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规章制度 > 详细内容
点检定修培训教材
发布时间:2009/10/12  阅读次数:2472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第二章 点检定修制的引进及其内涵
  第一节 点检定修制概述
  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尤其适合于连续不间断的生产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我国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从前苏联引进的传统计划检修模式的明显区别,在于改变过去计划检修的做法,实行以设备点检管理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通过点检基础上的定修(即根据设备状态安排检修)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佳配合的一种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是其所管辖设}备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并承担制定和修改维修标准、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编制检修计划、做好检修工程管理、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等工作。这种体制的最终目标是以最低的费角实现设备的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
  这种体制提出了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要求,要求运行方、检修方和管理方都要参与围绕设备的PDCA 管理,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日趋完善,设备的寿命周期不断延长,达到故障为零、设备受控的目的。
  这种体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管理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设备持续改进、管理日趋完善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具有我国特点的点检定修制
  一、点检定修制的引进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一期工程全套引进日本的设备,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花了数千万美元引进全套管理软件,其中就有点检定修制的管理软件,他们从不自觉强制实行点检定修制到比较自觉地执行这种管理方法,设备健康情况明显提高,故障减少,在提高设备可靠性(全年未停机)的同时,在降低维修费用上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根据1997 年厂长年会上确定的管理跨越和创新的思路,认为点检定修制是与电力企业深化改革相适应,即新厂新模式可以采用这种体制,老厂的改革可以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同时原电力部也提出了要推行状态检修的要求,而点检定修制的内涵就是要逐步走向状态检修。因此该次会议后决定把点检定修制作为重点研讨和推广的课题。
  与此同时,当时原冶金部也从宝钢集团实行点检定修制中总结了这种先进管理模式的优点,并安排十个钢铁企业进行试点,对试点情况进行统计表明:
  在设备管理推行点检定修管理后,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的下降率为40 % ;维修费用下降达到20 % - 30 % 。
  1998 年初,原华东电管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在浙江镇海电厂召开了电力行业内第一次设备点检定修的研讨会,由上海宝钢自备电厂作为时两天的专题介绍,受到当时华东电管局所属三省一市电力局(公司)的重视,1998 一1999 年2 年内三省一市电力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先后组织点检制推广研讨会,以后逐步推向全国。由于其内涵与客观需要相适应,得到了许多电厂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 年底为止,已有80 余家电厂已在实行或正在准备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其中除了火电厂外,还有多家水力发电厂和石化系统的自备电厂。
  二、点检定修制的推广
  点检定修制的引进和推广,首先在华东地区的发电厂全面推行。为了规范点检定修的管理行为,有些省(市)的电力局根据各自特点编写了自己的实施细则(导则),推动了TPM 设备管理与我国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
  1999 年5 月,受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科技服务中心代编写该公司点检定修管理导则,并在该公司试行。浙江省电力公司所属电厂从1997 年北仑电厂进行点检定修制试点到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历时5 年左右。点检定修制的先进理念和内涵受到全国众多发电企业尤其是一些新建电厂的广泛响应和欢迎。但在这项工作的推广过程中,由于各个单位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做法,因此,很多企业希望有一个规范性的全国性的行业标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在2002 年上报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以国经贸(电力)〔2002〕973 号文正式安排了《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DL/Z870-2004)是在引进TPM 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先行实施点检制电厂的经验,与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是具有我国特色的TPM 管理,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管理内涵进一步丰富,除含有TPM 原有内容外,还吸收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优化检修的理念,提出了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2) 推荐的组织机构设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与TPM 相一致,又把我们传统行之有效的管理内容整合在一起。
  3) 把我们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监督工作和热力试验,与设备点检管理的设备“五层防护体系”相整合。整合后的设备五层保护体系能更有效的确定设备的状态。
  4) 把原来的给油脂标准升为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并丰富了该标准的内涵,使其与我国发电企业普遍执行的实际维护保养工作相融合。
  5) 强调了“四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它列人了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我国电力行业多年来卓有成效的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成果。
  综上所述,这次出版的行业标准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将TPM 的先进理念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结合,兼容在行业标准中,同时对世界上不断进步的管理方法,本行业标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使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我所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