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分析制度
第1章 运行分析的基本任务
第一条 认真监视生产设备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和发现设备缺陷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对策;
第二条 认真开展运行经济分析工作,安排好全厂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和经济调度;
第三条 不断改进运行管理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第四条 表彰奖励对安全经济运行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追究和处罚造成设备和物资损失和浪费的行为;
第2章 运行分析与各级人员的职责
第一条 岗位分析,运行各岗位专责在值班期间应进行如下分析:
每小时进行一次岗位记录及仪表活动分析;
值班期间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分析生产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影响因素,运行调整的经验和教训;
分析运行方式、运行参数是否合理,变化是否正常;
将分析结果及采取的措施记录在操作记录本内,对重大问题汇报班长;
第二条 班组分析,运行班长进行如下分析:
班前分析,班长应根据前几班的设备运行方式,生产上的经验教训,综合归纳本班生产注意事项及事故预想,给本班值班员布置执行;
值班期间分析:运行班长在值班期间至少应对管辖设备全面检查一次。听取各专责对本岗位运行情况的汇报,综合分析运行和异常情况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对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并作好记录;
交班前分析:运行班长交班前,应全面检查各岗位专责工作情况,听取汇报,审阅专责记录本,全面分析总结本班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办法。
第三条 各专业分析,由各专业主管负责:
日分析:各专业每天应亲自到现场检查工作,听取汇报,审阅记录,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
周分析和月分析:专业负责人应定期分析本专业上周上月安全经济运行状况,对于各班组提出奖评意见,推广先进方法和操作经验,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专题分析:根据生产上出现的重大问题各专业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讨论、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等。
第四条 值长分析:当值值长应全面了解生产系统运行情况,以经济调度为中心,协调全值工作,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每月召开一次本值班长、主操会议,专题分析本值安全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布置下月工作等。
第五条 厂部分析:
全公司分析分日常分析、定期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三种。
第一条 日常分析
由值长和统计员负责对主要生产指标经常检查分析,如根据煤耗、厂用电率升降,分析运行方式及操作方法,找出簿弱环节;分析异常及频发性缺陷;督促各专业采取预防性措施等。并由统计员将生产情况编制报表,报送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定期公布。
第二条 定期综合分析
一般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经理主持,由副经理、主管、统计员、审计部、监管会等参加,并由统计员每月出一次运行分析简报。分析内容如下:
a) 安全方面:结合事故、障碍分析,找出思想上、技术上、人员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事故发展的规律,修订补充反事故措施计划;
b) 经济方面:主要分析煤耗,厂用电率升降的具体原因,由公司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
c) 对发电运行、生产检修提出具体要求。
第三条 全厂性的专题分析不定期由副经理或安全主管组织,针对常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以便提出相应措施,推动技术监督工作的发展。
第四条 生产统计人员应在每天将前一天小指标报表存在问题,各专业完成情况及时汇报各专业及部门经理。
第五条 每月由主管运行副经理主持召开运行分析会议一次,运行、检修、安全主管,统计员、值长等有关人员参加,分析运行管理、安全经济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照各小指标执行情况,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提出下一月安全经济工作目标和计划。
第三章 运行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 锅炉专业
1、 各台锅炉减温水运行情况;
2、 给水系统运行方式是否安全经济,3、 注意减少管道压降,4、 降低给水电耗;
5、 分析锅炉燃烧调整方面的经验教训,6、 提高锅炉效率;
7、 分析以下主要指8、 标9、 完成情况:
锅炉效率、炉渣可燃物、飞灰可燃物、炉膛温度、排烟温度、炉烟含氧量、主汽压、主汽温、引送风机耗电率、脱硫除尘耗电率、启停炉燃油耗量。
第二条 燃运及输煤专业
煤厂储煤设备是否合理、入厂煤种搭配是否合适、碎煤耗电率、输煤耗电率、来媒质量、及数量分析。
第三条 汽机专业
2、 凝汽器运行情况分析;加热器运行情况分析;
3、 汽轮机通流部分清洁状况分析;
4、 汽耗率、真空度、端差、过冷却度、给水泵耗电率、循环泵耗电率、凝结泵耗电率、除氧合格率、补水率、耗油量。
第四条 化学专业
全厂汽水损失率、排污率、循环水、凝结水、给水、炉水品质分析、入场煤、炉前煤分析、水耗、透平油油质、制水量、耗水量、制水合格率、碱耗、酸耗、蒸气品质合格率、炉水碱度、炉水氯根、炉水电导率、磷酸根合格率、给水溶解氧合格率。
第五条 电气专业
仪表合格率、绝缘合格率、厂用电率、厂用电压、发电机功率因数、发电量等情况分析以及保护动作可靠性分析。
第六条 热工专业:
仪表投入率、仪表准确率、热工自动投入率、保护装置投入率、皮带电子秤投入率等情况分析。
第七条 值长
1、 全厂生产系统经济调度,2、 各专业密切3、 配合,4、 降低各项消耗指5、 标6、 情况分析;
7、 主系统运行方式是否安全经济;
8、 主蒸汽、给水、循环水、补给水、工业水系统运行方式的情况分析;
9、 合理调度机炉启停,10、 减少空载损耗及排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