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化学基础 > 详细内容
- 实验指导
- 发布时间:2009/10/28 阅读次数:1191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离子交换基本理论理解。
2、学会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表示树脂中可交换离子量的多少,是交换树脂的重要技术指标。
(1)全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中所有活性基团全部被再生成可交换的离子总量。
(2)工作交换容量:在交换过程中,实际起到交换作用的可交换离子总量。
2、离子交换软化
在水的软化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就是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Na+或H+)与水中钙、镁离子之间的交换过程,即:
离子交换反应为可逆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离子交换技术就是基于等当量交换与可逆反应来进行交换与再生的。树脂失效后要进行再生,把树脂上吸附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代之以新的可交换离子。
三、实验设备
1、原水箱(V=160L)和提升泵。
2、离子交换柱(内装RNa树脂,层厚25~30cm)
3、转子流量计
4、盐水箱
四、测定设备
1、测定水的硬度的试剂:pH缓冲液、络黑T溶液、EDTA滴定液等。
2、200mL烧杯5个,1000mL量筒1个等。
五、实验步骤
1、配置原水
(1)用天平称量CaCl2(化学纯,含量96%)83g,在500mL烧杯中溶解。
(2)原水箱中充满自来水,将上述CaCl2溶液倒如,启动加压泵,使箱内水循环搅拌5min。
(3)取原水样300mL,测定原水硬度H0。
2、交换软化
将原水加压进入交换柱内,开启排气阀排气,并调节流量仪出水阀,使滤速控制在v=30m/h(对φ30交换柱,Q=21L/h,对φ40交换柱,Q=30L/h),开始计时,按下表取出水样300mL,并测定硬度。
滴定时所用的EDTA计量表(单位:mL)
出水水样 |
软化时间 |
10min |
15min |
20min |
25min |
30min |
35min |
水样1 |
|
|
|
|
|
|
水样2 |
|
|
|
|
|
|
平均值 |
|
|
|
|
|
|
3、进再生液(再生液NaCl浓度5%,即51.775g/L)
(1)关闭柱上原水阀,开启排气阀,将柱内原水排至树脂层上约5cm处。
(2)关闭流量仪出水阀,开启再生液阀,使再生液进入柱内,高度约为树脂层高的1.5~1.6倍左右,关闭进再生液阀。
(3)控制再生液流速v=6m/h(对φ30交换柱,Q=4.2L/h,对φ40交换柱,Q=9.6L/h),约需10min再生时间,并将全部再生排出液收集在1000ml烧杯中。
4、进置换水
(1)向柱内注入软化水,约为两倍树脂体积。
(2)控制置换水流速v=6m/h,让其通过树脂层,并将排出液收集在上述1000mL烧杯中,计其体积为V1。
(3)测出烧杯中排出液硬度HC(稀释40倍滴定)。
六、实验结果
1、画出离子交换柱硬度泄漏曲线(出水硬度变化曲线),并找出泄漏点a和对应时间ta(min)。
2、计算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1)根据上述泄漏曲线计算
(2)根据再生时收集的排放液硬度含量计算
(3)验算,要求
3、计算再生剂耗量(树脂层再生一次时NaCl的用量g/L)
4、再生剂比耗n
附:硬度滴定步骤
1、吸取50mL水样,置于150mL三角杯中。
2、加入2mL缓冲液与五滴络黑T指示剂,立即用EDTA滴定,充分至溶液呈兰色时,即为终点。
3、总硬度
式中,V —— EDTA标准液体积(mL);
M —— EDTA标准液摩尔浓度;
—— 水样体积(mL)。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