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题库 > 化学专业 > 详细内容
安环与管理(化学人员)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128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安环与管理
第三部分:安全、环保知识
       1.我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崐综合治理)
       2.室内空气中苯含量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0mg/m3)。
       3.生产事故大多出于"三违","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崐(违反劳动纪律)
       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崐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崐产使用.)
       5.生产事故性质按性质分三种,分别中(责任事故,非责任事崐故,破坏事故)
       6.我国安全生产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                 7.剧毒品应(专人保管),有健全的(使用制度)
8.酸气,氯气,氨气是(刺激性)毒物.   10.挥发性有机试剂应存放(通凤良好)的仓库或铁柜内.
9.苯,甲苯,醇是(麻醉性)毒物.           1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12.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不三种即(明火)(电火花)(雷击) 13.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4.我厂规定(五)级大风禁止用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高处动火
       1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4)种,即(冷却法,窒自法,隔离法,抑制法)
16.爆炸事故?
答:爆炸事故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爆炸,造崐成人身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17.自燃点?         答:各种物质没有外界火源的条件下,能自行引燃并继续燃烧崐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
       18.自然事故?         答:系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造成的人们在不可抗拒的或不能崐完全抗拒的事故.
       19.化学爆炸? 答:是指易燃、可燃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而瞬间形成的爆炸.
       20.静电?             答:两种物质磨擦发生电子转移,使两种物质积聚不同的电荷.
       21: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戴手套,用瓶夹先轻轻地摇动崐然后取下,放在石棉板上,固定好,以免液体溅出伤人(+)                               22.存放高压气体钢瓶时,氧气氢气可以放在一起并可以露天崐存放.(-)
       23.取原油及燃料油等重油时,不小心弄到衣服上,可以用汽崐油进行擦洗.(-)
       24.二氧化碳灭火器应用范围是,可以扑救金属钠,钾,镁,铝崐等物质的火灾(-)
       25.二氧化碳灭火器应防止爆晒,碰撞,不得潮湿,温度在-40崐℃--40℃保存.(-)
26.水银洒在地上应尽量打扫干净,后在残迹和缝隙处洒硫磺粉或20%三氯化铁,免得水银挥发引起中毒(+)
       27.金属钠可以在水中保存,以防着火爆炸(-)             29.有电火花,又有油蒸汽就一定着火爆炸(-)
28.有静电就一定会产生电火花(-)     30只要生活环境中毒物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人身是安全的(+)
       31.安全生产的"五同时"是什么?
       答: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2.处理事故的"三不放过"要求是什么?
答: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崐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33."三不动火"的内容是什么?
       答:即没有批准的火票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没有防火监护人或防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
       34.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是什么 ?       答:有三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经呼吸道进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较少.
       35.在化验室里稀释硫酸时应如何操作?   答: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且须不断地进行搅拌,绝对不能将水倒硫酸中
       36.什么是接触电压?                               答:人体不同部位接触的最高电位与最低电位差.
       37.易燃溶剂加热时应注意什么?           答:必须在封密的水浴中进行,严禁用烘箱及电炉明火等加热.
       38.实验室内如何检查是否有易燃气体从管线或钢瓶中泄漏,崐如有泄漏你如何处理?
       答:要用肥皂水进行试漏,决不允许用明火试漏,找出漏点及崐时处理,不能开灯防止产生火花等.
       39.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0.什么叫可燃性粉尘?   答:凡属于颗粒极微小,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固体物质,都叫可燃性粉尘.
       41.什么叫燃烧?                                   答:是伴随有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42.进入实验室及仓库前应注意什么?     答:不要忙于进去,首先应打开门窗通凤,特别是有毒品的试剂库和岗位,通风后方可进去,要做到看到,听到,闻到等.
第四部分:管理知识(规章制度)
       1.什么是分析检验工作"三及时" ?           答: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结果及时.
       2.什么是分析检验工作的"五准确" ?       答:采样,基准,分析,计算,结果准确
       3.什么是三级检查?                                     答:自检,互检,班长检查.
       4.质量事故应按什么原则进行处理?             答:应按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即未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未吸取事故教训不放过,未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
       5.什么是厂外质量事故?
       答:凡已出厂的产品不合格者,责任在生产车间或厂内有关单位(如运输,包装等)均为厂外质量事故.
       6.对分析化验所用试剂.器具.基准物质有何要求?
       答:分析化验用蒸馏水,溶剂,标准试剂(溶液)以及基准物质崐等应符合标准和试验方法规定的技术条件,建立健全有关的检验崐和管理办法,所用容器应标识清楚,有准确的名称.浓度(纯度)和有效期限.
       7.与化验分析有关的质量事故有哪些?
       答:(1).凡因化验错误,报错结果判断不准造成经济损失者.   (2)因违反取样规定,发生样品与实际不符,或未按规定时间留取复查样者     (3).违反质量管理制度,性质严重,影响极坏者.
       8.分析化验管理制度对化验人员技术培训有何要求?
       答:加强对化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没有取得合格证者,一律不许从事分析工作,经学习仍达不到要求者,应调离化验工作岗位.
       9.什么是重大质量事故?                               答:直接损失在一万元以上的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
       10.什么是一般质量事故?                             答:直接损失在一万元以下的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
       11.标准溶液的使用期?                                 答:一个月.
       12.化分.水质岗位所用的分析仪器.器具哪些需要检定?
       答:温度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天平.酸度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
       13.物性.色谱岗位需要检定的分析器具有哪些?     答:压力表.L形温度计.硬度计.维卡仪.砝码.锐孔.
       14.化验车间的工作任务?   答:化验部门应按规定的项目,试验方法.时间和取样地点等崐对原材料.装置控制点.中间产品(半成品)和成品进行验证分析,崐并签发检验报告.
15.对检验数据的要求.
答:检验数据要做到科学.准确和及时,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崐位,并按规定进行数据修约.
       16.分析检验所用分析方法一般分几类?         答:三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17.企业标准适用范围?                                 答:企业标准只适用于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或中间产品.
       18.化验计量工作的要求?
       答:计量工作是分析化验的一项基础工作,化验车间应根据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规定和要求配置有关计量标准器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所用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等必须按检定计划和检定标准(规范)进行检定,并附有检定合格证和合格标识,标明检崐定日期和有效期等.没有经过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不准使用.
19.化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求?       答:加强对化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没有取得合格证者一律不
许从事分析工作.经学习仍达不到要求者,应调离化验工作岗位.
       20.化验车间计量管理制度.
       答:(1).所用计量器具必须执行法定计量单位.(2).所有强检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日期送检并建立台帐
       (3).所有计量器具检定由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4).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非标准设备,须经专业人员校对,检定后,确保测定结果准确方可使用.
             (6)未检.超过检定周期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须单独存放,贴好标识,防止误用.
       21.原始记录.台帐.报告单管理制度.
       答:(1).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不准涂改,做到崐填写齐.全.准.洁.
(2).建立分析台帐,台帐专人负责填写,专人保管,不准涂改.       (3).用仿宋体填写记录.            
(4).化验报告单必须经三级检查后方可报出. (5)记录.台帐分析报告单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保存.
       22.样品抽查制度中对哪些分析进行重点抽查.       答:对出厂产品及入厂原材料分析进行重点抽查.
       23.对抽查结果超差如何处理?                                   答:对抽查结果超差按"外错"处理.
       24.样品抽查一般分几种.                                           答:两种.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
       25.化验分析对残液的要求.             答:对于残液要倒入指定的残液桶中,残液桶满后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严禁倒入下水道,有毒残液瓶要放在通风橱内.
26.采有毒样品时应注意事项?         答: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和其它防护用品,要有工艺人员指导配崐合.
       27.采易燃易爆样品时,置换的样品可否倒回罐内?           答:不可以
28.化验车间巡回检查路线?             答:检查路线:班长室--水岗--化分岗--物性岗--色谱岗--钢瓶间.
第五部分:事故预想及处理
   1.如何挂火警电话?
       答:报警时应沉着镇静,拨通"119"后,要讲清起火具体地点和崐单位,何物品起火,火势如何,所用电话的号码,并要到主要路口接崐应消防车.
       2.一旦发生火灾你怎样处理?
       答:首先不要慌张,向领导报告,并组织人员扑救,要及时向消崐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讲清地点,时间,报告人姓名,什么物质着火,崐火势大小等.
       3.发现室内电线着火你怎样处理?
       答:首先切断电源,报告领导及报警后,要立即组织抢救,用崐1211灭火器和二氧化碳干粉进行灭火,切忌用水和泡沫进行灭火.
       4.如果发生甲醇中毒,如何急救?
       答: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立即用2%NaHCO3冲洗,误崐服立即用3%NaHCO3溶液充分洗胃后经医生处置.
       5.衣服着火应如何处理?
       答:衣服着火应立即以毯子之类蒙盖在着火者身上以熄灭燃烧着的衣服,不应慌张跑动,否则加强气流流向燃烧着的衣服使火崐焰加大.
       6.浓酸碰到手上如何处理?
       答:硫酸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崐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7.吞用了硫酸,盐酸,硝酸如何处理?
       答: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8.浓碱碰到手上如何处理?
答:浓碱有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应迅速用水,柠檬汁,稀醋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9.吞服浓碱如何处理?
答: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醋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10.氰化物中毒如何救治?
       答:用大量水冲洗,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洗涤,或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中毒严重者处理后送医院找医生.
       11.汞及其化合物中毒如何救治?
       答:误服者不得用生理盐水洗胃,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崐浆.送医院治疗.
       12.苯及其同系物中毒如何救治?                             答:皮肤接触用清水洗涤,人工呼吸,输氧医生处置.
       13.甲醇中毒如何救治?
       答: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立即用2%碳酸氢钠冲洗,误服,立即用3%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后医生处置.
       14.配制三乙基铝时,必须注意什么?       答:配制、稀释三乙基铝时必须完全在氮气保护之下进行。
       15.丁二烯取样操作注意事项?
       答:1.开阀工具必须是铜制工具防止产生电火花。
               2.取完样必须仔细检查阀门是否关严,如有泄漏必须立即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处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