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化学基础 > 详细内容
- 液体制剂知识完全版
-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2/3 阅读次数:33731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第四节 灭菌法
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细菌的芽胞具有较强的抗热力,不易杀死,因此,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标准。在药剂中选择灭菌方法,与微生物学上的要求不尽相同,不但要求达到灭菌的目的,而且要保证药物的稳定,不影响药效。
一、F与F。值在灭菌中的应用
三、F(或Fo)值
正确评价灭菌效果,需计算微生物的残存数或残存概率。
F值表示在变温条件下t分钟灭菌的效果,与在温度为To时灭菌F分钟的效果是相同的。即F0值可把变温条件下的灭菌时间转化成在T。时灭菌的等效的时间值。
通常取T。为12l℃,Z值为10℃肘的F值为F。值,F。值是由温度T和时间t两个物理量决定的,故称为物理F0。
式(4—11) 的 Fo值由微生物的D121值及微生物的初始数N。和残存数Nt所决定,称生物F。对于热压灭菌,应定期用生物Fo值去验证物理F0值,其生物指示剂为特别耐湿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它的Z=10℃。
药品湿热灭菌,一般要求F。≥8,即可达到微生物检出概率为10-6。
F0是任意温度湿热灭菌过程以Z=10℃、理想灭菌温度(121℃)为参比标准的杀菌效率(以时间为单位)的量值,它包括了灭菌过程中升温、恒温、冷却三个阶段热能对微生物的总致死效果,应该定期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去验证热压灭菌器的杀菌效率。
F0值常用于干热灭菌,其参比温度了T。为170℃,生物指示剂为枯草杆菌亚种芽胞。
二、物理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细菌的原生质凝固或变性,并使细菌的酶系统失活而杀灭细菌。
1.火焰灭菌法
灼烧是最迅速、可靠、简便的灭菌方法。
2.干热空气灭菌
一般需140℃至少3小时或160~170℃少1小时。凡不能湿热灭菌的非水性物质或极粘稠的液体,如甘油、液状石蜡、油类及某些耐热的药物均可用本法灭菌。空安瓿灭菌可置密盖的金属盒中,在200℃或2000C以上的高温加热至少45分钟以上。
(二)湿热灭菌法
本法是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法,具有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经济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药物或制剂的灭菌。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1)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制剂生产中应尽可能避免微生物污染,对于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初始菌数愈少,达到灭菌的时间愈短;初始菌数越多,增加了耐热个体出现的概率,需提高灭菌温度。
(2)介质的性质pH不同,微生物耐热性不同,中性溶液中微生物耐热性最强,碱性次之,酸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3)药物的性质
(4)蒸汽的性质蒸汽的性质不同,灭菌的效力不同,蒸汽一般有以下情况存在:
①湿饱和蒸汽
②饱和蒸汽即蒸汽的温度与水的沸点相当,当蒸汽的压力达到平衡时,蒸汽中不含微细水滴。此种蒸汽含热量高、穿透力强、灭菌效力高。
③过热蒸汽
④不饱和蒸汽
2.热压灭菌法
本法系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使菌体内蛋白凝固而达到灭菌效果。在115.5℃30分钟(表压6&6kPa)情况下,能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通常加热灭菌所需的温度及与温度相当的压力和时间如下:115℃,68.6kPa,30分钟;121.5℃,98.0kPa,20分钟;126.5℃,,137.2kPa, 15分钟。
热压灭菌器种类很多,常用的是卧式热压灭菌器,使用灭菌压力器的注意事项:① 必须采用饱和蒸汽,在灭菌前加入足的水,以防产生过热蒸汽;②必须将灭菌器内空气排尽;③压力表和温度表应灵敏,且使用时两表数值应相互对应;④避免压力骤降,灭菌完毕立即将蒸汽关闭或停止加热,使温度和压力慢慢下降,然后稍开放放气活门,压力慢慢降至零后,先将柜门小开,再逐渐大开,决不可骤然使冷空气大量进入,尤其外界气温较低时更要注意,以免大输掖等由于压力骤降或遇冷,引起容器炸裂,液体喷出伤人;⑤灭菌时间必须从全部溶液温度真正升高到所要求的温度算起,对不易传热或体积大的物品,可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保证灭菌完全,⑥为保证完全灭菌,可采甩留点温度计、碘淀粉温度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如升华硫(117℃)、苯甲酸(121℃)等熔融温度指示剂,以检查灭菌器内灭菌温度的准确性;
3.流通蒸汽灭菌法
此法是在常压下用的100℃流通蒸汽加热30~60分钟灭菌的
4.煮沸灭菌法
此法为将待灭菌物品放入水中煮沸
5.低温间歇灭菌法
来源: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