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厂锅炉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与保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
3 职责
3.1 操作工、维修工认真学习本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锅炉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对照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点(巡)检,并做好记录。
3.2 相关管理人员对照规程内容纠正操作工、维修工的不规范行为,并严格进行考核。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准备
4.1.1 检查自来水进水总管阀门的状态(如用500T水池供水,则合锅炉软水泵和500吨加压泵的电源开关并进行试运行)。
4.1.2 检查各项记录,检查钠离子交换器进、出水阀门的状态,运行之前应打开进、出水阀门,检查盐桶是否有盐液。
4.1.3 合锅炉除氧泵的电源开关,并试运行锅炉除氧泵。
4.1.4 将除氧器UDC仪表、变送器、电动阀、2#炉的报警器及音响器等设备送电,将水处理室电脑开启。
4.1.5 打开除氧器底阀,用软水清洗除氧器。
4.2 启动运行
4.2.1 合钠离子交换器电源开关,设备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4.2.2 打开自来水总管阀门(如用500T水池供水,则启动500吨加压泵)。
4.2.3 检查水质软化情况,如水质达标,则设备自动运行正常,如水质不达标,则需手动再生,直至水质达标为止。
4.2.3.1 手动再生
离子交换器手动再生时,应打开上端接线盒,往下按红色按钮,顺时钟旋转黑色开关,当听到第一声“咔嚓”声时停止,等待2-3分钟,设备将自动完成整个再生过程,当再生过程结束后,将自动转入备用状态。
4.2.4 热力除氧器
4.2.4.1 在UDC仪表上设定除氧器参数:水位SP为0mm,温度SP为104℃,压力SP为20Kpa,检查除氧器报报警值是否符合要求(除氧器低水位报警值:-250mm; 除氧器高水位报警值:250mm)。除氧器温压UDC仪表设为自动(AUTO)状态。
4.2.4.2 在除氧器水位差压变送器信号管上的冷凝罐内注入水,使冷凝罐内注满水。
4.2.4.3 将冷凝罐注水管注水口封闭,将除氧器本体至除氧器水位差压变送器的信号管上的两阀门打开,将除氧器本体至除氧器压力变送器的信号管上的阀门打开。
4.2.4.4 关闭除氧器底阀,关闭除氧器出水阀。
4.2.4.5 给水封装置进满水后,关闭水封进水阀。
4.2.4.6 打开水位调节阀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
4.2.4.7 将除氧器水位UDC仪表设为手动(MAN)状态,使除氧器水位电动阀打开至全开状态,启动除氧泵向除氧器进软水。
4.2.4.8 将顶部排气阀微开,打开除氧器总进汽阀。
4.2.4.9 打开底部蒸汽加热调节阀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
4.2.4.10 打开蒸汽压力调节阀的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
4.2.4.11 打开冷凝水回收阀,进冷凝水。
4.2.4.12 打开混合加热器进汽阀,给软水进行混合加热(控制混合加热后的水温为50℃左右)。
4.2.4.13 打开连排膨胀器顶部出汽阀,向除氧器供汽,关小膨胀器排污阀。
4.2.4.14 水到正常水位(除氧器现场玻璃管水位计约2/3处)后将除氧器水位UDC仪表投入自动(AUTO)状态,检查操作柜上除氧器UDC仪表显示的水位与除氧器现场玻璃管水位计上的水位是否一致。
4.3 运行
4.3.1 热力除氧器
4.3.1.1 在除氧器自控装置工作正常,除氧器现场玻璃管水位计中指示水位已达到正常水位(水位表约2/3处),水箱温度为104℃左右时,打开出水阀,向锅炉进水。
4.3.1.2 控制混合加热器出水温度为50℃左右。
4.3.1.3 除氧器在正常工作时,上部排汽阀开度为1/4圈左右,除氧器压力为0.02MPa。
4.3.1.4 当软水和冷凝水同时使用时,在软水自控装置正常工作情况下,除氧器出现满水,及时调节冷凝水进入除氧器主水阀开度。
4.3.1.5 锅炉在冷却省煤器时,回水至除氧器,打开除氧器进省煤器冷却水阀,待冷却完毕后,关闭该阀。
4.3.1.6 调试减压阀出口压力,一级减压阀出口蒸汽压力为0.5MPa左右,二级减压阀出口蒸汽压力为0.3MPa左右。
4.3.1.7 每次进班需按2#炉操作台上的"报警测试",检查报警器及音响器是否正常。
4.3.1.8 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除氧器操作柜上UDC仪表上的水位、压力、温度、电动阀动作情况与除氧器现场是否一致。当除氧器现场水位电动阀不能打开时,应及时开旁通阀进水。
4.3.1.9 除氧器水位差压变送器在排污后需在信号管上的冷凝罐内注入水,直至冷凝罐注满水。
4.3.1.10 在锅炉运行期间,其水质执行如下标准:
项目 |
原水 |
软化水 |
给水 |
锅水 |
总硬度(mmol/L) |
≤6 |
0.01-0.03 |
0.01-0.03 |
|
总碱度(mmol/L) |
|
|
|
6-24 |
PH(25℃) |
|
|
≥7 |
10-12 |
氯根(mg/L) |
≤10 |
≤15 |
|
≤120 |
5.3.1.11在锅炉运行期间,按照《锅炉水处理交接班记录》规定的时间对水质进行检测。
4.4 停止
4.4.1 停止软水泵,关闭自来水进水总阀(如用500T水池供水,则停止500吨加压泵)。
4.4.2 停止除氧泵,关闭除氧器总进汽阀、电动阀及冷凝水进水阀,打开连排膨胀器排污阀、关闭其排汽阀。
4.4.3 待除氧器水位低于正常水位后,关闭出水阀,打开底阀,打开减压阀的疏水阀待冷凝水排尽后再关闭。
4.4.4 对除氧器压力变送器和除氧器水位差压变送器进行排污。
4.4.5 切断软水泵、500吨加压泵及除氧泵的电源和除氧器自控电源,并关闭各水处理用泵的进出口阀门。
4.5 操作人员按点检要求点检,并如实、及时填写点检记录;维修人员按日常巡检保养表巡检,填写锅炉设备巡检保养记录,并对点检巡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点检表见附录A、巡检表见蒸汽锅炉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附录B。
4.6 维修人员按月、年保养表对设备进行保养,并填写记录。月、年保养表见蒸汽锅炉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附录D。
5 质量记录
5.1 质量记录填写应及时、准确、字迹工整、不得涂改。如确有笔误应按修改要求执行,在质量记录使用将近用完时,及时通知技术员,以便准备新记录本;在质量记录使用完毕后,到技术员处以旧换新,作好领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