孔型特种弱碱树脂,四台阴床,二开二备。阴床再生用合成氨分厂的废铰液作再生剂,其氨浓度应保持在1%(质量分数)左右。
②脱碳器后置。按常规设计,脱碳器应在阴床前,但是阳床前加了前置阳床,而供水压力仅0.2MPa,满足不了工艺的要求,因而将脱碳器放在阴床后,其原有的中间水箱与除盐水箱连通。
③阳床不作改动。
④增设前置床。将原有的三台2级钠床拆除,更新为三台φ2000的阳床,内装D113大孔型弱酸树脂。
⑤阴床仍用硫酸再生。
原阳床用2%的硫酸溶液再生,其再生酸比耗2.5,也就是说,有60%的pH值在1-2之间的废酸排放,造成很大浪费;排出的废酸虽经中和池中的萤石处理,但仍达不到排放标准,对排水管道设施造成严重腐蚀,废酸水渗漏。设置前置阳床后,阳床再生后的废液经前置床再生吸收利用,由于前置阳床树脂的特性,可以使排出的废液接近中性,达到不排酸,既使阳床再生用的硫酸溶液得到充分利用,又保证了前置阳床的再生。既减少了耗酸量,又减轻了环境污染。
1.2.3
系统主要设备及工艺参数
根据企业蒸汽用量和除盐水用量,总出力定为120t/h,选定的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系统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名称 |
设备型号 |
运行方式 |
周期/h |
再生介质 |
再生剂比耗 |
吨水耗用再生剂/(kg.t-1) |
阴床 |
φ2000 |
二开二备 |
35 |
氨水 |
1.15 |
0.05 |
阳床 |
φ2000 |
三开一备 |
35 |
硫酸 |
2.5 |
0.16 |
前置阳订 |
φ2000 |
二开一备 |
35 |
硫酸 |
1.0 |
0.21 |
1.2.4改造前后水质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改造前后水质指标 |
项目 |
浅除盐水 |
软化水 |
出水量/(t.h-1) |
120 |
120 |
电导率/(μs.cm-1) |
1-15 |
360-380 |
硬度/(mmol.L-1) |
≤5 |
≤10 |
碱度/(mmol.L-1) |
0.2-0.6 |
0.6-1.5 |
Cl-(mg.L-1) |
2-5 |
8-20 |
pH |
≮6.5 |
≮6.5 |
2应用浅除盐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性分析
2.1改造费用
改造分两部分,一是把钠软器改为装填特种阴树脂的阴床,二是增设前置阳床,包括配套的土建。安装工程在内,共投资167万元。
2.2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①除盐水成本降低。改造后拆除了1、2级钠离子交换器,改为弱碱树脂交换器,再生液采用化肥生产中的废碳铰液,不再消耗工业盐。增设前置阳床,使
系统酸耗降低。因此每年可降低生产费用44.2万元。
②锅炉排污由4%降至2%,可节省除盐水消耗计3.30万元。
③不再排废酸再生液,避免排水管线腐蚀,减少维修费用约6万元/a。
④不再用萤石处理废水,每年节约萤石50t,可节约费用12.5万元。
⑤触媒的使用年限由3a延长到4a以上,可节省费用约6.4万元。
3结语
此项目改造费用167万元,改造后使锅炉给水由软化水提质为浅除盐水,再生用工业盐由废碳铰液代替,而酸耗也有所降低,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年经济效益72.4万元。有氨源的化肥生产企业均可采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