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白亚民1,戴 骥2,宋朝晖3 (1.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0045;2.东方电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四川省 德阳市 618000;3.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 大同市 037043) | ||||||||||||||||||||||||||||||||
摘要: 对国内水内冷汽轮发电机长期运行后普遍存在内冷空心铜导线腐蚀和绝缘引水管堵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铜线圈腐蚀以及水管堵塞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 ||||||||||||||||||||||||||||||||
关键词: 水内冷;发电机绕组;铜腐蚀;水管堵塞 | ||||||||||||||||||||||||||||||||
大型发电机定、转子绕组采用水内冷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内部散热问题,使发电机温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发电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随着发电机水内冷却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近些年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故障有了明显下降,但依然是造成发电机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铜线圈腐蚀以及水管堵塞故障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这是因为虽然在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对防止水系统机械性故障的发生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在内冷水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电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对内冷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某些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特别是电导率和酸碱度(pH值)超标长期运行,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此,相应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防止发生重大电力生产事故的措施中,都专门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控制做出了规定。但由于各生产厂家和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体系的标准对水质要求的规定不够统一,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甚至由于某些参数规定的不合理,最终导致了发电机水内冷管路发生堵塞等故障,为此原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发布了新编制的电力行业标准[1],对此进行了规范。 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控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对内冷水质控制不当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优化内冷水系统控制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 1 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结构 1.1 定子绕组水内冷却 2 运行中冷却回路的化学性及干扰 2.1 水的中性控制
图1 铜的腐蚀速率与水的pH值及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关系曲线
图2 发电机冷却水系统原理图
表1 发电机内冷水碱性+低氧状态下的监测项目
从表1可以看出,在碱性+低氧状态下,铜含量≤5μg/L,实际通常可以做到<2μg/L。这些值表明铜的腐蚀率是极低的。应对定子和转子绕组冷却水的电导率和氧进行连续监控,其他测量项目可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测。 冷却水采用碱性+低氧量的最大优势是受空气进入的影响不大。pH值为8~9时,氧对铜的腐蚀没什么影响,CO2对pH值的影响也甚微。整个冷却系统有足够的缓冲能力[3]。 除了监控诸如电导率、氧含量等重要的化学控制参数外,还要监控以下参数,以供报警:①定子单根线棒温度和不同槽间温差;②各分支路出水温度和温差;③液压参数(压差、流速等)。 目前按图2所示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发电机内冷水控制系统(含自动加碱装置)已经在国电大同二电厂二期600MW发电机上试运,运行效果比较满意,使内冷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3 对DL/T 801—2002的一些诠释 已经执行了几年的电力行业标准DL/T 801—2002对规范发电机内冷水质的监测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该标准规定的pH值为7.0~9.0,并不是上面文中所述的最理想的范围8.0~9.0,而且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管水中的含氧量是多少,pH值为7时铜的腐蚀速率都数倍于pH值等于8的情况,换句话说,pH值在7~8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腐蚀现象,绝不是理想的水质范围,但该标准为什么这样规定呢?笔者参加了标准的审查和报批工作,该标准在长达2年多的制定过程中,对pH值范围的规定始终争论比较大。工作组调查中发现,近些年国外先进的发电机内冷水质的规定和检索到的有关研究文献都表明,把pH值控制在8.0~9.0之间最理想,这在国外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所以标准编写工作组最初的征求意见稿是把pH值控制范围规定为8.0~9.0。后来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及大量征求基层意见,由于过去普遍执行控制在7.0~8.0之间的规程,因此大量现有的水质控制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旧规程的要求,在保证电导率合格的前提下,一般可以使水质pH值维持在7.0~7.5之间运行,也是基本可以保证发电机安全的,至少腐蚀速度比较慢。研究证实,pH值低至6.95是铜腐蚀速率急剧增加的界限,并且pH值在7.0~7.2以下水中含铜量才很快增加[4],所以把7.0作为最低标准要求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立即规定不能低于8.0,我国大量的现行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设备将立即面临淘汰,这不符合国情,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该标准保留了pH值在7~8之间仍认为合格的旧标准规定,但把上限升高到9,若某发电机还是保持过去的pH值在7~7.5运行,就从旧标准的“完全合格”变成新标准的“勉强维持在规定的下限运行”,为达到新标准的“完全合格”要求,至少应当达到8.0,因此电厂有条件时就应当对旧设备进行改造,这是新标准的隐含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该标准还是过渡性的,一旦我们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设备普遍得到改进之后,应当按修订的标准要求内冷水pH值不能低于8运行。 4 结束语 根据全世界的发电机运行情况看,冷却系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由于空气的进入,将造成水流限制。冷却回路最初运行于低氧、高纯净度的中性水中,将其最优化,使水的pH值提高至8~9,使水呈碱性,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沉淀形成,并且将主回路水的氧含量保持在10~30μg/L,可避免转子绝缘管内形成导电层。 5 参考文献 [1] 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Heard JG: Summary Report to Questionnaire Corrosion in Watercooled Generator Windings Elektra 96, 1984 [3] Emshoff HW and Krug M: Water Cooled Stator Windings of TurboGenerators Computerized Monitoring of Stator Bar Water Temperature Ris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Over Heating due to Flow Restrictions in the Stator Windings CIGRE-Report No11~09 CIGRE -Conference Sept1986. | ||||||||||||||||||||||||||||||||
| ||||||||||||||||||||||||||||||||
收稿日期:2006-02-23 | ||||||||||||||||||||||||||||||||
作者简介:白亚民(1949-),男,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发电机试验研究和电机标准化工作;戴 骥(195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机氢油水系统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 | ||||||||||||||||||||||||||||||||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