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化学基础 > 详细内容
基本操作技术——沉淀的过滤、转移
发布时间:2009/6/13  阅读次数:656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基本操作技术——沉淀的过滤、转移

1、沉淀法作为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方法,获得满意的沉淀致关重要。因此在沉淀法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条件进行。沉淀完毕待溶液澄清后(或过滤前)应滴加1—2滴沉淀剂于上层清液上,液滴下落处无浑浊现象,表示沉淀已经完全,否则应补加沉淀剂使其沉淀完全。 2、沉淀的过滤方式分为两种: (1)常压过滤。 ①沉淀需要灼浇的,使用滤纸和普通玻璃漏斗进行过滤。滤纸应使用定量滤纸(无灰滤纸),这种滤纸每张灼烧后的灰分重量应≤0.1mg。滤纸分为慢速(红带)、中速(蓝带)、快速(白带),晶形沉淀一般用慢速滤纸,非晶形沉淀一般用中速或快速滤纸。 ②滤纸多用四折法折叠,放开后为60°角,滤纸折叠好后应撕去一角,放入漏斗应与漏斗吻合,再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压紧,使其紧贴漏斗壁,并将空气全部排出 (已经定容需进行干过滤的不在此例) 。漏斗颈最好能充满无气泡的水柱,以加速过滤速度,盖上表皿待用。 ③过滤时,左手拿烧杯,右手持玻璃棒。玻璃棒从烧杯内抽离液面后,应在杯壁轻轻点靠一下,使玻璃棒上带出的溶液顺势流回烧杯,然后再开始过滤。过滤时,玻璃棒应垂直于滤纸的厚层处,溶液应沿玻璃棒流到滤纸上,其液面高度不超过滤纸的2/3—3/4处。停止倒液时玻璃棒暂不要离开烧杯,将烧杯往后倾,此时玻璃棒仍在漏斗上方,溶液回到杯口以下后,再将玻璃棒轻轻上提离开杯口,放入烧杯内,使玻璃棒靠向里侧放回实验台上,盖上表面皿。 ④如果滤液还要进行其他项目的测定,漏斗颈的斜尖端处,应紧贴下方接滤液的容器内壁,滤液从颈管顺杯壁流下,以免溅出。(烧杯应加盖表皿) (2)减压过滤。使用这种方法过滤只适应于烘干称重,不需灼烧。它是使用微孔玻璃坩埚(或微孔玻璃漏斗)过滤,一般与小型真空泵相连接,过滤沉淀速度比较快,过滤方法同(3)条。 3、为了不影响过滤速度和便于清洗,沉淀过滤多采用“倾泻法”。其方法为:过滤时每次只将上层清液倾入漏斗中,全部清液倾倒完毕后,沉淀仍留在烧杯内,洗涤时用洗瓶将洗涤液沿杯上沿淋入烧杯,用玻璃棒搅起沉淀,澄清后再将上层清液倾入漏斗,一般在烧杯中洗4—5次,再将全部沉淀转入漏斗中。 4、转移沉淀时(操作应小心,此时1滴沉淀物的损失,将导致很大误差),将玻璃棒横在烧杯口正中,用左手食指压在玻璃棒的1/3处,用洗瓶将烧杯内沉淀全部(通过玻璃棒)洗入漏斗中。 5、漏斗内沉淀的洗涤,用洗瓶沿滤纸上沿将洗涤液冲下,并轻轻冲洗沉淀,使其在漏斗内搅起,以达到充分洗涤的目的。每次洗涤溶液用量有必太多(以没住沉淀为宜)但次数应多一些,沉淀洗涤干净与否,一般是检查滤液的pH值,或是否有Cl存在来判断。 方法:将下方接滤液的器皿偏离漏斗颈并用洗瓶吹洗颈管,用点滴板或表面皿承接1—2滴滤液,加1滴AgNO3溶液,如不显白色AgC1沉淀,证明已经洗净。(检查酸碱性用pH试纸) 6、将带有沉淀的滤纸卷裹好,(沉淀应包裹在里层)放入已经恒重的坩埚内,置于电炉上初步灰化,再放入高温炉进行灰化,继续升温,其间应将炉门打开1—2次,使炉内空气流通促使灰化完全,当升至规定温度沉淀灼烧完成后,用长坩埚钳将坩埚取出,小心平稳置于炉边石棉板或其他干净耐热台面上,盖上坩埚盖放置3—5分钟,再放入干燥器内。待放置至室温后称重。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