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化学基础 > 详细内容
甲基橙制备方法的改良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210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传统合成方法是“逆加法,”即先将对氨基苯磺酸碱化成水溶性较好的盐,然后在低温强酸性环境中发生重氮化反应,制得的重氮盐于醋酸环境中与N,N-二甲基苯胺偶联、碱化中和、重结晶制得。传统合成方法在重氮化时,埋没了对氨基苯磺酸本身的酸性在重氮化中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传统合成法进行了改良,即直接利用对氨基苯磺酸自身的酸性来完成重氮化。

1 实验部分

1.1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

在100ml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或25ml95%乙醇),2.0g对氨基苯磺酸和0.8g亚硝酸钠,室温下迅速搅拌5mim,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黄色转变成橙红色。(pH=5.6)

1.2偶合生成甲基橙

在上述溶液中迅速加入1.3ml新蒸过的N,N-二甲基苯胺,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平台上搅拌20mim,反应液逐渐粘稠并呈红褐色,继续搅拌至反应液粘度下降,静置至反应液中有大量亮橙色晶体析出。

1.3分离和提纯

在上述晶体中加入10%NaOH5ml,搅拌均匀、冷却、抽滤、用10ml蒸馏水洗涤2次,得粗甲基橙固体。将粗产品转入150ml锥形瓶中,加入75ml蒸馏水,加热至粗产品溶解,(温度不超过60℃),冷却至晶体完全析出,抽滤、洗涤、干燥、称量,得亮橙色鳞片状甲基橙晶体3.1g,产率为81%。

2 结果与讨论

2.1从表1的有关比较数据可以判断传统合成方法与改良方法的优劣。


2.2分析

2.2.1传统的逆加法重氮化,埋没了对氨基苯磺酸本身的酸性在重氮化反应中的作用。先加碱增溶再加入过量的盐酸使反应体系呈强酸性;改良法充分利用对氨基苯磺酸本身的酸性来完成重氮化,省去了外加酸、碱试剂,减少了酸碱用量,降低了反应成本。

2.2.2传统的逆加法重氮化,必须在低温、强酸性环境中进行;改良法突破了低温反应条件的限制,降低了合成能耗,同时也缩短了合成周期。

2.2.3改良法合成甲基橙的产率高于传统的逆加法合成甲基橙的产率,产品经TCL分析,其纯度与A.R级甲基橙相当。

2.2.4传统的逆加法与改良法的反应原理分析


对比两种合成法可知,改良法减少了反应步骤,能有效地缩短反应时间,减少了部份试剂用量,提高了产率。
2.2.5改良法合成的甲基橙红外光谱分析:
对改良法合成的甲基橙用NZCOLET5DXFT-IR红外光谱仪(固态KBr压片)分析,图谱如下:


从图1可见:在1600/cm强吸收峰,这是苯环的骨架振动特征峰,830-810/cm有一强吸收峰,说明有对二取代的苯基存在,2820-2760/cm是N-CH3的特征峰,1575-1600/cm是N=N的特征峰,1230-1030/cm是C-N的伸缩振动特征峰,1470-1450/cm是-CH3弯曲振动吸收峰,由以上可判断,分子中含有Ar-N=N-C(CH3)2结构;635/cm的强吸收峰是S-O的伸缩振动特征峰,1055/cm是SO3-的特征峰,1220/cm是SO3-振动特征峰,有以上可判断,分子中含有Ar-SO3-Na+结构。通过对产品的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知,与萨特勒(Sadtler)的标准图谱相一致,所制产品是高纯度的甲基橙。

3 结论
改良法合成甲基橙比传统法有许多优点,不仅节约资源、缩短时间,还提高产率,值得推广。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