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其他方面]环境水利(三)
发布时间:2009/6/10  阅读次数:65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环境水利(三)

河演复氧(river  reoxygenation)只称“河流再曝气”。河流自净作用的重要过程。是天然河流所具有的平衡耗氧的机理。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好氧细菌消耗溶解氧,使河流缺氧,这时,河流从水面吸收大气中的氧而得到补充。河流天然复氧效率不高,当河流遭受污染;河中溶解氧缺乏时,可通过人工(如曝气装置)或水工建筑物(如闸坝滚水)来增加河流的复氧作用。
  氧下垂曲线(dissolved  oxygen  sag  curve)  在受污河段中,按溶解氧沿河程或随时间变化所绘出的一条曲线。呈下凹或下垂状,故名。从曲线可看出溶解氧先是逐渐减少,这是污染物排入后耗氧为主的阶段,之后达最低点,然后溶解氧又逐“渐增大,这是复氧为主的阶段,再经过一段距离或时间,河流又恢复到原来的含氧状况。曲线中溶解氧的最低点称为临界点,该点的溶解氧若低于水质标准值,则该河段失去原有使用价值,亦即河段已遭受污染破坏。
  同化能力(assimilatory  capacity)  在一定的水域、水量条件下,基于维持水域一定的含氧水平,该水域对有机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或自净量。河流的同化能力与河段的流量、流速、水温、允许的最低溶解氧含量及污染物本身的特性有关。研究水体对污染物的同化能力是确定地区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工作之一。
  水质监测(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监视和测定表征水体水质状况和成分的工作。是水源保护基础工作之一。多数是在水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文测试技术发展起来的。包括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主要内容有:站网规划、布点取样、项目监测、样品分析和数据整理等。水体水质受污染源和水体水文规律影响,是随机变量,必须长期连续监测,才能收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水质监测站网(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在水系上设置一群水质监测站所形成的水质监测系统。以满足监视水环境质量及与水文测站相结合为其设置原则。要求系统的水质监测站设在:(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源较集中的河段;(2)重点保护河段,如风景游览区、重点城市、水产资源较丰富的水域和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河段(3)水文特性和自然地理环境显著变化的河道,如水系干流的控制河段、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段、湖泊水库的出入口;(4)国际河流出入国境河段;(5)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等。
  水质监测项目(water  quality  monitorint  item)  需监视和溯定的表征水体水质状况的要素。按性质可分为:(1)物理类监测项目:水温、电导率、浑浊度、透明度、色度、沉积物和固体悬浮物等;(2)无机化学类监测项目:金属元素、放射性物质、矿化物、硫化物、硬度和氯化物等;(3)有机化学类监测项目:溶解氧、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有机碳、氰化物、石油类、苯酚、阳性洗涤剂和有机氯等;(4)营养物类监测项目:氨氮、亚硝轻盐、硝酸盐、有机氮、总磷、有机磷和磷酸盐等;(5)生物和微生物类监测项目:鱼类、浮游生物、固着生物、底栖生物、藻类和细菌等。另外还包括水文气象的某些要素。使用时要依照监测
目的和测试技术选择。
  水质监测断面(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ection)为监视和测定水质状况而在水体中设置的采样断面。布设时,要考虑水文、水力和河道特性,并顾及排污口位置、排污量和物质的扩散规律。水质监测断面上布置有采样垂线和采样测点。按作用,一殷分三类:(1)控制断面。用以反映污染河段的水质状况,布置在废污水排放口下游,废污水经河水充分混合的河段。(2)对照断面。用以表示进入污染河段前的水质状况,通常布设在排污河段的上游或河流进入城市的上游段。(3)消减断面。了解污染水体经水流稀释自净后消除的程度,设在控制断面的下游或河流流出城市的下游段。
  水质采样器(water  sampler)采集水质样品的一种装置。有人工采样器和自动采样器两种。人工采样器的材料必须对水样的组成不产生影响,且易于洗涤,对先前的样品不能有任何残留。自动采样器一种是适合于与流量成比例的库斗式采样器,另一种是适合于废水水流频繁采样要求的管式采样器,其探测设备由装置在不同高度上的几根管子操作,以便调整废水水流的流量变化。
  采样点(sampling  site)  根据不同污水来源而决定的采取水样的地点。供水系统有三种采样点:(1)净化处理前采取原生水水源;(2)净化处理后采取供水水源;(3)在配水系统内采取出水口水源。工业污染源有两种采样点:(1)从最后排泄到河流中,从城市的集中系统中和污水管适中采取原状污水水源;(2)对被限制的特殊工业污染源应沿排放口向源逆行采取附加水样。污水处理场有两种采样点:(1)在未处理的废水注入点采样;(2)在处理后的出流点采样。地面河流有两种采样点:(1)在交流汇入口、工业污染源的污水出口和污水处理场的出口等的上游和下游两个地点采样;(2)为满足分析要求而专门采样。
  采样(sampling)  亦称“取样”。采集水质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一次取样。在特定时间从河流中单独一次采取水样。若流量和浓度都随时间而变化,则不宜采用。(2)合成取样。在一段时期内(例如24h)采取一系列水样,并且相应地按一定比例适当测定流量。通常根据流量变化而采取。若对工业排放的废水取样,则应根据工艺运转程序采取。(3)自动取样。按采样的要求,制作自动采样器采取。
  采样频率(Sampling  frequency)在单位时间内(如一日、一月、一年)应该取样的次数。测量水量和水质的数据都具有随机性,为获得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值,必须进行频繁的观测,以保证样本特征值能代表总体。它是按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推算,以确定应测量的次数,将求得的所需取样的次数大致均匀地分配在所要求的整个监测期间,就可确定出采样频率。
  办质代表样(water  quality  representative  sample)能代表原水质取样要求的水样。为了减轻大量的野外及室内的工作量,经过已有资料分析,确定一种取样方法,按该方法取样,就能得到水质代表样。例如,水质在断面上浓度分布不均匀,则通过多垂线、多点法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断面上某一点取样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的可靠关系后,即可用一点的水样作为水质代表样。
  水质平均样(water  quality  average  sample)  水体的水质在时间上变化的平均状况的水样。各种水体的水质很少是稳定不变的,通常流量和浓度都随时间而变化,所采取的水样都是瞬时值。因此,需要在一致时期内对所采取的一系列水样作平均。
  水质混合样(water  quality  mixture  sample)  将同一水质监测断面,而不同垂线、不同取样点的水样,按一定的权重混合起来的合成体。从点源排出的污水或有高浓度的支流来水流入江河后,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紊动扩散,呈现出浓度在断面上及垂线上的不均匀分布。因此,从断面上某一点采取的水样,不能表示河流受污染的真实状况。除了研究污染带内的污水浓度扩散需要监测断面上各点浓度分布之外,一般的环保研究课题都只要了解断面污染浓度的平均状态。取水质混合样就是通过水样混合而得平均状态的一种简便方法。
  水质调查(water  quality  survey)非长期定点的水质监测及调查工作。目的是在较短时期内,获取水体污染现状(包括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的资料,寻觅和测定造成水体污染的根源,认识影响水体污染(和净化)的环境条件,揭示水体污染的发展趋势。一般都为专门任务而进行。例如:(1)为查明某一河段、水系、湖泊、水库的污染现状,作出水质(观状)评价,为控制污染,保护水源提供科学依据,或据此布设水质监测站(网);(2)为规划设计新建工矿企业(特别是大型的),拟定《水质观状与预断》(或称《水质影响评价》)而进行的水质调查;(3)为科研目的而进行的现场调查与实验,有时也称为科研监测;(4)为研究兴建水利工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所作的调查等。
  水质评价(water  quality  assessment,water  quality  evaluation)在明确目标下,依给定的准则,对水质的特性和效果等质量属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作出判断,确定水体水质价值的工作。其准则随评价目标而异:为保护环境的水污染评价,应以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对人类健康的适宜程度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判断准则;为水资源开发的水质评价,则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为判断准则。按时间分,有现状评价、回顾评价和影响评价;按水的性质,有物理指标评价、化学指标评价和生物指标评价;按评价方法,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水质指标(water  quality  index)指明水质状况的标准。有单项指和综合指标之分。前者用表征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个别要素指明水质状况,如金属元素的含量、溶解氧;细菌总数等;后者用来指明水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水质状况,如生物化学需氧量用以表征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状况,总硬度用来指明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程度。生物指数则用生物群落结构表示水质。
  水污柒综合评价(water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用多项水员指标判断受污染后水体价值的工作。有取用同一性质的多项指标和不同性质的多项指标两种方法。评价时,将多项指标代入模拟水员的数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由此判断水体价值。其数学模型呈线性形式,各项指标相互叠加。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