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指:它影响许多物质的溶解性和大多数生物系统的活性。
pH=-log10[H+]
1. pH值的测定:
染料 |
酸—碱颜色变化 |
有效pH范围 |
百里酚蓝(酸性) |
红~黄 |
1.2~6.8 |
溴酚蓝 |
黄~蓝 |
1.2~6.8 |
刚果红 |
蓝~红 |
3.0~5.2 |
溴甲酚蓝 |
黄~蓝 |
3.8~5.4 |
刃天青 |
橙~紫黄 |
3.8~6.5 |
甲基红 |
红~黄 |
4.3~6.1 |
石蕊 |
红~蓝 |
4.5~8.3 |
溴甲酚紫 |
黄~紫 |
5.8~6.8 |
溴鹿香酚蓝 |
黄~蓝 |
6.0~7.6 |
中性红 |
红~黄 |
6.8~8.0 |
苯酚红 |
黄~红 |
6.8~8.2 |
百里酚蓝(碱性) |
黄~蓝 |
8.0~9.6 |
酚酞 |
无色~红 |
8.3~10.0 |
1)PH指示剂
某些化合物(常是弱酸性)会因pH值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它们可以少量加入溶液中或制成pH试纸条,都能作溶液pH值的指示剂。每种指示剂常在限定的pH范围内(通常1-2个pH单位)改变颜色:广泛指示剂/试纸是由多种染料混合而成,可测量较宽范围的pH值。由于受溶液中其他成分(包括氧化剂、还原剂和盐)的影响,指示剂并不能精确测量溶液的pH值。但是它们可以用在:
● 估计溶液的近似pH值;
● 测定pH值的变化,例如指示滴定终点或细菌代谢的酸产量;
● 建立细胞内不同胞器的近似pH值,如中性红用于“活体”染色。
2)pH电极
PH电极连接到pH计上,可以直接精确测出pH值。PH电极通常是一个组合电极,它有两个独立系统组成:一个对H+敏感的玻璃电极和一个不受H+浓度影响的参照电极。将电极浸入溶液,用电位计能测出两个电极之间依赖于pH值的电压。虽然有些手提式pH仪将两者组合在一起,且为了更耐用更轻便,常用对H+敏感的晶体管电极代替玻璃电极,但多数情况下,pH电极组合是通过电缆线与pH计连接的。
用玻璃电极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测定pH值应遵循下列步骤,必要时查询厂商提供的手册,了解确切信息。不要试图省略以下任一步骤,尤其是那些有关温度影响的步骤,否则测定结果可能不准确。
1. 测量前先充分摇匀待测溶液:最好用磁力搅拌器。静置溶液,让其平衡至室温。
2. 记下所用每一溶液的温度,包括所有标准液和样品,因为温度会影响Kw、中性点
和pH值。
3. 在电位计上设置适当的温度补偿值。这一控制可补偿温度对电位计测得的电位差的
影响,而不允许存在依赖于温度的其他影响。简单的pH计没有温度补偿器,只能在特定温度20℃或25℃下使用,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较复杂的pH计有自动温度补偿器。
4. 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干净砂布轻轻吸干剩余的水。
5. 校准仪器:调整电位计至pH模式,然后把复合电极放入已知pH(通常为7.00)的
标准溶液中。该溶液可能以液体的形式提供,也可能要将一定量的校正标准物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调节校正控制钮以得到准确的pH值读数。记住,校正标准液只能在特定的温度下给出特定的pH值,通常是20℃或25℃。如果在其他温度测定,必须确定教正标准液的实际pH,可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或从文献中查的。
6. 从校正标准溶液中取出pH电极,再次用蒸馏水冲洗:吸干剩下的水。
7. 校对好仪器后测量待测溶液的pH值:复合电极在两次测定间一定要彻底冲洗干净。
尤其是当溶液中含有机生物材料时,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物质会附着在玻璃电极上并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如果电极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在清洗之前要请管理员检查,避免易磨损材料接触玻璃电极表面。在测量每一溶液之前,要有充足时间来使pH读数稳定,因为非缓冲液需要数分钟才稳定,所以不要由于缺乏耐心而使pH读数不准确。
8. 使用完毕,不能让复合电极干燥。许多pH电极应保存在KCl中性溶液中,把复合
电极悬于小烧杯或电极帽中,其中盛适当的溶液。然而,许多实验室仅简单的用蒸馏水做保存液,导致复合电极内部的离子丢失。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将pH电极保存于蒸馏水中的方法比保存在KCl中要花费长得多的时间,其读数才能达到稳定。
9.将pH计转到零档,但不要关掉电源。如果让它一直通电,在正常工作时间内pH计读数会更稳定。
2. 缓冲液:
缓冲液(buffer solution)——能够缓冲由于加酸或碱而使H+浓度(pH值)改变的溶液。缓冲液通常是一种弱酸及其共轭基团的混合物。额外的质子可由阴离子基团中和,质子的减少(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加入)会由酸的解离来弥补,因此这一共轭对就充当了pH值改变的“缓冲液”。用缓冲液可以有效的控制pH值。
1)缓冲液的缓冲能力和对pH值的影响:
溶液抵抗pH值变化的范围称为溶液的缓冲能力。缓冲能力通过在特定的pH值处理滴定强酸或强碱来测定:结果曲线呈明显S形,其平台处缓冲能力最大。平台的中点代表溶液中酸及其共轭基团等量的pH值,用符号pKa表示,它与酸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Ka有关:
这个关系式叫做Henderson-Hasselblch方程式,它指出当酸与其共轭基团的比值等于1时溶液的pH值等于pKa,因为此时公式的后部分为零。因此,缓冲液的pKa是决定特定pH值下溶液缓冲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意味着在实验条件下溶液的最大缓冲能力在pKa值左右一个单位内。
2)选择合适的缓冲剂:
选择缓冲液时,要了解它的使用范围。柠檬酸和磷酸盐缓冲液很容易形成难溶的二价 阳离子复合物,而磷酸盐也能用作为底物、
缓冲液的理论pH滴定曲线 某些酶的抑制剂或活化剂。这两种缓冲液含
的都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阳离子, 如Na+ 或 K+。Tris常常对生物体系有毒:由于具有高度脂溶性,它能在完整细胞和分离的细胞器中穿过膜,使电子传递解偶联。此外,它容易受温度影响,从4℃升到37℃,H+的浓度增加了10倍。
一种用于生物学实验的理想缓冲剂应具有以下特点:
a. 不能透过生物膜;
b. 生物学稳定性以及不干扰新陈代谢和生物学过程;
c. 对紫外线和可见光无明显吸收;
d. 离子成分或盐浓度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e. 温度对其pH值的影响极小。
3)缓冲液的配制:
选择了合适的缓冲液后,需要将溶液调节到希望的pH值。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a. 达到准确pH值所需酸和共轭碱的比例;
b. 缓冲液的需要量:缓冲能力依赖于酸和碱的绝对数量及其相对比例。
多数情况下,缓冲液含有的共轭对在10mmol/L到200mmol/L之间。对传统的缓冲液,习惯上把酸性和碱性母液按比例混合就得到所需的pH值。对于具有两性离子的酸来说,通常是把它先放到水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或强酸调到所需的pH值。也可以通过滴加酸或碱,用pH计检测pH值,直到pH值准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