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油”中的“多级”是什么意思
即使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润滑油的粘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 最新的标准,每一个粘度范围给出一个编号(等级)。编号从0开始,一直到60。编号的数值越大,粘度就越大,也就越稠。 不过,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有些数字(0 到 25)的后面跟着一个大写字母 "W" 。这里的 "W" 代表冬天。"W" 级的润滑油与不带 "W" 的润滑油相比,在低温下有较好的流动性。所以,"W"级别的润滑油适合使用温度范围比较宽,,而不带 "W" 级别的润滑油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 这种标识方法在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由于冬天非常寒冷,温度低,所以为了保证润滑油有足够的流动特性,必须采用粘度较小的稀润滑油。而为了保证润滑油在夏天有足够的粘度以使发动机得到足够的保护,所以必须采用不带"W"的润滑油。这样以来,在一年中要至少更换两次润滑油,夏天一次,冬天一次。 现在,由于采用了许多特殊的添加剂,所以可以使一种润滑油在寒冷的条件下具有"W"级别的粘度,而在高温条件下又具有不带 "W" 级别的粘度。我们把这种润滑油就叫做"多级"润滑油,并用两个数字表示,如 SAE 15W-40 或 SAE 20W-50 等。其中 "W" 前面的数字代表了润滑油低温流动能力的大小,而不带 "W" 的数字表示了在高温下的粘度的大小。 据此, 在SAE 15W-40 和 SAE 20W-50 中,由于前一个级别中的两个数字都比后一个的小,所以不论是在低温条件下还是高温(100°C)条 件下,前一个级别的润滑油都要比后一个级别的润滑油稀一些或粘度小一些。