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油煤分析 > 详细内容
新型采样装置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0/5/31  阅读次数:108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摘 要: 现有机械采样装置 普遍存在全断面采样难和水
分适应性差两大难题。新型刮斗式机械采制煤样
装置的研制成功, 有效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主要技术
性能指标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介绍了机械采制煤
样装置的开发研制情况及主要设备概况, 并与进口设备进
行了技术经济性比较, 提出了应用推广意见。
关键词: 机械采采样装置; 全断面采样; 水分适应性
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按人炉煤量正平
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总则中明确指出: “ 火
电厂发供电煤耗统一以人炉计量煤量和人炉煤机
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算, 并以此数
据上报及考核” 。  
我国以前曾生产过几种机械采制煤样装置, 性
能都不大好, 基本上无法正常投用, 多数火电厂不
得不沿用传统的人工采样方法, 特别是人厂煤的采
制样, 消耗了大量劳力, 采取的煤样代表性又有很
大的局限性。因此, 开发研制适合电力系统皮带运
输工具特点、 适合煤种多变的机械采制煤样装置,  
是各火电厂面临的迫切任务。  
1 机械采样装置的现状
我国机械采制煤样装置发展很快, 制造厂家
很多。电力部曾在 1 9 9 2年组织过一个专业调查
组。 对全国 l 4个电厂的机械采制煤样装置进行调
查。 认为“ 还没有一套完全符合标准的机械采制
煤样装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而进 口机械采制
煤样装置对原煤粒度、 水分要求较高( 全水分不
能大于 l 3 %) , 包括加拿大、 日本、 澳大利亚等国
同类产品均存在上述问题, 难以适应我国发电用
煤的质量现状。  
当前机械采制煤样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1 )水分适应性差, 即堵煤机率大。很多制
造厂家承诺全水分不大于 1 2 %时可以正常工作,  
实际使用时保证不了;  
( 2 )采样代表性差。现有机械采制煤样装置
不同程度地存在采样代表性不够理想的问题, 例
如刮板式采样头存在分流和溢出现象, 圆弧轨迹
与皮带弧面不吻合, 采不到全断面的煤样; 煤样收
集槽开口不够宽, 不能将采到的煤样全部收集起
来。 最终留样量不足, 不符合最小留样量与粒度之
间的关系等;  
( 3 )余煤返料机多为埋刮板输送机, 向上输
送时依靠物料形成连续整体向上提升的料流, 对
含水率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不能用于手捏成团后
而不易松散的物料, 煤的水分不能大于 1 5 %。  
2 采样设备的选型
在对众多电厂安装使用的进口、 国产机械采
制煤样装置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 比较 的基础上 ,  
提出以下措施。  
( 1 )采样头
大多数国产采制煤样装置的采样头, 都是一
块刮板, 用它在胶带中部横截煤流采样。这种方
式不能截取煤流完整断面, 存在分流和溢出现象,  
采样代表性不好。分析了国外机械采制煤样装置
采样头的结构形式, 在刮板两侧加上侧板成箕斗
形, 并在底部安装尼龙刷子, 使其与胶带面接触,  
这样可获得完整煤流断面, 不存在分流和溢出现
象, 保证不留底煤, 以达到最好的采样代表性。  
( 2)给料机  
采样时刮斗每次切断煤流的时间很短, 物料
短时间内全部进入破碎机, 往往会超过破碎机的
不易破碎成分常在破碎机内跳动, 破碎时间较长。  
这样的破碎过程会使样品组分分离, 造成缩分精
密度降低, 因此有必要在破碎机前加设给料机  。  
采用皮带给料机, 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可起缓冲
作用, 把煤均匀地传送给破碎机, 并可克服组分分
离现象, 提高缩分精密度。  
( 3 )破碎机
选用锤击式破碎机。据前苏联资料介绍, 锤
击式破碎机对于煤的水分适应性强。从美、 日、  
俄、 意等国进口的采制煤样装置都配置锤击式破
碎机。由于各火电厂普遍采用喷水降尘措施, 煤
的含水量大大增加。采用锤破可减小堵塞概率,  
经实践证明, 的确具有较高的水分适 应性。国内
新建电厂引进的采制煤样装置也大多用锤击式破
碎机, 如华能南通电厂、 华能石洞口电厂、 北仑电
厂等。对破碎机易出现堵塞部位进行了改进, 并
进行了实验 , 结果证实水分适应性大大增强, 可在
外在水分不大于 1 5 % ( 相当于全水分不大于
1 8 %) 时不堵塞。另外, 锤击式破碎机的鼓风量
较大 , 为了减少破碎过程的水分损失, 在破碎机的
进料口和出料漏斗之间, 加装 1根空气压力平衡
管, 也叫环流风管, 让带水分的空气在破碎机内部
循环, 使水分损失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 4 )缩分器
缩分器采用皮带缩分机, 考虑到水分适应性
要求, 为增强其运行可靠性, 借鉴了日 本的皮带缩
分机模式, 体积虽然较为庞大, 但其运行可靠性
强 、 一级缩分比大。  
( 5)余煤返料机
采用斗式提升机, 结构简单, 易维护, 运行较
可靠。  
( 6 )电气控制系统
采用 P L C控制, 协调各设备的启停顺序、 动
作联锁及信号反馈, 便于调节采样周期。另外, 将
控制室与采样间分隔开, 有利地改善电气控制系
统运行条件。  
3 主要技术性能
2 0 0 0年 3月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根据有
关采制化的标准对该装置进行了全面性能检验,  
结果表明:  
( 1 )灰分 A   极差   为 2 . 0 9 %, 介于 1 . 2 P  
和 4 . 9 P。 ( P 。 . 为采制化总精密度, 根据标准取 ±  
1 %) 之间, 采样精密度适中, 符合规定要求。  
( 2 )留样弃样两者干基灰分   , 差值的两
组平均值分别为 0 . 3 2 %和0 . 2 4 % , 均优于国家标
准规定的0 . 3 7 %的要求, 缩分精密度符合要求,  
缩分系统不存在系统偏差。  
( 3 )系统水分损失率为0 . 8 %, 符合新标准
不超过 1 . 0 %的要求。  
4 经济效益分析
( 1 )使用国产设备和材料成功地实现了采制
煤样装置的可靠投用, 保证了采样的代表性和准
确性, 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对于3 0 0     MW机组,采制
煤样装置一次性投资可比进口节约2 0 0万元左
右, 且水分适应性更好 。  
( 2)保证了采样代表性的准确性。对于人炉
煤, 在正平衡计算煤耗中, 可准确地分析电厂的各
项经济技术指标, 为合理配煤掺烧, 保证锅炉实现
经济燃烧提供依据; 对于人厂煤, 可以检验煤质是
否符合经济合同的规定, 以给予应有的奖罚。如
果煤的发热量经测定低于合同规定的 1 %, 则煤
价也应降低 1 %. 按市价计可节省 2     t 多。华
东地区六省一市火电厂每年耗煤按 1 . 5亿 t 计,  
假若有一半电厂配置该设备, 有 1 0 %的人厂煤发
热量经测定低于合同规定的 1 %, 则每年可节省 1  
5 0 0万元。若推广到全国各火电厂, 那每年节省
的煤炭成本将更为可观。  
( 3 )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可以代替原有的人
工采样, 节省大量的人工费用 , 更重要的是 , 消除
了人工采样的安全隐患。  
5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 技术的综合比较
( 1 )国外同类型的采制煤样装置的流程与我
们研制的装置相似, 能采集到符合标准要求的全
断面煤样, 但设备庞大、 价格昂贵、 维修不易、 备品
配件供应困难, 对原煤粒度、 水分要求较高( 全水
分不能大于 1 3 %) , 包括加拿大 、 德国、 1 3本、 澳大
利亚等国同类产品均存在上述问题, 难以适应我
国发电用煤的质量现状。  
( 2 )国内同类型的采制煤样装置存在分流和
溢出现象, 圆弧轨迹与皮带弧面不吻合, 采不到全
断面的煤样, 采样代表性无法保证; 其配置的立式
环锤破碎机水分适应性差, 制造厂家承诺外在水
分小于 1 2 %时不会堵塞, 实际使用时只能达到外
在水分 9 %。  
( 3 )本装置采样头设计巧妙 , 刮斗为簸箕状 ,  
可保证物料不会分流和溢出; 刮斗运动轨迹与皮
带相吻合, 底部增加尼龙刷, 既不伤皮带, 又能刮
出全断面煤样, 保证不留底煤, 采样代表性好; 破
碎机水分适应性强,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行观察 ,  
可在全水分不大于 1 8 %时不堵塞, 出口与人口之
间增加环流风管, 可在其内部形成环流而减小水
分损失, 采用中速破碎, 防止转子高速运动产生气
流使煤中的水分损失, 同时还可减小鼓风, 防止粉
尘外溢; 采用给料机向破碎机均匀给料, 避免破碎
机瞬时大流量产生的堵转现象; 自动化程度高, 整
个流程由P L C控制, 与输煤皮带联动, 有助于采
样的规范化, 防止采制煤样装置开开停停, 确保其
投运率; 系统布局合理, 除提升机进 口为 7 0 。 外,  
其余落料管均处于垂直状态, 不会产生管道堵塞;  
安全性好, 每台电机均有保护措施, 当设备出现异
常时, 自动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  
6 结束语
根据两年多时间的运行经验表明, 该装置运
行稳定、 可靠, 投用率可达 1 0 0 %, 完全达到了设
计要求。它克服了现有国产皮带机中部采制煤样
装置不能采集完整的煤流横断面、 采样代表性不
高、 水分适应性不好、 系统故障多的缺点; 既可用
于人炉煤的采样, 也可用于人厂煤的采样, 保证采
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为正确分析各项经济技术
指标、 合理配煤掺烧、 保证锅炉稳定、 经济运行提
供了可靠条件,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
的推广应用价值。鉴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 国内
已研制成功了机械采样装置. 今后不宜再重
复进口, 而应支持国产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