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规章制度 > 详细内容
点检定修培训教材
发布时间:2009/10/12  阅读次数:24878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第三节 点检定修制内涵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科学有序、职责明确的设备管理体系,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持续改进的特点而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设备管理专家的重视。
  一、设备点检管理是确定设备状态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我们从长期以来计划检修的思路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步向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过渡,必须使管理者做到对设备心中有数,也就是设备受控,只有当设备管理者真正有效的掌握了设备的状态以后,实现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才有了扎实的基础。如果设备的状态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正确决策。因此加强设备的点检管理是点检定修制的首要任务。
  点检定修制确定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因此点检管理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一般称之为设备的“五层防护体系”,即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为第一层防线,专业点检人员的点检为第二层防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点检员共同参与的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为第三层防线,在上述三种点检的基础上的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是设备点检管理的第四层防线。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测试则是设备点检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性能和精度不好就意味着设备没有管好。
  设备点检是通过全员参与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检测工作的总和,其目的是掌握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为设备检修、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二、设备定修是指在设备推行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而安排的检修工作
  严格的说每一台设备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设备,由于系统设计、制造、安装、辅机配套等方面的原因,设备都有所差异,因此,符合自己的标准要由使用单位自行确定,而这些标准的完善并最后形成,则是通过“点检+定修”的PDCA 来获得。
  对发电厂来说,设备定修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的定修安排,根据年修模型定期消除劣化,使年修周期内的参与连续生产系统工作的设备能保持连续无故障运行,对于可独立检修的辅助设备,则按点检结果安排检修或根据设备寿命周期轮换检修。
  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有一段较长的时期,其间还牵涉到设备的各种诊断手段和检测手段的完善、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体制的合理等。
  三、优化检修是融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模式 优化检修是在TPM 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设备在运行周期内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
  修模式。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出版的行业标准DL/Z870-2004 ,把优化检修策略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予以列人。导则提出了设备分类的意见,并界定了哪些设备宜采用何种检修方式。对于要求可靠性程度高的设备,则尽可能在年度检修中消除劣化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对于有备用的重要辅机,通过合理安排,采用点检基础上的定修(即按状态安排检修),在平时轮流检修;对于不影响发电可独立检修的辅助设备则尽量不列人定修,为降低维修费用,列人故障检修范畴。 应当指出,优化检修的实施,要与加强设备点检管理、技术诊断和技术检测相协调,而且优化检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融全员(含管理方、运行方、检修方)协调配合,强化各自管理的成果。
  四、点检定修制的主要特点
  点检定修制有丰富的内涵,它对我们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中的有用部分可以很好兼容;对世界上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工作方法上则始终如一的追求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原则。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相比较,它有下列几个主要特点:
  1) 点检制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点检员,而且明确了点检员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负责,而传统设备管理中设备的管理职责难以十分清楚界定。
  2) 点检制明确了以设备状态为定修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优化检修策略,执行点检定修管理将使我们的管理从计划检修逐步进人状态检修和优化检修。
  3) 点检制明确了对所有设备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在实行PDCA 循环的同时,对设备进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设备受控、有关技术标准符合客观实际的目的。
  4) 点检制所推荐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是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减少机构层次,它的管理模式可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接轨。
  5) 点检制要求管理方― 点检员共同参与现场的安全、质量上的“三方” 确认,加强了对重大安全、质量工作的管理力度。
  6) 点检制明确了对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电厂的主要管理力量要放在管理设备上,运行、检修、管理三方均要树立自己对设备的责任和管理要求,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自主管理的观念,激励员工全员全身心投人设备管理。
  7) 点检制明确实行标准化作业,要求建立设备管理的“四大标准”体系。
  即检修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同时也要求建立为贯彻“四大标准”相应的管理标准。强调所有标准均是科学管理的支持体系。
  点检制主张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强调工作是否有成效。例如点检工作的有效性;编制计划的准确程度(命中率)、减少过维修和欠维修、设备是否受控等。
  9) 点检制推行满负荷工作法和人员的多能化,例如要求点检员实行随手点检(消缺)和实行A 、B 角,对维修人员要求一专多能等。
  10) 点检制要求管理方、运行方、检修方的协调统一,要求专业间相互协调统一,实行“工序服从”原则,要求管理决策尽量符合客观实际,要求计划命中率不断提高,突出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观点。
  11) 点检制明确规定了投备的最佳状态,提出了设备的“四保持”,该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有利于巩固我国电力行业前一阶段达标、创一流的成果。
  12) 点检制规范了点检员的行为,要求工作时间标准化、工作方法规范化、工作程序标准化,要求点检员抓“五大要素”,实行“七步工作法”等。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