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化学基础 > 详细内容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6682-86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1901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6682-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代替 GB 6682-86
Water for analytical laboratory use-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3693(1987)《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级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9724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 9740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3、 外观
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 级别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4.1 一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μ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
取。
4.2 二级水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3 三级水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5、 技术要求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下表所列规格:

名称
一级
二级
三级

PH值范围(25°C)
5.0~7.5

电导率(25°C),ms/m(μs/cm) ≤
0.01(0.1)
0.10(1.0)
0.05(5.0)

可氧化物质【以(О)计】,mg/L <
0.08
0.4
蒸发残渣(105±2°C),mg/L ≤
1.0
2.0
可溶性硅【以(SiО2)计】,mg/L <
0.01
0.02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
0.001
0.0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6-29批准 1993-05-01实施
GB 6682-92




注:①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
②一级水、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
③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6、 取样与贮存
6.1 容器
6.1.1 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容器。
6.1.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浸泡2~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
浸泡6h以上。
6.2 取样
按本标准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6.3 贮存
各级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沾污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
因此,一级水不可贮存,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选经同级水清
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各级用水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沾污。

7、 试验方法
在试验方法中,各项试验必须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对试样的沾污。
试验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相应级别的水。
7.1 PH值的测定
量取100mL水样,按GB9724之规定测定。
7.2 电导率的测定
7.2.1 仪器
7.2.1.1 用于一、二级水没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01~0.1 cm-1的"在线"电导池。
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在线"热交换器,使测量时水温控制在25±1°C。或记录水
温度,按附录A进行换算。
7.2.1.2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级常数为0.1~1 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
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C。或记录水温度,
按附录A进行换算。
7.2.2 操作步骤
7.2.2.1 按电导仪说明书安装调试仪器。
7.2.2.2 一、二级水的测量:将电导池装在水处理装置流动出口处,调节水流速,赶净管道
及电导池内的气泡,即可进行测量。
7.2.2.3 三级水的测量: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进行测量。
7.2.3 注意事项
测量用的电导仪和电导池应定期进行检定。
7.3 可氧化物质限量试验
7.3.1 试剂
7.3.1.1 硫酸溶液(20%):按GB 603之规定配制。
7.3.1.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1mol/L】:按GB 601之规定配制。
7.3.1.3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01mol/L】:量取10.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7.3.2)
于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到刻度。
7.3.2 操作步骤
量取1000mL二级水,注入烧杯中。加入5.0mL硫酸溶液(7.3.1.1),混匀。
量取2000mL三级水,注入烧杯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7.3.1.1),混匀。
在上述已酸化的试液中,分别加入1.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7.3.1.3),混匀。盖上表面皿,
加热至沸并保持5min,溶液的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7.4 吸光度的测定
7.4.1 仪器
7.4.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4.1.2石英吸收池:厚度1cm、2cm。
7.4.2 操作步骤
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吸收池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1cm吸收池中
水样为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如仪器的灵敏度不够时,可适当增加测量吸收池的厚度。
7.5 蒸发残渣的测定
7.5.1 仪器
7.5.1.1 旋转蒸发器:配备500L蒸馏瓶。
7.5.1.2 电烘箱:温度可保持在105±2°C。
7.5.2 操作步骤
7.5.2.1 水样预浓集
量取1000mL二级水(三级水取500mL)。将水样分几次加旋转蒸发器的蒸馏瓶中,于水浴上减压
蒸发(避免蒸干)。待水样最后蒸至约50mL时,停止加热。
7.5.2.2 测定
按GB9740之规定进行测定
将上述预浓集的水样,转移至一个已于105±2°C恒重的玻璃蒸发皿中。并用5~10mL水样分2~
3次冲洗蒸馏瓶,将洗液与预浓集水样合并,于水浴上蒸干,并在105±2°C的电烘箱中干燥至
恒重。
残渣质量不得大于1.0mg。
7.6 可溶性硅的限量试验
7.6.1 试剂
7.6.1.1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1mg SiO2):按GB602之规定配制。
7.6.1.2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01mg SiO2):量取1.0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
(7.6.1.1)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转移至聚乙烯瓶中,现用现配。
7.6.1.3 钼酸铵溶液(50g/L):称取5.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加水溶解,加入
20.0mL硫酸溶液(7.3.1.1),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发现有沉淀时应弃去。
7.6.1.4 草酸溶液(50g/L):称取5.0g草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7.6.1.5 对甲氨基酚硫酸盐(米吐尔)溶液(2g/L):称取0.20g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于水,加20.0g焦亚硫酸钠,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两周。
7.6.2 操作步骤
量取520mL一级水(二级水取270mL),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亚沸蒸发至约20mL时,停
止加热。冷至室温,加1.0mL钼酸铵溶液(7.6.1.3),摇匀。放置5min后,加1.0mL草酸溶液
(7.6.1.4)摇匀。放置1min后,加1.0mL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7.6.1.5),摇匀。转移至25mL
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于60°C水浴中保温10min。目视观察,试液的蓝色不得深于标
准。标准是取0.5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7.6.1.2),加入20mL水样后,从加1.0mL钼酸铵溶液
(7.6.1.3)起与样品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