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题库 > 化学专业 > 详细内容
习题解答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986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1. 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试回答它是什么性质的误差,如何改进?
         (1)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分加大;
         (2)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3)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2. 测定某样品中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20.48%,20.55%,20.58%,20.60, 20.53,20.50
        (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平均值 的标准偏差。
        (2)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含氮量为20.45%,计算以上测定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 测定试样中CaO含量,得到如下结果:35.65,35.69,35.72,35.60,问:
        (1)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该如何表示?
        (2)比较95%90%置信度下总体平均值和置信区间。


4. 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某一种方法测定矿样中锰的含量的标准偏差(即δ)是0.12%。现测得含锰量为9.56%,如果分析结果分别是根据一次、四次、九次测定得到的,计算各次结果平均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度)。


5. 某分析人员提出了测定氮的最新方法。用此法分析某标准样品(标准值为16.62%),四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6.72%,标准偏差为0.08%。问此结果与标准值相比有无显著差异  (置信度为95%)。


6. 在不同温度下对某试样作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0℃ :   96.5, 95.8, 97.1, 96.0
         37℃ :   94.2, 93.0, 95.0, 93.0, 94.5  

         试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置信度为95%
    


7. 某人测定一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1),获得以下结果:0.2038,0.2042,0.2052,0.2039。第三个结果应否弃去?结果应该如何表示?测了第五次,结果为0.2041,这时第三个结果可以弃去吗?


8. 标定0.1 mol·L-1; HCl,欲消耗HCl溶液25 mL左右,应称取基准物多少克?从称量误差考虑能否达到0.1%的准确度?若改用硼砂为基准物,结果有如何?


9. 下列各数含有的有效数字是几位?           


10. 按有效数据计算下列结果:


11.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3.5,分析结果报告为:
        甲:0.042% ,        0.041%

        乙:0.04099% ,0.04201%


12. 某人用络合滴定返滴定法测定样品中铝的百分含量。称取试样0.2000 g,加入0.02002 EDTA溶液25.00mL ,返滴定时消耗了0.02012 Zn2+溶液 23.12 mL。计算Al%。此处有效数据有几位?如何才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答:
            
        
有效数据三位。
        
适当增加样品量,使(CV)EDTA-(CV)Zn 差值的有效数据为3位。

1.             为什么用作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什么是"化学计量点"?  什么是"终点"?为什么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的要求比重量分析高?

答:
        
滴定分析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只有具有了确定的计量关系,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化学计量点是指当加入的滴定剂的量(摩尔)与被测物的量(摩尔)之间,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终点:终点为指示剂的变色点。

  

2.             若将 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NaCl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 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离,试解释之。

答:
    
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易脱水变成 。若
        在计算时仍以
计算表观的
NaOH浓度为:
        

    而实际的
NaOH浓度为:
        
       
        
        
        
        即标定结果偏低。           
        同理可对
NaCl标定AgNO3的情况进行分析,NaCl若不作处理,含有较多的水份。表观的AgNO3浓度为:
        
        
        而标准的
AgNO3浓度为:
        
    

        

        
        表观浓度偏高。

3.             30.0 ml 0.15 mol·L-1 HCl溶液和20.0 ml 0.150 mol·L-1 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摩尔浓度。

答:
        反应至化学计量点时,应有:

        
        
        
        过量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为:
        

        所以过量反应物的摩尔浓度为
0.0150 mol/L

4. 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稀释到250 ml的容量瓶中,计算 溶液的摩尔浓度。

答:  

        


        所以 的摩尔浓度为0.01988 mol/L。

  

5. 欲配制 溶液用于标定0.02 mol·L-1 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少浓度(mol·L-1 )的 溶液?要配制100 ml 溶液,应该称取 多少克?

答:
        间接测定的反应式为:
        
        

        
        
        
        所以应该称取试样
0.21g

  

6. 某铁厂化验室经常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若使用的 溶液中浓度为0.0200 mol·L-1。为避免计算,直接从所消耗的 溶液中的毫升数表示出Fe%,问应当称取铁矿多少克?

答:
        
滴定反应为:
                     
        

        
        
        
        
所以应当称取铁矿0.6702 g

  

1. 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试回答它是什么性质的误差,如何改进?
        
1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分加大;
        
2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3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答:
   (1)重量分析中,过滤时使用了定性分析滤纸,最后灰分增大,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改用定量分析滤纸或做空白实验进行校正。
   (2)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读不准,属于偶然误差,可以增加平行测量次数。
   (3)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引起了系统误差,应做空白实验进行校正。

  

2. 测定某样品中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20.48%,20.55%,20.58%,20.60%, 20.53%,20.50
        (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平均值 的标准偏差。
        (2)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含氮量为
20.45%,计算以上测定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答:
(1)                 
        

        

           

        

(2)        

3. 测定试样中CaO含量,得到如下结果:35.65%,35.69%,35.72%,35.60,问:
        (1)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该如何表示?
        (2)比较
95%90%置信度下总体平均值和置信区间。

答:
        
        
        
        (2) 当置信度为
95%t=3.18
        

         即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35.5835.74);
         当置信度为
90%t=2.35

        

         即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35.6035.72)。

  

4. 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某一种方法测定矿样中锰的含量的标准偏差(即δ)是0.12%。现测得含锰量为9.56%,如果分析结果分别是根据一次、四次、九次测定得到的,计算各次结果平均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度)。

答: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分别为:
        一次:(
9.32%9.80%);   四次:(9.44%9.68%);   九次:(9.48%9.64%)。

  

5. 某分析人员提出了测定氮的最新方法。用此法分析某标准样品(标准值为16.62%),四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6.72%,标准偏差为0.08%。问此结果与标准值相比有无显著差异  (置信度为95%)。

答:
        
  
        所以此结果与标准值相比无显著差异。

  

6. 在不同温度下对某试样作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0 :   96.5, 95.8, 97.1, 96.0
        
37 :   94.2, 93.0, 95.0, 93.0, 94.5  
         试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置信度为
95%    

答:
            
        
        

                 
        

        表明 没有显著差异。

        
        
        
所以两组数据存在着显著差异。

6. 在不同温度下对某试样作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0 :   96.5, 95.8, 97.1, 96.0
        
37 :   94.2, 93.0, 95.0, 93.0, 94.5  
         试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置信度为
95%    

答:
            
        
        

                 
        

        表明 没有显著差异。

        
        
        所以两组数据存在着显著差异。

  

7. 某人测定一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1),获得以下结果:0.20380.20420.20520.2039。第三个结果应否弃去?结果应该如何表示?测了第五次,结果为0.2041,这时第三个结果可以弃去吗?

答:
         

                
                 第三个结果不应该弃去。
        

        
        
        
         这时如果置信度为
0.90,第三个结果应该舍去。
        

  

8. 标定0.1 mol·L-1; HCl,欲消耗HCl溶液25 mL左右,应称取 基准物多少克?从称量误差考虑能否达到0.1%的准确度?若改用硼砂 为基准物,结果有如何?

答:
        

        
        
        所以只称量
0.1gNa2CO3作基准物,从称量误差考虑达不到0.1%的准确度。
         若是改用硼砂:
        

        
         则改用硼砂作为基准物需称取
0.48g,从称量误差考虑,达到了0.1%的准确度。

  

9. 下列各数含有的有效数字是几位?         

答:
        
0.0030         两位有效数字          998
        三位有效数字
              6.023×1023 四位有效数字         1000
    不明确
                
              64.120         五位有效数字         1.0×103
  二位有效数字
                
          4.80×10-10   三位有效数字 pH=5.2时的[H+] 一位有效数字

  

10. 按有效数据计算下列结果:

答:
         
(1) 213.64 + 4.4 + 0.3244 = 213.6 + 4.4 + 0.3 = 218.3


        


        

  

11.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3.5,分析结果报告为:
        甲:
0.042% ,        0.041%

        乙:0.04099% 0.04201%

答:
        甲合理,因为是称取的有效数据为
2位,结果报告也应为2位。

  

12. 某人用络合滴定返滴定法测定样品中铝的百分含量。称取试样0.2000 g,加入0.02002 EDTA溶液25.00mL ,返滴定时消耗了0.02012 Zn2+溶液 23.12 mL。计算Al%。此处有效数据有几位?如何才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答:
    
        
        有效数据三位。
        适当增加样品量,使
(CV)EDTA-(CV)Zn 差值的有效数据为3位。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