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题库 > 化学专业 > 详细内容
环境污染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09/6/8  阅读次数:1106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环境污染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A ②⑥ B ⑥⑦ C ①③⑤ D ④⑤⑧

2.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或取代高污染的化学品的使用,一直是许多化学家奋斗的目标,生产和应用绿色化工原料是达到该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一种新化工原料,1992年在欧洲被登为“非毒性化学品”,被誉为有机合成的“新基石”。下列关于DM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MC结构简式为 B DMC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C DMC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

D DMC用于生产非毒性化工产品,故被誉为有机合成的“绿色化工原料”

3.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和议题。绿色化学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化工生产中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减少“三废”排放量;② 考虑催化剂和载体的重复使用;③ 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④ 考虑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⑤ 拒绝使用无法替代、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4.“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NH3+H2O==(NH4)2SO3

B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

C 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 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5.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6.

7.绿色化学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它是指生产工艺中的原料及生产过程,无污染、无毒物、无废弃物排放,是“预防污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渐被环境界、学术界和工业界认同。美国为此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激励在此领域的贡献突出者。4ADPA(4-氨基二苯基胺)是橡胶合成中间体,其老的生产路线是用对氯硝基苯与甲酰苯胺反应,再用碳酸钾中和以脱去氯化氢,使之缩合成4-硝基二苯基胺,然后以铁粉还原之;而4ADPA的新合成路线曾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其合成路线系将苯胺和硝基苯在氢氧化四甲铵存在下直接缩合,然后用碳-铂催化剂还原,从而得到产物,有关新老两路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新合成路线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和设备成本

B 新合成路线比老合成路线的科技含量高,副产物少

C 新合成路线几乎摒除了所有毒物,废物排放极少

D 新合成路线的产品质量不如老合成路线的产品质量

8.利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为测定H2S的含量,用CuSO4溶液吸收时可测定很大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用浓溴水吸收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和灵敏度来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A H2O B KI溶液 C NaOH溶液 D Na2SO3溶液

【参考答案】

1. B 2、C、D 3、D 4、C 5、C 6、D 7、D 8、D

中学物理教材中虽无“电导”概念,但通过审题不难了解电导是溶液导电能力的量度,吸收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应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

二.1.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 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 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C 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D 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2.地球大气臭氧层集中在离地面20~30km以上的平流层,它消耗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紫外线能量的99%。近年来,臭氧不断减少,在两极出现了臭氧空洞,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海洋生物减少。这是由于过量紫外线照射

A 引起空气发生化学变化 B 产生杀菌消毒作用

C 诱发动植物的基因突变 D 造成病毒感染

3.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 二氧化碳能辐射红外线 B 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

C 二氧化碳能反射红外线 D 二氧化碳能透射红外线:

4.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1825万吨,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大气中,在烟尘中的金属离子作用下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在我国重庆地区,在1982年入夏后连降酸雨,雨后某夜,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A 2、C 3、B 4、略 5、酸雨破坏了叶细胞的通透性,使水分流失。

三.某校初三学生小李计划去普陀山考察国家保护植物资源,出发前他访问市农林局的专家,获得了有关资料。5月1日,小李从海拔150m的A处出发了,用 1h的时间,徒步登至海拔300m的佛顶山,行驶了1000 m,沿途采集了数十种植物标本,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小李实地考察前进行的调直属于 选填“直接调查或间接调查”。

2.普陀山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3.小李自身和所带工具总质量是50kg,则他从A处登上顶峰的平均功率是

4.小李从A处到顶峰的时间内,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大于、等于、小于)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

【参考答案】

1.间接调查 2.亚热带 湿地 3.20.4W 4.大于

四.据报道,近期罗马尼亚一金矿污水池发生泄漏事故,大量含氰化物和重金属物质的污水沿蒂萨河流入南联盟境内的多瑙河,给多瑙河带来严重危害.氰化物虽然有剧毒,但有较强的净化作用,氰化物的净化过程一般包含有以下两种途径:①氰化物与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产生氰氢酸,向空气中逸出;②氰化物在水中游离氧的作用下可形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请写出上述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CN+CO2(水中)+H2O==HCN↑+HCO3

2CN+O2(水中)+4H2O==2NH4++2CO3

五.1990年1月的《中国环境报》刊登了一个案例“当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的时候”,报道了1989年8月间一日晚八时,大雨后河水淹没了湖北宜昌县鄢家河段公路滚水桥桥面,一辆载有4.7吨黄磷(泥)的卡车一侧滑出桥面,九桶黄磷泥落水,车上磷桶倾刻起火。用水和沙子灭火未成,县消防中队副指导员下令把车上所有剩余黄磷全部卸入河中,事后未通知环保部门。造成惊人的后果是:葛洲坝人工繁殖研究所死亡中华鳄18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胭脂鱼244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它死鱼近40万公斤,等等。事后,副指导员说:“没料到会造成污染……,书上说黄磷不溶于水。”县交通副大队长诉苦说:“我们也不知道黄磷有毒,磷能肥田,长的庄稼能吃,黄磷也就没有毒吧。”试分析他们的说法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

磷肥中的磷是指磷元素,它是化合态的,而黄磷是磷的单质,有剧毒。这说明他们不清楚元素、原子、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了也不会应用。

六.目前地球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烟雾事件、酸雨的形成、有毒物质的污染等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研究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l.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A SO2 B NO2 C CO2 D CO

2.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量的增加,从而使全球皮肤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烷烃

B 人们在炼钢时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高炉煤气

C 石油炼制厂排放了大量的甲烷、氢气

D 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

3.在本世纪6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发生过烟雾事件,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 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 白色塑料垃圾的漂浮 D 金属矿物的冶炼

4.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人类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如DDT、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的使用,其中六六六粉在二十年代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农药,它的合成是由某一有机物与一种卤素单质通过加成反应制得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改进能源结构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 大量使用催化剂 D 提倡植树种草

【参考答案】

1.C 2.A 3.A 4. 5.A、B、D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