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标准 > 电气卷 > 详细内容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__GB_50150-2006
发布时间:2011/1/16  阅读次数:44801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3 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
  
3.0.1   本条规定了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的试验项目。
       1   第1款中极化指数测量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标准》GB/T 20160—2006增加的内容。
       2   原标准中规定的定子铁芯试验和测量超瞬态电抗和负序电抗试验两条被删去,考虑这两条是制造厂的出厂试验项目或型式试验项目,不应属于现场交换试验项目,因此不再列入本规范中。
       3   修改后标准中增加了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是根据《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DL/T 735—2000中要求交接试验时进行此项试验。按照标准要求,200MW及以上容量的汽轮发电机,设备交接现场应当进行此项试验。
       4   修改后标准中增加了定子绕组端部现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测量,是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中要求的交接试验项目。
3.0.2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对于吸收比的要求,沿用原规范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6。对于容量200MW及以上机组应测量极化指数,极化指数不应小于2.O。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标准》GB/T 20160—2006的具体要求制定的,规定旋转电机应当测量极化指数,对B级以上绝缘电机的最小推荐值是2.0。
3.0.4   本条规定了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的试验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特别对氢冷电机,必须严格按本条要求进行耐压试验,以防含氢量超过标准时发生氢气爆炸事故。  
       原标准中规定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多年来现场试验的经验表明,该差别规定过小,现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已规定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这修改中,也改为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原标准中规定,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µA以下,各相差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不应利显差别。在修编过程的讨论中,大家认为:本项试验与试验条件关系较大,出厂试验与现场试验的条件不一样,以此相互比较意义不大。为此改为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验结果综合判断良好时,各相间差值可不考虑:强调了试验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对绝缘状态的准确判断。      
近年来,有的制造厂生产的水内冷电机,其汇水管与地之间绝缘(死接地),因汇水管接地打不开,通常要求把水完全吹干燥进行此项试验,但交接现场可能比较困难,若没有吹得很干燥,试验时有可能在积存水的部位发生放电,甚至破坏绝缘引水管。为此标准规定现场可不进行该项试验。      
       本条表3.O.5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 755—2000表14及相关说明制定的,即对10000kW(或kV·)及以上容量的旋转电机,设备出厂的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取倍额定电压加1000V,现场验收试验电压取出厂试验的80%;对24000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原则上是与生产厂家协商后定试验电压。
3.0.8   关于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沿用原规范的标准,对隐机式转子绕组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来代替。近年来发电机无刷励磁方式已采用较多,这些电机的转子绕组往往和整流装置连接在一起,当欲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或耐压)时,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不要因此而损坏电子元件。
3.O.9   本条指出了励磁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时,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注意的事项。
3.0.10   本条中,交流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沿用原标准,同时增加了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方式代替。
3.0.12   本条文要求对埋人式测温计应测其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检查其完好性,测温计的精确度现场不做校验,对二次仪表部分应进行常规校验,因此整体要求核对指示值,应无异常。
3.0.14   本条测量转子交流阻抗,沿用原规范内容。增加了对无励磁机组,当无测量条件时,可以不测。同时应当要求制造厂提供有关资料。
3.0.15   制定本条第2款的理由如下:
1   交接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安装质量。发电机特性不可能在安装过程中改变。30多年实践证明,现场测得的短路特性和出厂试验很接近,没有发现因做这项试验而发现发电机本身有什么问题。因此当发电机短路特性已有出厂试验报告时,可以此为依据作为原始资料,不必在交接时重做这项试验。
       2   单元接线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容量大,在整套起动试验过程中,以10多小时来拆装短路母线,拖延整个试验时间,而且很不经济。
       3   为了给电厂留下一组特性曲线以备检修后复核,因此规定。可只录取发电机变压器组的短路特性”。
3.0.16   本条文第2款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试验电压的最高值,一对于汽轮发电机及调相机应为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20%(原标准为130%),对于水轮发电机应为定子额定电压值的130%(原标准为150%)”。试验电压值比原标准低,其理由如下:交接试验中,做此试验一般是和厂家出厂试验做比较,做得太高并无太大意义。
       本条第4款的规定也是从交接试验的目的和缩短整套起动试验的时间考虑的,电压加到额定电压的105%,是考虑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    
3.0.20   本条对汽轮发电机及水轮发电机测量轴电压提出要求;同时规定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测定。      
3.0.21   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按《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和评定》DL/T 735规定:“新机交接时,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ll5Hz范围之内为不合格”。本标准此处加上限制条件“椭圆振型”,这样规定对质量标准有所放宽,这与机械行业标准《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试验分析和固有频率测量方法及评定》JB/T 8990—1999的规定一致。此条低于电力行业标准,对减少交接验收的纠纷有一定帮助,也符合行标高于国标的总精神。但对于不是椭圆振型的100Hz附近的模态频率也不能认为正常,应当引起密切关注,可以认为存在较严重质量缺陷,可能会造成运行中局部发生松动磨损故障。局部的固有频率对整体振型影响较小,但不等于不破坏局部结构,例如单根引线的固有频率不好,造成引线断裂、路事故国内已发生多起,包括石横电厂、沙角C厂、绥中电厂等电机引线上发生的严重短路事故。
       关于第3款,因为这一试验项目为特殊试验项目,现场将请一级的试验机构来做,如当发电机到现场后,端部未见明显变时,且制造厂已进行过试验,可不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实践,该试验的条件、试验结果的分散性比较大。有时制造厂的试验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所以如果有条件时,宜尽可能安排此试验,一方面可以验证出厂试验数据,另一面可留下安装原始数据,对保证发电机的安装质量,以及为将来运行、检修提供参考数据。
3.0.22   本条对定子绕组端部现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测量的条件、施加电压值及标准作了规定。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的规定定编写。
  
  
4   直流电机
  
4.0.3   规定了直流电阻测量值与制造厂数据比较的标准,是参照《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而制定的误差标准。使交接试验标准与预防性试验标准相统一。
4.0.4   本条规定了测量电枢整流片间直流电阻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当叠绕组回路有焊接不良、导线断裂或短路故障时,在相邻的两片问测量直流电阻,即能准确发现;
   对波绕组应在绕组两端的整流片上测量,才能准确发现其缺陷;
   对蛙式绕组要根据其接线的实际情况来测量其叠绕组和波绕组片间直流电阻,才能准确而有效地发现绕组回路的缺陷。
4.0.8   本条增加了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方式来代替。
这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4.0.11   本条规定测录“以转子绕组为负载的励磁机负载特性曲线”,这就明确了负载特性试验时,励磁机的负载是转子绕组,以免在执行中引起误解。
4.O.12   本条为新增条文。
       1   发电厂中的直流电动机都是属于事故电机,其电源装置是电厂中的直流蓄电池装置,容量对电机而言是有限的,所以建议空载运转时间一般采用不小于30min。如空转检查时间不够而延长时,应适当注意蓄电池的运行情况,不要使蓄电池缺电运行。
2   直流电动机试运时,要测量空载运行转速和电流,当转速调整到所需要的速度后,记录空转电流。
  
  
5   中频发电机
  
5.0.1   本条规定了中频发电机的试验项目,增加了第6款,并在下面相应条文中对该款予以说明。
5.0.3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时,要注意有的制造厂生产的作为励磁机使用的感应子式中频发电机,发生过由于引线长短差异以致各相绕组电阻值差别超过标准,但经制造厂检查无异状而投运的事例。为此,要求测得的绕组电阻值应与制造厂出厂数比较为妥。
5.0.5永磁式中频发电机现已开始在新建机组上使用,测录中频发电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以此检查其性能是否有改变。要求测得的永磁式中频发电机的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与制造厂出厂数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5.0.6   近年来安装机组容量增大,中频发电机组也装有埋入式测温装置,因此增加本条文,其试验方法相同于发电机的测温装置。
  
  
6   交流电动机
  
6.0.1   本条注中的电压1000V以下且容量为100kW以下的规定,是参照《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的规定制定的。其中需进行第10、11两款的试验,是因为定子绕组极性检查和空载转动检查对这类电动机也是必要的,但有的机械和电动机连接不易拆开的,可以连同机械部分一起试运。
6.0.2   电动机绝缘多为B级绝缘,参照不同绝缘结构的发电机其吸收比不同的要求,规定电动机的吸收比不应低于1.2。
       对于容量为500kW以下,转速为1500r/min以下的电动机,在1030℃时测得的吸收比大于1.2即可。
       凡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都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高压电动机通三相380V的交流电进行干燥是很方便的。因为大多数是由于绝缘表面受潮,干燥时间短;有的电动机本身有电
热装置,所以电动机的吸收比不低于1.2是能达到的。收集了一些关于新安装电动机的资料,并将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和吸收比汇总列于表1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安装电动机的吸收比都可以达到1.2的标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 评论人:[匿名] 时间: [2011/5/12 18:57:26] IP:[115.85.222.8*]
  • 实用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